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6(1 / 2)

加入书签

成长记录,要什么元彬啊,抢我们家小雅的风头干什么?后来看到了在纪录片下面元彬粉丝的卑微发言,素质比较高的他们也无法骂出什么话来了。

元彬是从结婚那年渐渐的淡出娱乐圈不接戏的,一开始还有熟人去问他,“是不是成泽雅不喜欢你在忠武路演戏啊?”因为很多圈外人无法理解演戏的流程和生活,文艺片中还喜欢一些裸露的剧情。元彬摇头,“是我不想天天站在聚光灯之下了,休息两年再说吧。”

说好的休息两年,但谁也没想到“两年”是一个概数。元彬有各种不去演戏的理由,剧本不好、忙着照顾家人呢、陪着成泽雅全世界的巡演、照顾出生没多久的小孩子。各种理由,甚至等到小孩子都七八岁能上小学不需要人看顾了,元彬也没有出去工作。

也怪不得粉丝的心中满是怨言,甚至有些人从见不到人的怨言,已经变成了卑微的请求,哪怕听不懂钢琴,也要买票去见见元彬的背影。

纪录片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访谈类的性质,成泽雅小时候的事迹几乎全部是依靠照片和不清晰的录像带,很多弹琴比赛的视频,到了高中,成泽雅开始参加含金量比较高的青年比赛了,而元彬的身影也渐渐的多起来了。

高中一闪而过的照片和视频,有的是成泽雅单独的照片,捧着奖杯笑得开心,有家人陪在身边的照片。更多的是和哥哥在一起外出游玩的旅行照,后面不只是兄妹二人了,多了一个元彬。元彬就这样突然闯进了成泽雅的生活里面。

高中以前的旧照片放映完毕,就是一个采访,“听您的母亲说,你大学之前一直都没有想过会成为赫赫有名的钢琴家,为什么?”

是在家中的阳台采访的,成泽雅坐着的椅子身后是成片的花丛,阳光撒在地上,照射的异常温暖。成泽雅端着咖啡,回忆着过去,“大学之前啊,我一直不是有天赋的人,都十八岁了还没得过什么奖。要说那时候啊,我梦想着能够进入娱乐圈做爱豆或者是演员呢,钢琴不过是在偶妈的压迫下被迫学习的东西罢了。”

“真是难以置信啊!要是成为爱豆或者是演员的话,我们国家可是就缺少了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了。那什么因素使你改变了这种想法呢?”

“上大学的第一周,教授问我,以后想要做什么呢?回家之后,偶妈给我描述了一个庸庸碌碌的生活,我惊觉那种生活多么可怕啊!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努力了。还好,我的天赋不算很烂,在努力之下,也算取得了一点小成就。”

“今天的你,小成就已经不足以概括了。”

接下来就是展示成泽雅逐步成名的过程,以及很长的一大段都是后面媒体拍摄到的很清晰的全球巡演的过程,整个纪录片从迷糊到清晰,实际上也是代表着成泽雅的钢琴之路走得越来越明确,也还她不断地坚定下去的信念。

粉丝们有些抱怨的把男人也录制进来,实际上也只是结尾的不到十分钟的出境。

电视台似乎想要营造一个家庭事业都非常成功的女性形象,在最后的十分钟关注点放在了成泽雅的家庭上面。

元彬是很自然的出现的,和整个纪录片的氛围相适应,展现出来的完全是温馨的家庭生活。这一段没有刻板的问答环节了,就是简单普通的把夫妻两个的日常生活拍出来了。

在采访成泽雅的时候,元彬一直在外面陪着孩子做家庭作业,拿回家里的家庭作业是一份生物调查表,要把植物的种类和特性全部写上,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之下,还要自己培养一种植物。

金智赟带着自己的一堆调查表进来的时候,全然没有注意到妈妈还在被摄像头录着,兴致勃勃的跑进来刚呼唤了一声妈妈,就被元彬拦下来了,反倒是记者眼前一亮,示意成泽雅不影响整个风格的。

于是镜头还开着,金智赟摆脱爸爸的束缚,跑过来给妈妈展示,“阿爸带着我把花园里面的植物全部记录下来了!”金智赟得意的展示自己完成作业的成果,成泽雅翻了翻,给一旁站着看妻子儿子的元彬一个大拇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