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7(1 / 2)

加入书签

,李静熙也就没联系河证宇,自己坐公交回了福利院。

她从小长大的福利院还好,万幸没出现电影里面的可怕情节,虽然确实是穷了一点,但姨母和姐姐们对孩子们都很好。

没什么人资助的福利院的孩子们,从小学习的就多了很多。一些手工啊,能编点手链花环什么的去外面赚钱。李静熙回来的时候,院子里过年的氛围没多少,倒是大家争分夺秒的干活。

新年嘛,出来逛街的人不少,自己做点小手工挂件,外面能卖出去不少。

看到李静熙进门孩子们也没客气,“姐姐快来帮忙!”

他们分工明确,会说话的活泼一点的是负责晚上出去卖手工的,内向一点的手工做的很好的就呆在家里提供原料的工作。

李静熙来了就被安排了粘浆糊的工作,这也是个细致活,一个弄不好就会在灯笼上面糊得全部都是,手工活做的很麻利的小萝卜头说:“欧尼都是熟练工了,应该不需要我教你了吧?”

每年虽然都会换换花样,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李静熙看了一遍就明白怎么粘起来了,揉揉小萝卜头的脑袋,“你就看好吧,欧尼比你厉害多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些无父无母自己照顾自己的更是如此了。手脚麻利、分工明确的,一会儿就把纸箱子里面摆满了手工品,眼看着时间不早了,院长妈妈出来直接让李静熙作为负责人带着孩子们出去卖东西,“你看着一点他们,别被人欺负了。我们吃点亏没什么。”

主要是有这种先例,总有些小气的人非要挣那几十块钱,负责售卖的小销售员就觉得这都是家里的兄弟姐妹们耗费时间和精力做出来的,怎么能便宜呢?争执起来,吃亏的都是小孩子们。

有大人的时候就派个大人跟上一起去,没大人的时候也只能叮嘱孩子们别太计较,能赚钱就行。

李静熙身后跟着三四个小销售员就出去了。

“欧尼,听院长妈妈说,以前你每次拿着大包小包的出去都是空手回来的。”眨巴着眼睛抬头看着李静熙问道:“欧尼能告诉我们你有什么诀窍吗?”

“诀窍啊?”李静熙就开始传达了,“首先就是要盯准顾客。”她开始教孩子们,都是生存的技能呢。“像这些漂亮的手链,就得找那种十几岁漂亮的小姐姐们;这些莲花灯呢就得找带着小孩儿的夫妻;你篮子里面的挂件啊,得找家庭主妇或者是爷爷奶奶辈儿的人。”

“然后给人介绍的时候,多说两句吉祥话,把人家哄得高兴了就买了。”

不管什么时候卖东西不都是这个流程吗,投人所好。

小销售员们点点头,“我专门在图书馆找了说话的技巧那些书看呢。”

李静熙好笑的摸摸他的头,“那你今晚上肯定能够卖完。”

反正一人抱着一篮子,直接在街边摆摊,全部散开,一人负责一块区域,要是真有些不讲理的呢,就开始呼唤李静熙出面,成年人毕竟有点优势,三言两语的笑着就把人哄回去了,走的时候再买点挂件。

都是挺认真的当做工作去做的,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李静熙就看到眼熟的人,一过来就笑:“出来买年货啊?看看想要点什么?”

河证宇双手插在兜里,笑着道:“你倒是不放过每个赚钱的机会。”

“过年呢。”

是啊,过年呢。河证宇拿了几个喜庆的挂件,付了钱。李静熙到也没说什么朋友啊不用付钱,反正没多少钱何必逞能呢?

河证宇买了东西倒也没走,帮着在后面招呼着。

本来大冬天的戴口罩的人就多,他裹得严严实实的在后面给人找零钱递东西也没人注意,就是几个小孩儿子,早熟得很,看着就知道这位肯定是和李静熙有什么关系,挤眉弄眼了一会儿,被李静熙拍了一下,“招待客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