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2 / 2)

加入书签

“那他现在在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大概在家里擦船吧。”

三个人继续在人群中穿行,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岬角附近的山坡。

那里曾经有一座坚不可摧的碉堡,被古城墙紧紧环绕,但在岁月的侵蚀下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

游客们徘徊在城墙边,举起相机对着外面的景色咔咔拍照,不时还有人大胆地爬到城墙上,以天空为背景张开双臂摆造型。

从高处望去,广袤无边的蓝色无声地填满整个视野,纯净得近乎透明。

海鸥在空中盘旋,发出不知疲倦的嘶鸣。

游嘉茵靠着城墙,一眼就看到了底下沙滩上忙碌着的人群。

沙滩正中央已经搭起一座巨大的篝火台。今晚的渡海仪式开始后,那里将燃起持续整晚的火焰,为第二天返回的海公指明方向。

同时,当地人也会在篝火台边奉上食物和酒,作为献给海公的祭祀品,来换取来年风调雨顺。

“啊,那个人是不是乔达?”

她忽然在人群中认出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连忙指给吴天佑和吴天翔看。

吴天翔伸头看了一眼,有些不确定地说:“好像是。”

吴天佑难得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出神地望着岬角另一侧的山崖。

那里有一座与岛上的环境氛围格格不入的现代化建筑。外型呈四分之一弧形的高楼通体覆盖着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住在里面无疑可以将沧南周边的远近风景一览无余。

游嘉茵知道那个地方。

自从上次在竺星家的船坞听到女生们的八卦,她就一直对竺星嘴里驱使吴伯放弃海上的事业回到永兴岛的“那件事”念念不忘,找机会向外婆打听了一下。

“我就知道你会问。”

出乎意料的是,外婆一点也没有要隐瞒的意思,只是叹了口气娓娓道来。

那座大楼所在的位置,过去曾经是吴伯家世代经营的茶楼。

茶楼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存在了。它毗邻老城区,背靠大海,是沧南几代人的回忆。游嘉茵的外婆从小也是那里的常客。

每天早晨五、六点,茶楼就会开门迎客。本地人通常会倒一杯茶,再点几笼热腾腾的点心,悠闲地围着桌子谈天说地,或是坐在屋檐下欣赏海景。晨光落在海面上,仿佛为水面铺上了一层价值连城的钻石。

到了九十年代初,茶楼的生意不似当年,但也依然能够维持生计。

突然有一天,一位外地富商来到岛上,想向吴伯的父母买下这块地,用来建一座高级酒店,并给出了一个极其吸引人的数字。

吴伯的父母没有答应。

人到晚年,钱财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

然后几个月后,远在海上的吴伯却接到消息,家里的茶楼被一把火烧光,他的父母虽然捡回了两条命,但却因为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受到了严重的脑损伤,苟延残喘了几星期后相继去世。等到吴伯赶回永兴岛,他见到的除了父母的骨灰盒,还有茶楼原址隆隆运作着的起重机。

遭遇了这样的变故,吴伯自然想讨回公道,但却被告知火灾只是意外,而他的父母早已在那之前就把茶楼无偿转让给了富商。

“这怎么可能!”游嘉茵忍不住插嘴。

“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但那个外地老板手里真的有签过字的合同。”

“那为什么后来酒店没开?”

“因为老板出事死了。”外婆说:“他儿子觉得不吉利,就没有造下去,留下了一幢烂尾楼。”

那起事故发生在南岛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