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8(1 / 2)

加入书签

瞧上倒好了!你看陛下像色令智昏的样子吗?他才经历过外戚之祸,怎可能让谢家变成第二个庾家。太后败了,陛下下一步,只怕要用谢澜安对付世家了……”

谢澜安做皇后有什么可怕的,皇后困于后宫,终其一生不过是一只金丝笼中雀。

王翱只怕,陛下今日公然拜谢澜安做少师,是虚晃一招,若小皇帝铁了心将她安排进两省要位,才是棘手。

“阿父,我王家当如何是好?”

“莫慌。”

王翱眯了眯眼,“世家扎在土里的根深着呢,凭谁想撬动,无非先要在田籍荫户上打开口子。庾、何倒了,谢、郗、卫、原投诚了,金陵城的这些世家在天子脚下是闹不动了,如此……你去联络江左本土的大姓士族,与他们通个气。虎未成文,已现食牛之气,皇帝年纪轻轻,胃口却不小,眼下不同舟共济,更待何时?”

第50章

王家急于应对的时候, 谢府中一派安闲悠然。

刬除外戚如此顺利,离不开谢澜安手下各部的默契配合,陛下要论功行赏, 家里也要论功行赏。

谢澜安让大家休整了三天, 第三日将夜, 在府内大摆筵席, 给阿兄接风洗尘兼庆功。

她说话算话, 按之前许诺的下发赏银, 只多不少。除此之外,又给拨云校场的武婢们每人锻造了一套趁手兵刃。

华灯初上,开宴之前,山伯又到宴厅中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席位安排,杯盏灯烛等细事。谢策与谢澜安并肩从一道回廊转过来。

透过敞窗,谢策望着厅内的锦绣华灯,“如此大张旗鼓?”

谢澜安知道大兄担心什么,她道:“立功庆贺是人之常情,收敛太过, 反而让人疑心城府过深。这笔花销和赏银,用的是之前从庾氏嘴里抠出的那一半助军钱, 账是暗账, 但明眼人未必猜不出来, 所以这就是花出去让人看的, 花在明处总比藏在私库让人放心。等大司马回来再向我讨要, 我也没有了。”

谢策颔首。的确,伴君之道,不在于面上如何,小妹的锋芒如锥处囊中, 藏也藏不住了。

“陛下心思不浅,等着用谢家他山之石以攻玉。”谢策微微沉吟,“你既在御前表态,谢家要以身作则,这些武卫……”

谢澜安随手玩转扇柄:“削减世家不是抄家,定额之内,谁家不留些护院近卫?这批女子武卫在中秋剿叛时露了底,那便大方启用,我为自身安危养些武人,难道犯律?再加上之前选拔出的谢府原部曲百余人,留下这些人,算算既不出格,也便够用了。”

“够用吗?”谢策轻笑,左右望顾一番,眨眼低道,“那拨云堡的一千人马?”

谢神略是正直沉稳,不是心无成算。

谢澜安闻言,展扇遮面,只露出一双弯如月黠如狐的眼眸:“大兄,看破别说破呀。”

以身作则有以身作则的底线,这些门阀家主个个都成了精,她不给自己留后手,下场便只有等着被暗留后手的世家主算计。

前车之鉴犹记,手里无兵无人,她连觉都睡不踏实。若谁以为她是谨守天地君亲师伦理纲常的人,便是看错了谢含灵。

人讲仁义,她还仁义;人出钢刀,她的刀锋只会磨得比对手更利。

“族老们那里你莫担心,有我顶着。”耳边传来嗓音,谢策很坦然。“其实谢氏家风清正,加上你上回预事于先,重修家规,清查族内旧账,这次革弊对我们谢氏的影响算是最小的。”

纵使宗族里定会有人不理解,以为澜安为了讨好陛下而自毁家业,但谢策心思清明,知道小妹所为,是利在当下,功在后世的安国之举。

他会尽力让她后顾无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