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4(2 / 2)

加入书签

玉笏衬着谢澜安比玉更白的修长秀指,她侧头,带动梁冠上的缨组,夷然反问:“所谓国家得人则理,失人则乱。孔圣匹夫而为百世师,傅说奴身而成圣人事,自古圣贤不问出身,不知丞相何以不赞同?”

王翱知道她舌灿如莲,根本不与她引经据典,直接釜底抽薪:“陛下,老臣并不反对国家取才纳士,然而九品官人法是定俗成规,年年选取上来的不是人才吗?今日在列诸公,都不是谢中丞口中的俊彦英才吗?老臣倒疑问,谢含灵如此汲汲劝圣上开科取士,究竟是为天子选门生,还是替你谢氏选门生?!”

一老一少相对视,谢澜安檀唇轻弯,想诛我心吗?

“丞相何意?”

王翱寸锋不让地回视后生:“谁人不知,你谢含灵已纳崔膺的高徒在幕下,又挑选学识过人的寒门学子出入自家藏书楼,再将这些人送到士人馆作文造势,这不是培植自己的势力是什么?——如今又要蛊惑陛下策举取士,真是步步为营啊,到那时,你谢氏的门生纷纷中选,入朝排挤掉旁系异党,你谢含灵便是世家寒门两头占。老夫倒想问问,你是何意!”

大殿上从阒然无声转为窃议纷起。若按丞相的推论,那谢澜安早晚会成为大玄说一不二的权臣。

权臣啊,由来为天子所忌。

有人悄觑皇帝的龙颜,心思急转;有人嗅到风雨欲来,怕受到波及,悄没声地踩着朝靴往后蹭了两步。

郗符皱了皱眉,王翱作为政客终究老辣,懂得天子的逆鳞何在。

他才欲开口,谢澜安轻描淡写接过了话头:“丞相无须多虑,下官避嫌,不参与此届开科从出题、主考,到判卷、录用的全部过程。我没有什么私党,我说了,中举的学子唯有才者居之。”

这回轮到皇帝皱眉了,“此策是含灵提出的,朕以为可行。朕信她,何须避嫌,这座师之位非她莫属。”

“陛下请三思!”王翱忡忡变色,“如此一来,天下的寒人是更感念陛下呢,还是更服膺负江左才名的谢含灵?她这是为自己养望,并非为陛下求才啊!”

“——按丞相的说辞,谢中丞谏言良策,就一点好处都不能有了?”朱御史的爆脾气终于难忍,“非但不能得着好,还得被泼些脏水,自污以证清名是不是!”

谢澜安静静听他们吵了一会,照着持扇的习惯转笏敲了下躞蹀带。

“还是要避的,”她声音不大,神色也不怎么在意,“毕竟寒士赴考,女子也在其中,为免有人说我不公舞弊,这个嫌疑我避定了。”

天光乍破云,一阵东风惊动宫檐下的铁马,纷繁的脆响引发了殿内的喧哗。

她说什么?王翱在谢澜安说完后本能地准备回击,下一霎不可置信地瞪目,她说什么?!

郗符骤然转头注视谢澜安,上朝前垫肚的糕点一下子哽在喉头。

随即,他居然是已经不觉得意外地溢出一声笑。

任何石破天惊的变革,只要与谢澜安沾上边,会显得稀奇吗?怪不得她劝他别太激动……女子也在其中……女子也在其中!这几个字不仅震得群臣失语,连座上的陈勍都猝不及防地扣紧龙座。

“荒谬……荒谬!”最初的震愕过后,原本两不站队的礼部尚书怫然开口,“谢中丞有功不假,却不可恃功肆意胡言,女子怎能察举,女子怎能入仕?”

谢澜安在一池沸水的中央淡淡然,“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都是老黄历了,现在商议的是策举,我再说一遍——策举制度,只凭真才实学做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