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4(2 / 2)

加入书签

“可此战若胜,就是彪炳千秋,后代青史再也绕不开女君的名字。”

百里归月眼底滑过精亮的光芒,好像火焰在燃烧,将她喉咙里的咳嗽都压住了。

她会向女君请求随军。

她身虽弱,可她也有半生智计,也想追随那位风华绝代的女子,并肩战一场。

……

当晚,谢澜安没有出宫回府,留宿在宫廷。

暮色四合时,谢逸夏离开石头城行色匆匆地进了宫。

谢澜安挽系在背后的长发已经利落地绾在头顶,一身窄袖束腰袍裾装扮,全无要歇下的意思。月华如水,她迎下阶墀。

谢逸夏赶在侄女之前开口:“京中不能一日无人坐镇,咱们爷俩,总得留一个下来。”

他神色严峻,却并不显得沉重,反而露出个宽慰的浅笑,凤目轻挑:“怎么说?”

身为人父,岂有不挂念幼子安危的,谢二爷却还是先进宫来问询澜安,便是知侄莫若叔,知晓澜安有亲征之心。

雄心不输男儿。

所以他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她。

有那么一刹,谢澜安觉得眼眶发热。她看着二叔的眼睛,沉定地说:“南方已定,事在中原。此时不战,又待何时?叔父放心,含灵必将小弟平安带回来。”

谢逸夏却摇摇头,“这个理由,不够。”

谢澜安沉默一许,继而道:“我一步步走到今天这里,不是为了在深宫里动动嘴皮运筹帷幄,安享江山的。我的女兵和禁军操练了三年,不是只为章台走马,京华拂柳,为我充作仪仗的。”

谢逸夏:“还是不够。”

谢澜安加重语气:“当初招安山越帅,我答应过封如敕,如果有朝一日他手下兵将在前方冲锋陷阵,那么我谢含灵,一定站在他们身前,而不是身后。”

回廊深处,同样留在宫里未归的百里归月,站在宫灯底下身子轻轻一颤,眼中蓦现光华。

就这样简单吗?

就这样简单。还需要什么理由呢?谢澜安以人为棋,以己为执棋手,从未掩饰过自己的功利心,可也从未容允自己被围吃的棋子被对手随意地摘出棋盘。

她的棋,只能由她说了算。

谢澜安朝谢逸夏深揖:“金陵内务,含灵便托付给叔父了。”

谢逸夏慢慢眨眼,说:“宫中内政……”

“宫中内政,你若还信得过我这个老头子,老朽愿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道沧桑中带些嘶哑的嗓音,从甬道尽处的朱门后响起。

谢澜安先是不可思议,继而,她全身像被定住一样,只剩脖颈僵硬地转动几许。

她看见一道佝偻身影拄着手杖,在石灯的光晕下现出身影,向她走来。

“……老师。”

谢澜安先前的慷慨从容荡然无存,仓猝改口:“荀夫子……您,您身体可安好?”

“且撑得住。”

荀尤敬一步步走到谢澜安跟前。

他目光一眨不眨的,深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