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8(1 / 2)

加入书签

克中原的决心。

“胤王不必太谦。”随阿姊走进后衙内署,总算插进一句话的谢丰年抱着手臂似笑不笑,“您在河西自立为王的事迹都传到关中了,道是‘胤氏郎君安恤百姓,勇武超雄’,鸾君兄才是今非昔比了。”

还敢一回来就冒犯天颜,阿姊对他太偏纵了!

谢澜安拂袍落座,接过侍从奉来的茶,暗乜谢丰年一眼:这小子早上吃饭盐吃多了?

秦州与河西的消息传递有滞后,她在攻下黑石硖到达下一个城池时,才断断续续听到风声,说河西的义军将领自立称王了。

一个高王,一个胤王,人称“双王”。

这件事在御征军的文僚间,还引起过不小的讨论。

毕竟河西兵民人数加在一起超过十万,足以具备割据一方的条件。

了解胤奚为人的,譬如靳长庭贺宝姿,为他说圆场话,百里归月不讲私交,当时断言:“胤鸾君如生异心,将来这天下便是一半姓谢,一半姓胤。若他不反,天下归一!”

一身征甲的胤奚牵起谢澜安的手,没有心虚,眸色坦然:“我马蹄所踏之处,皆为陛下疆土。”

此誓不渝。

谢丰年愣了下,发酸地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

谢澜安心念也微动,不由想伸手捏捏胤奚那张过于正经的脸,强行忍住了。

他改口倒是快,敢是忘了方才谁连名带姓地唤她好几声,那叫一个霸气,换成别人,脑袋早不知掉几回了。

她若真对他有防备,就不会在认出他后,任由胤奚冲过来抱住自己。

他的唇比绫纱还软,就是时间太短,没尝够滋味……

“高世军与你同行吗?”谢澜安在胤奚逐渐黏稠的眼神中,抽回手,觉得应该先谈正事。

“嗯。”胤奚望着她浑然雪白,唯有耳垂挂着一点红的耳朵,指尖动了下。“合盟军于高平川大胜赫连军,一路向关中进发。我领兵三万并高世军领六镇鲜卑兵一万,从扶风郡来,原本准备在渭城驻扎。”

接着,他挨在谢澜安席旁坐下,简明扼要地说了从抵达芝麻镇开始,到与韩火寓交接,再到在水洛城立足,招兵买马,分管军民,统军御敌等等事情。

说到亲手斩杀赫连朵河,胤奚胸膛不着痕迹地挺直,眼神亮晶晶地看着谢澜安。

旁边的谢丰年先轻吸了一口气。

鏖战三日,未退半步,搴旗斩将,少年将军推演着那场大战的激烈程度,看向胤奚的眼神多了几分服气。

谢丰年心想:我刚刚和他说话的声音,是不是有点大了?

谢澜安嘴角轻弯,却也由衷道:“阿鸾,辛苦了,你帮我解决了一桩心腹大患。”

若非尉朝的西北线始终被他牵制着,中军这边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收复梁秦,直捣关中。

“你做得很好。”

胤奚骄矜地颔首:“陛下要召见高世军吗?”

谢澜安想了想,正在这时,出城查探的允霜回来复命。

允霜进厅看见许久不见的胤奚,先顿了下,朝他抱拳施了一礼,给谢澜安带回的消息和胤奚方才说的大差不差。

河西义军已在渭城外扎营,允霜也见到了韩火寓与肖浪,二人皆向他问候皇帝金安,并请求拜见。

只要谢澜安点头,这些节臣部将立刻便能进城。

“不,”谢澜安想定主意,“还是朕去见见这位高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