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节(2 / 2)

加入书签

木桃立马从秋千上蹦下来,生怕惹他不快,可脚跟没有扎稳,笨拙地向前踉跄,不知怎地就扑向了一身道袍的小郎君。

可惜,煜王也不是怜香惜玉的人,见她扑过来,侧身一躲,眼看着她摔在地上。

呆头鸟。

木桃毫不矫情,爬起来拍了拍发疼的膝盖,强颜欢笑地问:“殿下怎么过来了?”

看她脸上脏兮兮的,煜王示意她先清洗一下自己。

木桃用手背擦了把脸,立正站好,一副等着被差遣的模样,“有事您说。”

“上次的事,”煜王不自然地别过头,盯着天边的月,喃喃道,“贫道还会想办法。”

说完,他匆忙离去,带着别扭和窘迫。

木桃呆愣片刻,才恍然他在说些什么,是保她提前出宫的事吧......其实,他若不提,她都快忘到后脑勺了,不过,他也算是个信守承诺的人。

目送煜王离开,她又坐回秋千,哼起小曲,优哉游哉地仿若置身在山水田园,没有一点儿在宫里的危机感。

煜王躲在角落里瞧了一会儿,觉得这丫头就是个没心没肺的呆鸟,不值得他再去触犯龙颜,可答应过殊丽的事,他不想食言。

还是没心没肺的人快乐,煜王摇摇头,没入朦胧夜色中。

如今,景仁宫那边乱作一团,内廷各处都在小声讨论,只有这只呆头鸟毫不在意,果然如殊丽所言,她不适合呆在宫里。

景仁宫。

前半晌还能看戏听曲,后半晌就被刑部禁足,周太妃做梦也没想到,天子会这般待她。

“哀家做了什么,需要刑部和兵部出人看守?”她坐在软塌上,拿出了太妃的威严,丝毫不惧坐在对面的刑部尚书和元栩。

刑部尚书赔笑:“晌午接到陛下口谕,下官也是奉旨办事,还望太妃娘娘见谅。”

“如此说来,尚书大人也不知哀家犯了什么事?”

刑部尚书也不隐瞒,“还要等陛下的进一步指示。”

周太妃看向一旁安静饮茶的元栩,当初她并不看好这么一个没有杀伤力的温雅之人,可如今倒教她刮目相看,元栩在仕途上的成长,还是极其显著的。

“元侍郎与陛下同进同出,形影不离,总该知道些什么吧。”

元栩放下茶盏,温和道:“下官也是奉命前来,还望太妃娘娘稍安勿躁。”

说得轻巧,遇见这么棘手的事,谁能稍安勿躁?

“哀家要见太皇太后。”

此刻,太皇太后一定得知了消息,定然在想方设法打听缘由。

天子闭关许久,迟迟不上朝,太皇太后也一定想要查出其中猫腻。

元栩一边饮茶一边用余光观察着周太妃的反应,觉得她并不像了解实情该有的反应,心中稍稍有了揣测,只不过,此事关乎国祚,马虎不得,还要等天子回宫再议。

**

钦差的车队进城时,元佑声称有事在身,与礼部尚书打了招呼,准备独自离开。

殊丽僵坐了一整日,终于在他打完招呼时,失了淡定。

他要离开了,他们的轨迹从今日起,再无交集......

可纵使舍不得,又有什么好法子,难不成真的要求他等她八年?

她耗得起,他等得起么?

再说,他对她始终有所保留,准确的说,只要他想,就能全然否定这段不该发生的感情纠葛。

当男人的视线投过来时,殊丽勉强笑笑,“元大人,咱们到此为止吧。”

她又要变回置身情/爱之外的尚宫殊丽,变回天子身边的卑微侍女,没有情绪,没有希翼,一直在宫里耗下去。

其实,她不是没有听进元家父子的劝言,可天子不放话,没人能将她带走,元家父子为她豁出仕途和性命,也并不值当。

既如此,那就好聚好散吧。

元佑拿起刻刀继续忙活手里未完成的物件,淡淡“嗯”了一声,听不出情绪,等他雕刻完两个胖墩墩的玩偶时,淡淡问了句:“你很想出宫?”

殊丽对着窗外的月色轻笑,“想啊,做梦都想。”

“其实......”

“不必,你不必为我做任何事。”她靠在窗框上,眼底幽幽,“无济于事的。”

知她会错意,元佑也没解释,将两个玩偶塞到她手中,“若你想出宫,不必跟我义父和大哥提,记得来找我。”

他一直知道元无名和元栩的心思,只是他们不主动提,他也不愿捅破。除非他授意,否则没人能带走殊丽。

他不是元无名的义子,而是他的主子,是大雍的帝王,是在巅顶品尝孤独的狼匹,直到殊丽的出现,才给他的寒冰天里带来丝丝暖意,他不知自己有多在意殊丽,也不愿意承认,但没她不行。

动了心吗?他说不清。

“先走一步,保重。”

说着,他起身挑开车帘,弯腰往外走。

“阿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