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1 / 2)

加入书签

“这比筛芝麻粒还费劲!”

芝麻粒本来就小, 水稻的雌雄蕊比芝麻粒还小,肉眼都看不清楚, 更别提分。

【转折点在袁隆平爷爷发现的一株天然杂交水稻培育出来的雄性不育水稻上,他为这株雄性不育水稻进行人工授粉留种, 希冀这些种。子长成会继承杂交优势,可惜结果没尽人意, 这些种。子的后代并没有超越上一代。

不过也是这次, 让袁隆平爷爷肯定水稻杂交的优势, 定好方向后,第。一步就是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①

【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数量少到什么程度呢?少到袁隆平爷爷挨个查看了十几万株稻穗,只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水稻。】②

随着姜叶的声音,附上一张袁隆平爷爷顶着炎炎烈日在稻田里用放大镜查看稻穗们的图片。

他周身的稻穗何其多,他就那样蹲在田里,一株株的查看过去,整个身形和稻田几。乎融为一体。

诸朝古人震惊,“看了十几万株稻穗,就为找到那么一株特殊稻子,这毅力真是惊人。”

扪心自问,他们可能开头就选择放弃。

“这跟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

“十几万分之一的可能,他是怎么坚持下去的?”诸朝数学家们恍惚。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几率有多小,此时才更震惊。

【第二年,袁隆平爷爷又找到五株雄性不育水稻,这五株雄性不育水稻,总不可能是袁隆平爷爷一到地头就全部找到,肯定又是经过大量辛苦查找才能得到。】

【可偏偏这么艰辛的过程,成了旁人嘴里轻飘飘一句“运气好”。】③

姜叶前句话诸朝人都赞同,总不可能前面找一株特殊水稻,都查看了十几万株水稻,后面五株特殊水稻,查看的水稻总量反而比第。一株特殊水稻所需少。

后面那句,诸朝人震惊,“什么,这都能被归咎为‘运气好’?”

“不,这是实打实的实力啊!”

哪怕诸朝对后世那位农学家还不是很熟,但就对方表现出现的毅力,足够让人折服。

可结果呢,居然有人将这归咎为“运气好”,把对方的艰辛轻飘飘的带过,这让人如何不愤怒。

“就算这是对方的实力,可是他费这么大功。夫找几株稻子干什么?”

这是觉得袁隆平辛苦,却又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辛苦的人。

他们不懂袁隆平这么大费周章的用意。

“前面天幕不是说了吗,是为了培育杂交水稻,需要用到雄性不育水稻。”有记性好的古人总结复述。

“都不育了,稻子还能有用?”不懂行的人表示怀疑。

他们就算懂得不多,也知道不育是什么意思。

“这我们就不知道了。”记性好的人只能记住姜叶说过的话,不能说出自己未知的知识。

姜叶没过多纠结诋毁袁隆平爷爷的小人们身上,很快继续下去。

【雄性不育水稻的发现,补充了袁隆平爷爷探索、研究出来的“三系杂交法”的重要一环,至此,袁隆平爷爷对杂交水稻的研究走上正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