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1 / 2)

加入书签

一。

【接下来我们看看张骞这位祖宗严选出来的食物。

张骞从丝绸之路带回来的食物包括但不限于:苜蓿、黄瓜、大蒜、香菜、西瓜、石榴、胡椒等。

存疑的则有芝麻、葡萄、核桃等。】

【介于东西多,咱们给它们分一下类,分别为蔬菜、水果、调味料三大类。

可以说这些食物,百分之九十九,咱们后世都不陌生。】

【首先来第。一个,苜蓿,嗯,这个名字对我和江雪两个来说挺陌生的,它不像其他食物,对我们来说非常常见。

我们之所以对苜蓿陌生,是因为我们不是畜牧业内行,而对于畜牧业来说,它一点也不陌生。】

【苜蓿,准确来说是紫苜蓿,别名紫花苜蓿、牧蓿。

虽然它有食用和药用价值,但最大的作用,是作为畜牧牧草,和改良土壤肥力。】

【我们现在之所以对苜蓿陌生,是因为现在苜蓿普遍作为牧草喂给畜牧们,远离了我们的食物菜单。

虽然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可不代表我们对畜牧业不上心,相反,大到牛马,小到鸡鸭我们都有养殖,苜蓿就是这些食草动物们最好的牧草饲料,在后世,苜蓿是公认的“牧草之王”。】

“牧草之王,食草动物们最好的饲料!”刘彻眼睛一亮,要知道大汉跟匈奴打仗,军马必不可少。

而苜蓿又是食草动物们最好的牧草和饲料,也就是说苜蓿能间接提升大汉实力。

“张骞,这事你做的很好,等你再去西域,一定要带回更多苜蓿种。子。”

已知苜蓿是好东西,他们大汉当然多多益善。

大汉之后的朝代,苜蓿越来越常见,诸朝人通过天幕认识到苜蓿,以后可以专门给鸡鸭牛羊割苜蓿草吃。

“其实苜蓿人也是能吃的。”诸朝不少百姓呢喃,要知道他们可食用过不少野菜,之前只是不知道名字。

说到这,他们又羡慕起后世的富足,因为要不是有更多粮食,苜蓿怎么可能会远离人的菜单。

秦朝,嬴政手里没有苜蓿,他吩咐下去,“先找出合适的使臣,等后世之人说完西域的食物,就前往西域。”

按他对天幕了解,其他食物同样是好东西。

汉初,刘邦、吕后、刘恒、刘启几个也想派遣使臣前往西域,不过他们比嬴政谨慎的多。

嬴政所在的秦朝国力强盛,不像他们汉初,还在百废待兴。

【除了做牧草,苜蓿还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植物可吸收的氮肥,算是天然肥料,这点大豆也有同样功效,它们都是豆科植物。】

【提升土壤含氮量的苜蓿、大豆等豆科植物,和其他消耗氮的植物轮种,可做到有效增产。】②

听到姜叶和江雪的话,诸朝不少百姓恍然,“难怪咱们种完苜蓿和大豆后再种菜,菜的产量很高,原来苜蓿和大豆是天然化肥。”

先前他们只凭借种植经验摸索,却说不出粮食增产的原因,现在他们明白了。

当然,苜蓿和大豆的确是天然化肥,但它们对粮食产量只能提升一年,而不是多年。

要想粮食再提产,需要再次轮种。

【黄瓜,在古代被称为“胡瓜”,后为避讳胡人出身的后赵石勒所改名。

大蒜原名“胡蒜”,香菜原名“胡荽”,也都因为石勒而改名。】

“胡人出身,后赵?”中原帝王们皱眉。

他们已经知道后世有元清两个异族王朝,可是看后世意思,成功入主中原的异族,不止元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