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8(1 / 2)

加入书签

同, 海中养殖面临的问题更大。

那就是海中养殖,不能像陆地上可换地方。】

【陆地上的畜牧,你可以从把它们从西带到东, 而海产,却无法让人从海中带去内陆。

这跟彼此水质有很大关系, 海洋水是咸的, 内陆却是不咸的淡水湖,彼此环境不同, 让海陆双方的鱼类们无法互换生存。】

【这也是内陆古人们很少吃到新鲜海鱼的原因, 他们不缺钱, 但海鱼一旦离开所生长的环境,会迅速死亡,这就不是人类财富能力及的范围。

不过聪慧的古人也有解决办法, 那就是把海鱼身上抹盐,制作成咸鱼,这样可以保存更长时间和输送更远。】

“咸鱼还能卖到别的地方, 咱们以前怎么没想过呢。”诸朝海边的古人们恍然。

对他们来说,咸鱼自古有之, 可一般都是自己家里吃, 很少会想到往外卖。

【除了咸鱼,还有海带, 新鲜的海带抹上盐后晒成干菜,味道咸鲜味美。

对于其他地方而言, 盐可能是个难题,可对于海边人来说, 盐只是寻常资源, 获取难度不大。】

“海带居然也行, 咱们可以试试。”诸朝海边人道。

毕竟他们不缺盐,也不缺鱼和海带等海产。

【不过古代海边人,也就只是盐容易获得,除此之外像海鱼之类,都需要他们乘船出海捕捞。

而海上情况,比陆地更变幻莫测,如果说陆地天气是按年按月算的,那海上天气就是按天算的,除非有经验,要不然外行人很难判断天气适不适合出海。

海中最危险的还不是下大雨,而是起伏不定的海浪,有时一个大浪过来,就可能翻船,要是身边再没救援,大家可以想一下那种孤立无援的处境。】

“大海比陆地危险多了。”这一刻,诸朝古人们达成共识。

陆地翻车不是绝境,但海中翻船,一定是绝境。

最关键的是,海中翻船还是海边渔民们的日常,想想都可怕。

“所以咱们每天出海前都会看天气,判断能不能出海。”诸朝海边渔民们感慨道。

别看他们就在海边,可也不是每天都会出海的。

夏天船翻了没事,冬天船翻,人不等救上来估计就没了,所以他们冬天跟内陆一样,也会歇息。

【因为海洋环境限制,古人只能在近海区域养殖,真算起来,他们应该算半人工养殖。

最常见的一种养殖方法是借助潮汐,潮汐是海边海水每天都会涨落的自然现象,涨潮时,海水会覆盖更多海边区域,潮落时,海水退却。

人们就是利用这种现象,在潮落时摆上石块围成一个圈,等到涨潮,海水带来鱼虾贝类,等潮落,那些鱼虾贝很多都会留在圈内。】①

【这种方法也算一劳永逸,做好以后天天就能等收鱼,当然数量问题,没办法保证。

不过跟出海比起来,这种方法很安全。】

“居然还能这样,这跟鱼送上。门有什么区别?”诸朝还不会围鱼方法的百姓们惊叹。

这种方法确实一劳永逸,还避免了出海风险,至于数量,甘蔗哪有两头甜。

【除了利用潮汐现象围鱼外,古代海边还会把渔网留在某个地方,这样同样会有鱼上钩,也不需要人时刻盯着。

不过渔网比起石头来,成本会加大,毕竟渔网没有石头耐腐蚀。】

【之所以说古代的海边养殖是半人工,是因为他们自身不投本进去,只有收获。

就像咱们现在的海中养殖,那是需要一直投本进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