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7(2 / 2)

加入书签

别管曹操身后的事,人家生前的确没有篡汉,真算得上大汉臣子。

曹丕从司马懿开口那一刻,就知道司马懿要说什么,实在是司马懿能挑选的借口不多,只有曹操最合适。

毕竟晋朝学魏朝,也不是一两次。

不过曹丕没被司马懿道德绑。架住,“哦,既然爱卿自觉是我魏朝忠臣,那可愿为朕尽忠?”

“把你的子孙们带给朕,要不然,朕真的很难相信爱卿的忠心。”

“陛下!”司马懿猛地抬头,不敢置信。

他心里其实已经做好舍弃司马炎,保全自身的打算,但是他没有想到,曹丕的胃口,比他想的大的多。

不,曹丕并不是想要司马家子孙们的命,他只是借此逼反他。

别管曹丕皇位是怎么来的,此时他对上司马懿,天然占据大义立场。

这个时期,就算有人想帮司马懿,也会跟着一块沦陷,而不是救司马懿出来。

毕竟曹丕时期,朝堂臣子们倒戈司马家的,还没有魏末那么多。

【比起魏朝来,晋朝实在拉胯太多,比如五胡乱华的源头,可追溯到西晋的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简单概括,就是司马家皇族内乱,他们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杀伐,以至于民不聊生,被异族们趁虚而入。

至于他们身为宗室,为什么有能力内乱,是因为司马炎建立晋朝后,走的分封制路线。】④

“分封制?分封制的弊端,还不够明显吗?”嬴政皱眉。

本来他废除分封制,就是因为分封制缺陷很大,后世朝代基本走的郡县制路线,这他能明显感觉到。

但是架不住中途有大聪明,突然把早就抛却的分封制捡起来当成宝。

结果也看到了,那就是分封的诸侯王,有霍乱江山的能力。

“后世可真有勇气啊,汉朝七国之乱的教训是看不见吗?居然还敢玩分封制。”

刘彻想到自己弄的推恩令,不就是为了削弱分封制。⑤

如果说在汉朝七国之乱和推恩令时间线前,对方这么做,还能说一句没经验。

那在此时间线后,依旧选择这样,就是实打实的蠢了。

刘彻其实也能理解司马炎的一点想法,比如比起外人,有血脉宗室的自己人更为可信。

且晋朝学魏朝“被禅让”,未来难保有人也让晋朝帝王“被禅让”,他自己做过的事,想对别人进行防范。

只是理解归理解,不代表司马炎的做法就是正确的。

“说到底还是能力不够,且明显心虚。”

能力不够,所以需要宗室拱卫。

因为心虚,所以不敢再信任朝臣/权臣,而是信任血脉亲人。

“晋朝那些蠢货、昏庸帝王,可把当时的百姓害惨了!”

魏晋南北朝之后,人们把晋朝皇帝们从头骂到尾,八王之乱的当事人,更是没逃过。

他们的话变成评论,司马炎看见,心里别提多烦躁。

但他偏偏还不能反驳,因为他真有一个傻儿子司马衷,且打算让他当皇帝。

【西晋八王们为什么敢明晃晃的觊觎帝位,是因为当时的帝王是个傻子。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傻子当帝王,并不是傻子的错,但是当他德不配位,就变成了有罪。

以至于就算司马衷真的无辜,他处在那个位置后,也变得不再无辜。】

“司马炎可真勇啊。”听到司马炎真敢让傻儿子继承皇位,前面朝代的人都傻了。

“他不知道自己孩子情况吗?为什么要把皇位给一个傻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