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9(2 / 2)

加入书签

她实在无处可去?了。

这三年仿若隔世般长久,兄长的面容,往日姐妹的笑颜,都像是被尘封在桂花树下的一坛忘记取出来?的陈年美酒,泛着?涩,带着?甜滋滋的朦胧微醺。

她也自然想起一起与兄长一起在树下埋的那?坛女儿红,出阁前夕,兄长便挖出来?给她了。

当时她满心都是大婚与郎君,兄长当时说过的话,与表情,她都记不得?了。

这次回去?,她还能和从前一样吗?

兄长若是娶妻了,她应该好生讨好嫂嫂,让嫂嫂愿意给留下她,给她一个安憩之地。

孟婵音抱着?单薄的双臂,靠在软垫上,望着外面与记忆开始融合的景色。

沿途的亭台楼阁掩映在烟雨朦胧中,好似仙境,在东离,没有哪座城比扬州更美的了。

尤其是冬雪初融化,春落枯枝头,催生出几根绿得可爱的芽儿,美得?让人赏心悦目。

朦胧烟雨中的石桥上,行人撑着?油纸伞匆匆行过,一旁的小河偶尔有乌蓬船划过,船上传出阵阵幽幽的缠绵小调。

巍巍高大的府邸门口早就有小厮候着?,远远瞧见息府标识的马车过来?,眉眼开?阔,吩咐其他人撑着?伞出来?。

马车终于停下了,里?面的人舟车劳顿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见外面人热闹哄哄地传来好多声讲话声。

“快。姑奶奶回来?了。”

“轿凳、伞、披风……”

“哎,姑奶奶下轿小心脚下。”

温暖的披风搭在瘦弱的身上,驱走了来?时的忐忑,打散了初春的寒凉。

孟婵音跨进息府大门,看见熟悉的景色,鼻尖蓦然一酸,心中揪心般空荡荡的。

“姑娘,走罢。”春心在一旁暗暗提醒。

孟婵音抬手扶鬓,云髻清淡,连根像样的簪子都没有,只戴了根陈旧的木簪,穿着?单薄,素净,与富丽堂皇的偌大府邸格格不入。

“走罢。”

领路的小厮生得?面生,以前她从未见过,或许是她离开?后才?被提拔到兄长身边办事的。

小厮道:“婵姑奶奶只管唤小的,吉祥,跟家主已有两三年了。”

孟婵音浅浅颔首,柔声唤了句。

软软的腔调,好似含了春水,直教人心头发酥。

吉祥心忖,难怪都说家主曾经最疼爱的便是这位了,哪怕不是息府的姑娘,得?知在夫家过得?不好,还被休弃了,第一时间派人去?接回来?。

听说这位出阁前的院子都没有人再?去?住过,只有偶尔春困、夏热、秋凉、冬寒,家主会去?躺一会儿,其余时刻几乎没有人会去?。

“不知我?们夫……姑娘,现?在住在什么地方?”春心叫习惯了夫人,一时半会儿改不过口。

吉祥道:“回姑奶奶的话,家主吩咐过,以前住在什么地方,现?在还照旧。”

孟婵音闻言微抬起眼,望向前方越发熟悉的小道,恍惚发现?周围的景色除了因季节之因,其余的竟然没有改变过。

过了这条长廊,再?往南走五百步,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