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0(2 / 2)

加入书签

叶欣笑道:“处得不好我就不跟他处了。”

边逛边聊的,她们把镇子几乎走了一遍,该买的都买了,时间也来到了十一点,准备回家了。

往回走的时候,郑文文还取笑叶欣道:“那天我喊你的时候,你不是说你走不动,要让沈卓载你吗?现在还不是要走路!”

叶欣无奈道:“他顺路就载我来,现在他要上课,难道我等他一天吗?”

一路往回走,也是边走边聊天。

在聊天中,叶欣知道了郑文文是去年来的,今年正好可以回家探亲,她已经在做回家过年的准备了,今天写的信就是通知家里的。

王小薇则是六五年就下乡了,算起来在这边待了快六年,中间回去过两次,一次是第二年,另一次是去年,今年就不回去了。

说起回家探亲,王小薇叹了口气:“我家在东北,远着呢,回去一次路上就要三四天,来的时候也三四天,每次回家都觉得太折腾了。”

叶欣不禁咋舌:“那也太辛苦了。”

又叹道:“原来小薇姐是东北人?怪不得你长这么高,我看你都要仰头。”感觉她有一米七二一米七三的样子。

郑文文忍不住笑了,“小薇姐确实挺高的,不过也有你自己的原因。咱们刚看见你的时候,觉得你才十一二岁呢。”

叶欣想起自己还不到一米六的身高,唉了声:“我也很无奈啊。”

王小薇安慰道:“你年龄还小,还能再长长呢。我看着,你好像比刚来那会长高了点儿?”

叶欣顿时开心地点头:“上次去县城顺便量了,是长高了点!”

之前她觉得这位女知青没什么存在感,现在接触了才发现不愧是早年下乡的大姐姐,成熟稳重,温柔体贴。

当下也很愿意跟她聊天,“小薇姐你家在东北,来到这里这么远,是不是特别辛苦?”

王小薇道:“路上是辛苦,不过这边暖和,我倒是更喜欢。我们那儿十月就开始下雪了,到了这个月份雪都有腰高,太冷。所以到了冬天我们都不出门,窝在家里,叫猫冬。而且外面也光秃秃的,只有雪白雪白的地和黑乎乎的树枝。哪像这里,山还是青的,树还是绿的,简直都像没入冬。”

叶欣附和:“这倒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虽然好看,但是太冷了,也不利于人们活动。”

王小薇点头,“就是啊,所以我更喜欢这里。”

郑文文却道:“这里也不太好,春天太潮湿,东西容易发霉,人也容易生病;夏天多暴雨,又容易毁了庄稼。”

叶欣问她:“你家在哪儿?”

郑文文道:“我家就在隔壁省份,气候跟这儿差不多,不过没有那么多山。回家倒是方便多了,隔天就能到。”

说完突然问她:“你们年初来的时候不都介绍过的吗,怎么你都不记得?”

叶欣心中一跳,觉得这个郑文文确实比较敏锐,她面不改色道:“当时初来乍到,一切都陌生,你们又有八个人,来自天南海北的,我一时哪里记得住?后来不住在一起,更是没印象了。”说着抱歉地笑笑:“你们可别怪我,现在我肯定记得了。”

郑文文也想到那时候的情形,再仔细地看了看她,道:“你当时和现在,简直判若两人。”

叶欣只能保持微笑。

倒是王小薇温和地安慰她一句:“离开城里下乡插队,落差太大,刚开始是比较难熬的,不适应也正常。现在慢慢的就好了。”

叶欣感受到她的善意,点点头:“嗯。谢谢小薇姐。”

这么一路走一路聊,气氛还算和谐,时间过得也快。

中午太阳正盛,走着晒着,不仅不冷了,反而还出点汗。

叶欣背着背篓,手里拿着树苗,觉得路程虽远,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