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7(2 / 2)

加入书签

一天李光明又拿二块钱来替大爷爷家买瓜,叶欣给他摘了之后,跟他说:“快摘完了,剩下三四个我自己吃,不卖了。你回去跟他们说一声,下次不要拿钱来了啊。”

李光明心里觉得有点儿可惜,好吃的西瓜这么快就吃完了。但也明白的,只能更加抱紧了怀里最后一个西瓜,点点头:“好,我回去跟他们说。谢谢姐姐,我回去了。”

叶欣挥挥手:“嗯,慢点儿走。”

经过七月里的下乡走访宣传,现在整个大队都知道医疗站开放了,许多有些头疼脑热的队员,就不用奔波去镇上了,都来这里看看病,开点药,方便不少。一般的感冒发烧,这疼那疼的,自然好对症下药,一些重病顽疾的,几个年轻医生就没辙了。

沈卓回家吃饭时,会跟叶欣说些医疗站里的事情,“家有重病患者的,一般也不送医院,一个是远了不好送,一个是没钱医治,就那么在家里干熬着,喊我们去了也没办法的。”

叶欣能明白,就是在她那个年代,看病难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何况是现在?

见他脸色有些苦闷,她开解道:“你们尽力而为就是了。能开药的,给他们开些药缓解痛苦。不能的,也不用心里有负担。医生也是人,不是神,何况你们才培训几个月,医术粗浅,重病顽疾不是你们能碰的。”

沈卓点点头,这些天看到一些躺在床上呻吟的患者,他的确有些难受,一方面是出于同情,一方面也想到自己父亲。

现在听叶欣这么一说,他心里也轻松了些。觉得她真细心。

除了走诊的,坐诊时候经常遇到的就是中暑的。这天气热倒了不少,其中一些还是在自家自留地干活时倒下的,因为在自家地干活还更愿意卖力气呢。

也有小孩子贪凉快,晚上睡觉踢被子凉着肚子的,或者下河游泳感冒的,这些都是小问题,好开药。

总之医疗站渐渐忙碌起来,算是走上了正轨,大家都知道能上医疗站这儿看病买药了。一些刚开始不相信几个年轻人的,渐渐也觉得他们还可以了。

过了几天,沈卓跟叶欣说:“八月十号,医疗站算是开了一个月,大队长说,到时候开一个总结会议。”

叶欣听到这个熟悉的总结会议,一时忍不住笑了:“怎么你们医疗站也要开总结会议。”

沈卓不知道她笑什么,继续道:“说是到时候汇报一下这段时间的工作,下乡走访走诊得怎么样,医疗站里看病用药的情况等。”

叶欣明白地点点头:“了解了解你们工作如何,毕竟初出茅庐的,怕有些地方还没上手。遇到什么问题困难的,也好大队里研究解决。”

沈卓听了,突然受到启发,看着她问道:“你说得对。可能除了了解情况,还要提出一些问题来研究解决方案的。你说,我是不是该写个稿子好发言?”

叶欣以前就是做公务员的,虽然时间并不长,但还是对这些会议挺了解,建议道:“你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先在纸上列一列,到时候看着说,就不会遗漏什么。倒不用写多么正式多么有条的,反正你们才几个人,说话也随意。”

沈卓受教地点头,“你说得对。”

又不禁夸她:“你真不愧是知青呢,对这些真在行。”

叶欣也不禁感叹,有个知青身份还能解释那么多事情。她笑了笑,又问:“对了,那天多少人参加会议?”

沈卓说:“就我们四个和大队长。问这个做什么?”

叶欣道:“我想着,到时候送一个西瓜给你们吃。你那几个医生同志,从培训班一起走过来,都是不错的人;大队长更是,为你们着想操心。夏日炎炎的,你们都很辛苦。我也送过几个给别人吃了,再送一个给医疗站,也算是和睦关系,也感谢他们为乡里乡亲做贡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