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7(1 / 2)

加入书签

明面上还剩一百块钱左右,这些用于买肉买菜摆两桌的,也足够了。

菜不用在县里买,办酒前再去一趟镇上,买鲜肉,陈家院子买些干肉、山菌之类,自家鸡鸭可宰,其他蔬菜、干菜自己有,不愁不够十个菜的。以前参加别人家酒席,都是八个菜,他们准备十个,寓意十全十美,更好些。反正他们就摆两桌,算起来比别人花费少,也不很扎眼。

一切按部就班地准备着,时间也一天天过去了。

初十那天,分粮食。

今年收成不好,大家领到的粮食确实不如往年。

麦子、稻子这些主粮细粮减少了很多,番薯玉米这些粗粮比重提升了,但总体算起来还是少了。大部分人家,处于一种饿不死又吃不饱的状态,虽然叹气抱怨不止,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这一年苦一苦,祈求来年好些了。

叶欣和沈卓两人也去领了粮食,因为早有心准备,倒也没什么失望的。

他们心里有底气,不在乎,对别人的抱怨也附和着。

也有人知道他们要办酒的,顺势问起,他们都大大方方承认,自然也得到许多口头的祝福。

轮到他们领粮食,沈卓照样拿一部分钱兑换了粮食,毕竟表面上还是要到位的,否则引起怀疑,不好解释。

领了粮食,这一年的情况就算尘埃落定了,大家也不再惦记着粮食的事情,开始盼望着分红、分肉,渐渐热闹。好不好的,总是要过年。

十三那天,叶欣和沈卓再去了一趟镇上,到邮局看了看,果然俞医生已经把他们的检查结果寄下来了,要不是自己来看,递信员估计还要过好几天才送到。

他们拆开看了,果然是没有问题,各项检查结果都显示健康。

随后又相互交换看了看。

虽然早猜测是没问题的,但还是要看到结果才安心。

这下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一通采购,准备着十六日的酒席。

那天,也是两人自己忙活,一早起来杀鸡杀鸭。十个菜,每个两盘的量,自己忙还是忙得过来的,这也是摆两桌较简单,再多几桌,自己真忙不了了。

先备好菜,到了下午,就下锅炒。

这时候请的人也陆续到来了。

都是熟人,都知道路,就不必下去接待,他们上来就行,知青小队结伴而来;王小薇抱着小女儿,与丈夫孟华鹏,以及同村的孟春兰一起来;王有为与李秋兰,带着已经两岁的儿子来的;还有黄志豪、李光辉、李光耀等等。

院门打开,门上都贴了红喜字,叶欣站在门边,笑脸迎人。

头次来的人,一进院子就惊叹不已。

比如刘红霞:“哇,你们院子好宽敞!好亮堂!”

邱志云也瞪大了眼睛:“还铺了水泥,多干净!”

赵中华:“还有凉棚呢,石桌石椅,竹椅,看着就好!”

大家又惊叹又羡慕,这环境,比起他们下面的,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这样独门独院、宽敞明亮,又结实稳固,还干净新颖的地方,得多舒坦啊!

怪不得叶欣越长越好看,住这样的屋子,肯定天天好心情,相由心生,可不越来越好看,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吗?

就连心性高傲的崔时宇和李英丽,进来了也忍不住左右打量。崔时宇道:“这才是像样的屋子嘛,住宿舍真的是,唉!”

李英丽深有同感,对比太强烈,居住环境差距太大,李英丽都有些酸了,对叶欣说:“怪不得你愿意嫁给他呢,这条件看着确实不错!”

叶欣笑盈盈的,“都是这几年慢慢做好的,之前很破败呢。”

她今天穿了新衣裳,红红的,鲜艳好看,一头长发让沈卓帮忙挽起来,用簪子簪好了,又黑又厚,衬得脸庞更加娇美动人,还带着几分羞涩的红晕。

那些男知青都忍不住多看她几眼。

但又不敢多看,毕竟人家就要嫁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