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节(1 / 2)

加入书签

承安侯本来对江云康没那么大意见,但江云康连着两次没中秀才,又在其余两个儿子的衬托下,显得江云康越发碍眼。他怕徐敬文再多问,江云康会说些丢人的话,便让江云康快些走。

江云康本就不愿和这位父亲多待,得了准话,心里倒是轻松。

不过经此一事,他越发认定,考个功名有多重要。

他是庶子,父亲又不疼爱,日后分家,到手的产业肯定很少。

但古代是个拜高踩低的地方,若是无权无势,日后就要仰人鼻息地过活。

既然上辈子能一路报送到硕士,再读一次书而已,苦读几年,他就不信中不了功名。

思绪到这时,江云康心中已经有了目标,打算往回走,听到清脆的一声“三弟”,回头看到人群中被围着的大哥,正笑着和他招手,让他过去。

还没到江云帆跟前,江云帆先走出长亭,拉着他往里走,一边给他介绍上首的白发老者,“三弟,那位是木须先生,也是我的恩师。其实我一直觉得你的文章不错,不过是差点气运,今儿正好木须先生来了,让他帮你指点一二。”

作为原著主角,江云帆不仅读书好,品行也端正。

书里这次,江云帆本想给江云康和恩师牵线搭桥,但原主心中已有嫉恨,觉得是大哥故意拉他出来羞辱,并没有给木须先生好脸色看,自然也就得不到木须先生的指点。

但穿书而来的江云康知道,这位木须先生知识渊博,收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功名,且成绩优异。只是要获得他的青睐,并不是出资优渥就行,得要和木须先生的眼缘。

江云帆歪头凑近江云康,小声提醒,“方才恩师听到你和徐大人的谈话,特意问到你是谁。若是你能得恩师指点,往后必有前途,父亲也会对你另眼相待的。”

江云康有些意外,但面上并不显露,而是气定神闲地跟着大哥走进长亭,行到木须先生跟前后,恭敬又不卑不亢地行礼。

第2章

长亭里,或站或坐地围了十几个人,大多是江云帆的同窗。

初夏的风有些许湿润,倒是很舒服。

木须先生坐在中间,瞧到江云康过来,不由定睛看去,青色长褂虽低调,但江云康面容白净,五官立体而清俊,看似清风隽永,又好似有种韧劲。倒是和往日传言不太一般。

江云帆笑着介绍,众人听到是他三弟,尽管知道是江家庶子,却也会给江云帆面子,跟着附和问江云康几句。

江云康都一一温声答了,这让他有种研究生面试时的感觉,不过那会他更自信,眼下到了古代,那些诗词歌赋,他还不能头头是道地说,只能简而答之。

而由始至终,木须先生都没说话,只静静品茶。

一番谈话后,大家也各自认识,在场者大多是出身显贵的嫡子,虽然对江云康印象不错,但也没人会和他深聊。

江云康想到了嫡庶有别四个字,古代礼教森严,嫡子和庶子有着天和地的区别,嫡子们向来不屑和庶子来往,这些往日的天子骄子会和他搭话,全是因为江云帆。

若是原主,这会必定窘迫至极。

但江云康是从现代穿来的,他对嫡庶的看法,则是体现在鄙夷古代的一夫多妻制,是嫡是庶,于他而言只是一个开局,日后功名前程还需看个人本事。

好在众人交谈没多久,宴席便备好了。

江云康跟在一行人后边,一起往主院走去。

今日承安侯府又设宴三十桌,江云康刚要坐下,父亲跟前的江达就过来,凑到他耳边道,“三爷,老爷让您今日别再喝醉了,可别再让人看笑话。”

这音量不大不小,刚好够左右两边的人听到。这是怪他昨晚醉酒不好看,特意过来叮嘱了。

可当着一桌子人说,就不是好心提醒,而是嫌弃。

边上的人,都是江家亲眷,一早都知道江云康是个不讨喜的,这会听到江达的话,面上虽不显,余光却一直在往江云康这看。若是以前,江云康必定绷着脸不悦,不给人好脸色看,惹出更多笑话。

但其他人不知道,眼下的江云康不再是原主。

他大大方方地和江达道谢,“劳烦达叔特意过来一趟,多谢父亲关心,我已知教训,今日不会再饮酒了。”

江云康笑得真诚,仿佛真觉得承安侯是在关心他一样。

江达看得微愣,但三爷说了不再饮酒,也算达到老爷的目的,便不再多逗留。

等江达走后,一桌人都在打量江云康,有用余光偷偷瞄的,也有正大光明看过来。

江云康丝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而是热情地让大家动筷子,让那些想看热闹的心头一空,反倒觉得自己小心眼。

午宴过后,其余人都去投壶听戏,江云康却没这个心思。

尽管刚穿越来,但他已经明确自己在承安侯府的地位,若是他没作为,后半生只有“窝囊”两个字可以形容。

回到书房,江云康开始整理原主的书籍。

作为侯府三公子,原主每个月有五两银子的月钱,若是钱不够用,需要打报告和嫡母另外请支出,但原主和嫡母关系疏远,从不敢去另外要钱。他生母又早亡没留下钱财,林氏虽有嫁妆万贯,但古代要点脸的男人,都不会觊觎夫人的嫁妆。

而古代书籍又贵,除了借阅而来的书,原主自己的书并不多,且边角都泛黄起褶了,显然是经常翻阅。

一边整理书籍,江云康一边做记录。

花了小半天的功夫,江云康才把书房收拾完。

他也发现,原主就是个死读书的,一心一意考功名,不管有用没用的书本都要死记,费时又费力,并没掌握到学习要领。

江云康想了想本朝的科举,院试题目较为死板,虽分上下两卷,但较多的分数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这部分原主都能比较好地作答,他败就败在活泛的题目上,所以考了两次,连秀才都没中。

开始研究考题后,江云康就忘记时间。

直到窗外晚霞晕染了半空,侍从书砚进来提醒,该去前头用晚宴了。

江云康看了眼天色,摇头说不去了,“这两日的主角都是大哥,没人会注意到我,这会出了一身汗,沐浴更衣后也太迟了。你让人随便备点吃食,我在自个的屋里用饭就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