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节(2 / 2)

加入书签

父女俩哭了好一会儿,徐国公才想到让下人去给长公主传话,吩咐完后,这才注意到一直站在门口的一对年轻夫妇。

“你们是?”

“父亲,他们是女儿的救命恩人!”徐宜兰擦了擦眼泪,赶忙道。

徐国公听到“救命恩人”四个字,马上请江云康夫妇进去说话。

进府时,遇到闻讯而来的长公主,她又抱着女儿哭了好一会儿。

到了正厅,徐宜兰讲述如何与兄长走散,又被拐子捂住口鼻迷晕,到最后获救。

“父亲母亲,这次得多谢江家哥哥,如果没有他们,女儿这次怕是再也见不到你们了。”说到这里,徐宜兰又忍不住哭起来。

长公主心疼地抱住女儿,再去看江云康夫妇。

林氏从没见过长公主这种大人物,紧张得说不出来。

江云康比较淡定,简单说了看到拐子的事,再起身道,“那两个拐子,正在晚辈的马车里捆着。为了县主的名声着想,这个事晚辈并没有声张,要怎么处理拐子们,也请国公爷和殿下做主。”

说着,江云康就和长公主夫妇拱手行礼,林氏也跟着行礼,说把人送回来,该告辞了。

“贤侄等等!”

徐国公已经听明白怎么回事,心中很感激江云康,“你是我家恩人,今日之事,我徐家必定会记一辈子。辛苦你忙活一场,先留下来先用顿饭?”

长公主也点头挽留。

江云康救人并不是为了攀附权贵,救之前,他也不知道麻袋里人的身份。

能认识权贵是好事,但挟恩求回报,便会给人眼皮子浅的印象。今日能得徐国公府的机缘,已经够了,顺杆上爬不见得是好事。

“多谢国公爷邀请,不过救人只是举手之劳,算不了什么。”江云康笑得大方,语气从容不迫,“但今日说好带娘子出来吃春一楼的席面,不好不作数的。况且县主刚受了一场大惊,你们一家子也有许多话要说,今日还是不叨唠了。”

徐国公觉得江云康太客气了,还想挽留。

但长公主看到拘谨低眉的林氏,再看江云康微微挡着林氏,便知道这是对新婚中恩爱的夫妇,开口道,“既然如此,那改日再宴请你们,届时请一定要来,这份恩情,我们一定要好好感谢你们。”

第16章

虽没留下用饭,但徐国公夫妇还是送了许多名贵礼物。

来的时候马车装了两个拐子,怪沉的。回去时,一马车的礼物,比那两个拐子还要沉。

江云康看马走得吃力,便让书砚停下,反正春一楼不远,他和林氏走过去。让书砚先把马车里的东西送回侯府。

春一楼的宴席名扬远播,特别是里边的招牌菜,若是想吃上一次,还得提前预定。

江云康提前三日定了一桌菜,等他们到的时候,有小二带着上二楼,每张桌子都用竹条隔开,看不到隔壁有谁。

坐下后,林氏喝了盏茶,才感叹道,“今日的那两个拐子,也太嚣张了,连县主都敢拐卖。如今落到国公爷手中,怕是要没命了。”

江云康点点头说是,“徐国公夫妇是出了名的疼爱子女,必然要那两拐子的性命。”

“也是他们活该,干了伤天害理的事,就该付出代价。”林氏看了眼自家夫君,今日之事,让她觉得夫君更加可靠了,“不过,咱们救了县主,是不是能多一条出路了?”

林氏在承安侯府压抑太久,迫切地希望夫君能考个功名。若是夫君明年没考中秀才,不仅会被府里人笑掉大牙,往后再也不能读书,便没了前程。但能让徐国公帮着引荐一个名师,也能加大希望。

江云康放下手中的茶盏,看小二来上菜,等菜全摆好后,夹了一块红烧肉给林氏,再道,“是也不是。咱们救了县主,国公爷和长公主自然会记得这份恩情,但人情难得,只能在必要时才能用。”

“我知道娘子担忧明年开春的乡试和院试,但请娘子放心,这次我说能考中,那就一定能考中。”

林氏对上夫君肯定的目光,心头一软,笑着道,“恩,明年你一定会考中的。”

一顿饭后,夕阳斜挂在半空,夫妇俩在天黑前回到侯府。

他们刚下马车,门房就让他们去正院一趟,说夫人有话和他们说。

到了正院,除了嫡母在,还有大嫂和二哥二嫂。

向氏看到江云康夫妇,眉头一撇,讥笑道,“三弟和三弟妹好生潇洒,自个儿出门乐了一天,如今连嫡母都不放在眼中了。”

江云康眉心微拧,抬头去看嫡母,见嫡母还是一副冷冷的表情,忍着性子问,“儿子可是做错了什么,还请母亲明示?”

孟氏还是没开口,坐在她下手的安和郡主皮笑肉不笑地道,“大家都知道三弟妹手中是个富裕的,我们也没想过能得三弟妹什么好处,可母亲是你们的嫡母,不说日日来请安,听说母亲病了后,总该送些补品给母亲。你们呢,只知道自个儿玩,买了一堆的东西回来,还要大摇大摆地从正门拿进来,眼中还有母亲吗?”

安和郡主自个儿的嫁妆丰富,确实没想过占林氏便宜,她这话,都是帮孟氏说的。

孟氏其实也不在意林氏的心意,林氏可以心中不满,但得做出尊敬她的模样。不然被一个庶媳冷落,她这个主母的脸面,岂不是丢光了。

林氏听了要跪下,但被一旁的江云康拉住。

请安这个事,明明是孟氏不愿意见他们。至于送礼,林氏刚进门时送得可不少,却被嫌弃铜臭味太重,每次都要被孟氏挑出错来。现在他们低调不想惹事,又要被说目中无人。

联想到近来父亲都不来孟氏这里,想来孟氏心情很不好,又看到书砚带了那么多东西回来,这才心下不舒服,想拿他们夫妇出气罢了。

“母亲可是听信谗言,误会了什么?”

江云康语气恭敬,面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让人挑不出错来,“今儿一早,我与林氏就来给母亲请安,是张嬷嬷说您和二嫂有话说,不方便见我们。晌午送回来的东西,都是徐国公府送的,我正打算回来后再分送给大家呢。”

向氏面色僵住,“你少说这些没用的,当时不方便,你们不会等一会儿啊。还有,徐国公和长公主是何等尊贵的人,如何是你攀附得上的人?”

自从算命的说向氏这次一定生儿子,她在侯府几乎是横着走,就连安和郡主也要让她三分。听到江云康要把责任往她身上推,立马跳出来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