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戴金霞催促了一句田蓝:“早点睡吧,明天还有事呢。”

田蓝头都不抬:“我又不赶火车,我不着急。对了,你们如果不回来的话,提前跟团部打声招呼,免得到时候临时找不到人会影响秋收。”

徐文秀无名火起,直接叫出声:“什么意思呀?我们是去见伟大领袖,聆听领袖的最高指.示,什么叫做我们不回来了?”

田蓝惊讶,居然都回过头来看她们了:“这我怎么知道怎么回事啊?领导就是这么说的呗。回城闹革.命,谁晓得要闹到什么时候。这革.命要是一天两天就能成功,那也不足以称之为革.命了。要是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呢?难不成让农场一点儿准备都没有,这不开玩笑呢。”

知青们面面相觑,回城闹革.命,这是怎么回事?

田蓝慢悠悠的,声音轻飘飘:“我也说不清楚,大概是本来把下乡当做镀金,履历表上好看点,将来好更上一层楼。结果到了乡下,条件才发现比自己想象的更艰苦,吃不消了。刚好不是闹革.命吗?那就打着这个旗号回城待着呗。”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那他们要待到什么时候?”

“一辈子呗,不想待在农村,宁可在城里吃闲饭呗。”田蓝又扭过头去画她的图纸,还是那副慢悠悠的腔调,“搞投机取巧,这些人最擅长。也不想想,就他们那点小聪明,怎么可能瞒得过国家。到时候粮食关系转不回去,他们在城里也是盲.流。哎,你们别多想,领导就是这么一问。你们是怎样的人,大家都看在眼里呢。”

呵,啥叫别多想,你不说我们还想不到,你一说我们怎么可能不想。

姑娘们集体抓狂,他们不就是想去京城亲眼看一看伟大的领袖吗。为什么就变成全是他们的错一样了?

谁把下乡当镀金了?他们知青就是打算一辈子扎根在宁甘,以后骨灰也埋在这里,绝对不会走的。

田蓝只给她们一个后脑勺,已经有些不耐烦:“好了,你们在我面前表什么忠心啊。别耽误我干活,我忙着呢。”

这一夜,女知青们都彻夜难眠。

尽管田蓝并没有熬到太晚,尽管她到点儿也熄了灯。但是黑夜并没有将美好的睡眠带给这群青春正好的姑娘们。自从下乡以后,基本上从未失过眠的她们居然辗转反侧起来。

于是屋子里,田蓝酣眠的声音就分外的振聋发聩。

真是的,搞得活像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一样。她们做错什么了啊,农场领导为什么要这样?

田蓝正在空间里大吃大喝呢,还有什么比吃吃喝喝更让人心情欢快的事?

她咬下一口烤得正好的羊排,感觉真的好绝啊。太好吃了,爆浆羊排。

咽下嘴里的肉之后,她又开始跟完全看不见的空间闲聊:“你是不是奇怪,为什么农场要配合我把他们给留下来呀?嗐,太简单了。我们是拿工资的,现在停课闹革.命,我们也进城的话,你说农场是继续给我们每个月发工资,还是算我们旷工呢?谁愿意别人干拿钱不干活呀。再说了,马上就是忙的时候,那么多棉花那么多谷子要收。正常时候,秋收也是要放假,什么叫天气陛下?你只能配合老天爷,你甭指望老天爷会配合你。误了天时,你哭都来不及哭去。”

她白絮叨了半天,没有任何声音回应她,她居然也没觉得无聊。待到吃干抹净,她还主动提出打赌:“你等着看吧,到时候就见真章。”

空间同志能不能看到真章,还真不好说。毕竟推理这玩意儿很可能是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却是0:5。她关于空间的所有推断,全部都是主观臆断。看似在符合逻辑也白搭,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不讲逻辑的。

不过没关系,因为知青们很快就看见真章了。

他们商量着想请农场方面给他们开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好方便他们前往京城见领袖。

结果大家伙儿人还没走到办公房,就听见几个农场的老职工在闲聊。

一个说,你家的小子这回也跟着跑出去了。

另一个就回答:“出去就出去呗,有人管饭不好嘛,省了我的口粮。”

旁边人叹气:“这革.命的范围有点窄啊,咱们就不能闹革.命了。应该我们都去了,我还没去过京城呢。”

其他人笑:“那你亏了,谁让你已经成老白菜帮子了,人家闹革.命都不带你。”

那人就悻悻的:“扯虎皮做大旗搞啥呢?一个个就是想偷懒耍滑,大家伙儿天天忙得要死要活。他们好了,跑得比兔子还快,就是不想干活。想偷懒,什么借口他们都能找。”

原来农场中学的学生们是说走就走,已经提前一步出去闹革.命了。还有人放话说,自己要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全都看一遍。听的人真是心神摇曳啊。

知青们听了却有些不自在。这话说的,搞得好像他们去京城就是为了旅游一样。好吧,实话实说,去都去了,大家肯定要好好逛一趟京城啊。他们都没见过升国旗呢。

但是,这事儿能做不能说,被人拎出来这样讲完全本末倒置了。他们得为自己正名。

立刻有知青替中学生辩白:“他们不是出去玩,这就好比长征,新时代的长征。”

然而老职工立刻嗤笑出声:“还长征哩,你别逗啦,娃娃。长征,那都是光着脚打着草鞋走两万五千里的,翻雪山过草地,没吃没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丢了性命。长征的时候能有火车坐,能有人管饭吃,还有屋子还有床给你睡觉?你当长征是游山玩水呢!哪来这么美的事哦。”

知青本还想再辩解两句,这会儿被人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讷讷道:“他,他们是去见伟大的领袖,聆听领袖的最高.指示。”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大爷直接呵呵了:“这报纸这广播都不发新闻?不长眼睛也没耳朵啊,看不见也听不着,非得跑过去?还见呢,哪儿来的脸见?他们是战斗英雄还是全国劳模?好意思耽误老人家的时间?我们伟大的领袖日理万机,难得有空也不休息,见这种干活的时候满世界晃荡,吃饭的时候脸埋在碗里的东西?好大的脸,不要脸!”

知青们个个面皮发烧,羞得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因为发话的大爷又开始感慨:“哎呀,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娃娃。看看你们,跟我们一样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一门心思的干活。他们好哦,没吃过苦,就一点不知道好赖。大家都忙得了,他们却不晓得要下田干活。”

知青们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这哪里是表扬,分明就是大耳刮子往他们脸上刷呀。

冯祥生都吃不消了,期期艾艾地冒出一句:“现,现在不是不忙吗?”

“不忙?”大爷惊诧莫名,“娃娃,你怎么能说这种怪话呢?咋不忙了?不得堆肥呀。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会儿不把肥料准备好了,到时候秋收过后秋种怎么办?地不肥是长不出来庄稼的。”

其他老职工笑出了声,带着点调侃的意味:“种地可是大学问,能娃娃也得好好学哦。”

田蓝刚好带着今年新到的军垦战士过来,见状给新人介绍情况:“这就是去年来农场的,他们马上有事出去。对了,大家临走前把自己的屋子收拾一下。农场暂时排不出这么多空房间,66年的知青就住咱们新兵营。”

她是轻描淡写,老知青们直接炸窝了。

什么意思呀?这是要赶他们走吗?连他们的屋子都被人给占了。

田蓝莫名其妙:“你们激动什么呀?你们不是要去京城吗?那屋子空着白空着啊,当然得拿出来用。”

戴金霞都皱起了眉毛:“他们住我们的屋,我们回来后住哪里呀?”

田蓝声音轻飘飘的:“就是暂时过渡一下,他们休整结束以后就要跟我去戈壁滩种菜的,给解放军种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