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节(1 / 2)

加入书签

如果从一开始,农民就能够使用经济效应更高投入更少的半地下室大棚,那可以节约很多生产成本。

只有成本降下去,才能让更多的人吃得起菜。

她说了半天话,嗓子都干了,赶紧低下头喝鸡蛋汤。

大棚门口传来嘈杂的声音,高连长拉着门,迎进了朱团长。

众人惊讶,老高不是去部队中秋大餐了吗?怎么又回来了?还有朱团长,今天可是中秋节,听说农场会有庆祝活动呢。他作为领导不坐镇团部真的合适吗?

啊啊啊,领导特地过来看他们了。他也坐了三天三夜的车吗?那他回去岂不是也要三天三夜?好辛苦啊!屁股都要颠成八瓣了。

众人又激动又不好意思,全想往前走。

朱团长看着大棚里满满当当的基质槽,知青们只能站在小道上,连坐都不能坐的样子,赶紧挥手示意他们:“不用不用,同志们,好歹赶上了啊,今天我代表宁甘军垦农场,对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陶军长也是想来看大家的,但是因为他工作太过于繁忙,实在分不开身,所以就由我作为代表,来跟大家一块儿过节。”

他又伸手招呼外面,“进来啊,杜老师,来都来了,你还不想看看孩子们。”

杜忠江和他弟弟对视一眼,立刻伸长脖子,激动得差点儿跳起来。

妈妈,是妈妈,妈妈来了!

杜老师高高瘦瘦,面色有些苍白,不知道是不是在外面冻的。她进了大棚之后,先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然后才朝知青们的方向露出笑容:“大毛小毛。”

冯祥生恍然大悟:“原来你俩小名叫这个。”

众人哈哈大笑,还有人伸手刮自己的面颊,示意羞羞脸。呀呀呀,这么大的人了,居然叫这个小名。

朱团长笑着骂了句:“来来来,你说说看,你的小名叫个啥?”

吓得那小知青立刻往同伴身后缩。

大家小心翼翼地为杜家兄弟让出道,好让人家母子团圆。

薛秀琴向来是想什么就说什么,满眼羡慕地冒出一句:“多好啊,他们一家人在一起了。”

朱团长直接往众人心窝子上插刀,完全不体谅小孩子们的心情:“羡慕吧,早点让你们家人过来,一家人团圆,多好。咱们宁甘哪儿差了?你们说说看,你们来了以后是饿着你们还是冻着你们了?”

这个,说话得凭良心。宁甘农场虽然比下有余,但是比起大城市,那真是差远了。

就说说这中秋节的慰问吧,从门口传到他们每个人手上的,不过一块月饼和一颗石榴。

朱团长还煞有介事地强调:“本来是想给你们把沙枣也带过来的,不过枣子还不到最甜的时候,就再等等吧。”

众人直接呵呵,还有胆子大的人冲领导放话:“反正我们记下了,要是我们来不及回去吃沙枣,我们就等着沙枣干。”

朱团长笑着摇头:“你们这帮家伙,这不是东西不好带吗,你们600来号人呢,哪有那么多车子给我运东西。行行行,沙枣干就沙枣干吧。”

说着,他还叹气,“早知道这样,我就不把你们家里寄到农场的东西给你们带过来了。”

啊,天啦!家里给他们寄东西了。

这下子所有人都顾不上他们辛辛苦苦盖出来的蔬菜大棚了,迫不及待地往回奔。

田蓝都怀疑自己看到了动画片的特技效果。这些小哥哥小姐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居然瞬间就漂移了。

她自己倒没跑。

毕竟作为一个夜夜都能在空间里大吃大喝的bug存在,她还是很有资本展现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定姿态的。

再说,虽然陈家人对她好,她也感恩对方的善意。但她毕竟不是个在缺爱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作为成年人,也不会真移情将人家当成自己的亲爹妈,自然挂念程度有限。

显然这种淡定的姿态很吸引人,尤其受领导同志的青睐。

朱团长就伸手主动招呼田蓝:“那个,小田,你过来带我看看,这些菜是怎么长起来的?”

这种当面向领导汇报工作的事情,田蓝当然得打起十二万分精神来。

虽然很有可能领导只是想把单独说话的空间留给杜家母子三人。他们同样没有急着回宿舍。

田蓝赶紧上前一一介绍:“通过调查部队的食谱,我们发现现在最缺的是绿叶蔬菜,所以这边目前以种植绿色蔬菜为主,最好是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那种能够持续供应。这个栽培槽的底部,我们铺了塑料薄膜,这样就可以防止滴下去的营养液渗透到地下,造成水肥的浪费,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肥。哎呀,黄瓜居然都开花了,嗐,团长,你看,是不是挺好看的呀?”

瞧瞧风中摇曳的小黄花。

这从空间里拿出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她本来还以为起码得再长上两三个礼拜才能开花呢。看样子,说不定他们能吃到秋黄瓜呢。还有辣椒和西红柿,到时候差不多也能上市了吧。

朱团长东张西望,在大棚里看了半天,到最后终于忍不住开口问:“你们火炉装在哪儿的?是不是在石头墙里面?”

这里面温度明显比外面高好几度呢!

田蓝勉强压抑住心中的得意:“我们温室一个是利用地热,另一个就是石头白天吸收光热,晚上释放出来,给大棚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后面我们会持续监测大棚的温度,检测能否通过铺设地膜以及增加小拱棚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温度。让棚里的蔬菜在不用额外加火炉的情况下安然过冬。”

朱团长听得目瞪口呆,隔了半晌,他才冒出句:“还是你们这些娃娃能想。好好种,这种好了,我给你们请功。”

田蓝可不会谦虚地推辞。因为她清楚的知道,新技术获得官方肯定与表彰鼓之后,再大面积推广的难度系数就会下降很多。

她迫不及待地想将无土栽培和温室大棚推向全国呢。这样即便再碰上天灾人祸,大家饿肚子的概率也能下降不少吧。

哎呀呀,大棚分好多种啊,她要努力再想想,在不同的情况下究竟哪种大棚最合适。

嗯,抽空再跟郝建设讨论下,看这些大棚能不能建起来。

朱团长一边看一边点头,状似不经意地冒出了句:“哎呀,你们天天在戈壁滩上忙,这日常后勤工作也得做好。部队的人总不好天天给你们做饭。这样吧,我做主了。”

他抬高嗓门,朝杜家母子的方向喊了一声,“那个,杜老师,既然现在学校也没开课,你就先暂时在这边帮帮忙,给孩子们烧个饭你看成不?”

他笑容恳切,“没办法,这边离农场远,条件又差,大家都惦记着家里,不愿意过来。既然你两个小孩都在这边,你就当帮农场个忙吧。”

杜老师愣了下,显然也是遭受了突然袭击。不过她并没有推辞,只是有些担忧:“我没做过这么多人的饭,不知道该怎么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