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节(1 / 2)

加入书签

高卫东一时瞠目结舌,居然找不出话来反驳。对,宁甘农场的高台鱼塘他是知道的。他们改造冷浸田,做出垄沟时,大家还说这就是一个微型的高台鱼塘。

可可可,田蓝都天天说宁甘缺水,谁能想到在宁甘利用水塘啊。

好在大学生有急智,高卫东立刻想起来宁甘农场的鱼塘不是一般的鱼塘。那是冲洗盐碱地后渗透出来的水。里面的水又苦又咸,还怎么种庄稼?

薛秀琴愣住了,这事她还真不敢打包票。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田蓝,希冀可以从对方口中得到肯定的答案。

田蓝无语,不得不敦敦善诱:“咱们鱼塘里有没有水草?有没有浮萍?它们能活,自然也有菜和庄稼能活。很多农作物都有一定的耐盐碱性,只要含盐量不是太高就行。尤其是雨季,有降水的补充,水会变淡的。”

薛秀琴高兴起来,兴奋地大喊:“对呀,夏天我们也可以长水稻了。夏天的雨也不少呢,我们不缺水!”

田蓝有些担忧:“就是没竹子,做浮床可能有些麻烦。”

看样子,她还得再找找看,看有没有适合宁甘农场生长的竹子。

薛秀琴蹲在水边,眼睛盯着芦苇床,完全不嫌弃:“我看这个就很好啊。对了,你们是怎么做芦苇床的?”

她一回头,竟然瞧见高卫东不声不响地走了。

嗐,这人好奇怪。哪有他这样做主人的?一点儿待客礼节都没有。

田蓝却猜测到了高卫东的悲愤。三江农场本是鱼米之乡,结果被他们挤兑的,好像什么都拿不出手来了一样。

让他这个新三江人脸往哪儿搁?

薛秀琴可不惯着他,哼,别以为他不说,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芦苇床。他们宁甘农场那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他们那儿也长了好多芦苇,他们自己也能做出最好的芦苇床。

哈!等明年看吧,明年他们还能无中生有地多长出几万亩稻子来。

薛秀琴说话的时候双手叉腰,头还高高地昂起,好像宁甘农场的阳光都跟着她一块儿跑过来了。那么灿烂,那么生机勃勃。

这就是一棵大西北的小白杨啊。

田蓝忍不住笑着问:“你们还好吗?”

薛秀琴伸手抱她的胳膊,声音带着爱娇:“好,我们都很好。杜忠江要去农具厂了,是农具厂的师傅点名要的他。”

田蓝大喜过望:“真的?那太好了!”

薛秀琴跟着点头,眼睛亮晶晶的:“是啊,我们都高兴死了!杜忠江可以一心一意地在厂里做农具了。”

这个时代工人是光荣的代名词。他们军垦兵被选去当工人,就是农场对他们的肯定。他们做了什么,农场都看在眼里呢!

田蓝高兴的内容更丰富。

一个是从停课闹革.命到现在,学校运行处于事实上的瘫痪状态,杜老师入职中学教书的事情自然也停摆了。

中学老师和普通农场职工的工资可不是一个水平,后者勉强养活自己可以,但要想置办下家业那就不容易了。杜家两个小孩以后都要成家立业,你不能结婚了还住集体大通铺吧,总得有自己的房子。况且,人的心态也难平和。

现在,杜家出了位正式工人,常人看她们的目光都不一样的。

另一个就是杜忠江的出身,以他黑.五类的家庭背景还能被选上当工人,那说明农场目前的政.治气候尚可,不是唯血统论挂帅。这对于维持知青队伍的士气至关重要。

谁也不想自己累死累活的,明明什么坏事都没做,还天天被当成二等公民挨白眼。

田蓝心念微动,追问了句:“陶军长从京城回来了?”

薛秀琴茫然,上层领导的变动她可搞不清楚,她也不关心。

还是陈立恒主动作答:“回来了,八月底回来主持工作的。”

结果他一出声,田蓝就吓了一跳,瞪大眼睛捂住胸口:“你怎么在这里?”

说起这事还真有些乌龙。

陈立恒站在山桐子树阴影下,他脸叫戈壁滩上的太阳晒得黝黑,身上穿的又是这个时代罕见的迷彩服,他还一声不吭的,谁知道树下杵着个人啊。

陈立恒默默地看了眼田蓝,感觉十分憋屈。田蓝一直跟薛秀琴说话,没搭理自己,他以为是女生矜持。结果人家根本没看见他,他存在感为零!

田蓝一瞧对方的眼神就知道这娃的自尊心受损了,赶紧解释:“你这迷彩服的迷惑效果太好了,一打眼根本就瞧不出来。要是脸上再抹上油彩,往丛林里一趴,谁能找到人啊。”

陈立恒眼睛一亮,惊喜不已:“真的?”

田蓝狂点头:“真的真的,当然是真的。对了,你怎么也过来了?你也教种菜吗?”

陈立恒果然被转移了注意力,言简意赅了两个字:“学习。”

学啥?跟谁学?在哪学?学多久?他一个字都没说。

田蓝也不问,保密原则,她才不起这个好奇心。说不定就跟他这身迷彩服有关系。我国军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配迷彩服的。

薛秀琴可不耐烦听他们扯有的没的,赶紧催促:“快快快,陈立恒,你把吃的拿出来。”

田蓝都不好意思了:“你们别老给我吃的了。这边待遇不差,粗细粮搭着吃,细粮多粗粮少。”

薛秀琴立刻不服气:“等明年咱们也种水上稻,我就不信了,凭咱们宁甘的日照条件,种出来的大米会比这里差?不可能。”

田蓝下意识地想捂这姑娘的嘴,虽然谁不说俺家乡好,但你站在三江平原说这话,你当鱼米之乡没脾气?

好在陈立恒已经翻出了千里迢迢带过来的美食,顺利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田蓝看着递到自己面前的竹筒,十分疑惑:“这是什么?竹筒饭吗?”

薛秀琴激动得不行,一个劲儿催促:“你打开看看,你瞧见了就知道了。”

田蓝疑惑,拿着竹筒转了一圈,发现上层盖子是用蜡封着的。她开了盖,瞧见里面连枝带叶的水果时,整个人都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