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0节(2 / 2)

加入书签

“老子怕他?狗日的,当我们是什么?糊弄我们好玩吗?说话tmd跟放屁一样!”

田蓝也焦灼的很:“你现在说这些有用吗?倘若发火有用,我早就进去掀了他们的桌子了。”

农田不嫌多,这就是三江军垦农场现在的态度。

薛秀琴在旁边满脸茫然,徒劳地劝解:“田多点不好吗?湖底淤泥多,土肥的很,到时候能打不少庄稼呢。”

“不好!”田蓝斩钉截铁,“就算造出了田,你也要能种。闹起旱灾洪灾来种个屁,原先的好田,好屋子全都被冲没了,到时候连命都搭进去。”

每年闹洪灾的时候,大家都要将这个年代的围湖造田拿出来好好说道一番。填下去简单,你再想退耕还湖就千难万难。

尤其在大城市,寸土寸金,好多填的湖已经盖起了工厂,建了住宅。

那就不是退耕的问题了。退耕反而是最简单的。你想更改城市规划,才叫困难重重。其中的经济损失,那都是以亿为单位,地方经济都吃不消的那种。

而不采取行动的话,这些填湖造出来的地区又是人口密集的地方。一旦闹起洪灾,影响面极广。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一开始不要填掉,让湖泊发挥湖泊应有的作用。

薛秀琴被说懵了,只能无措地看着田蓝:“那怎么办?”

高卫东也想知道该怎么办,他更想知道为什么自己轰轰烈烈地闹革命,最后却闹成了这副窝窝囊囊的熊样。

妈的,这帮家伙就是欠革.命。

他烦躁的不行,看到旁边伸头伸脑的农民,更加烦闷:“干什么呢?鬼头鬼脑的。”

桃源村的大队书记可不爱听这话:“你这位解放军同志怎么讲话呢?不是你们说了让我找大队书记过来,让你们团长给我们做见证嘛。”

高卫东没好气:“没看到领导们都忙着吗?开会呢,开他妈倒头鬼的会,一天到晚屁会一堆!”

田蓝生怕这人祸从口出,赶紧跟地方上的基层干部解释:“领导们正在研究重要的事情,现在我们团长没空,你们稍微等会儿吧。”

大队书记愁眉苦脸:“我可不敢等噢,说不定我回去我们的田又叫人挖了。”

公社干部皱着眉毛:“行了,别老讲这种话。我们不是跟你保证过了吗?我们一定会好好劝说其他生产队,大家都出土,不要总是盯着你们。再说圩埂修好了,你们桃源大队也是得到实惠的嘛。不然你们也会跟长杆圩那里,一年到头被水淹,还种个屁庄稼。”

田蓝立刻竖起耳朵,追问了一句:“长杆圩一直被水淹吗?”

“不止呢,朱家圩、井上圩、青年圩好几片地方,今年的水就下不去。我们这边闹旱灾的时候,他们还叫水泡着。本来好好的田,上万亩的良田啊,今年全养鱼了。”

田蓝追着问:“以前有这种情况吗?”

公社领导摇头:“洪涝灾后哪里都会闹,但以往没这么邪门。按道理来讲,大家都是一块地方,下雨都差不多。我们闹旱灾了,他们还叫水淹着,不合理。”

他下意识地想说拜拜龙王之类的,又猛然反应过来自己人在部队,可不能说这种封建迷信的话。

田蓝问他:“那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以前都没有的事,现在是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导致好好的田被水淹了?”

公社干部眨巴了两下眼睛,嘴巴动了动,却求生欲上线,赶紧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这我可说不清楚。”

高卫东却福至心灵,不耐烦道:“湖都被填掉了,所以没办法往湖里流,那只能留在田里嘛。这不是现成的道理嚒。”

桃源村的大队书记拼命点头:“对对对,就是这么回事。”

跟在公社干部旁边的一个老头儿也跟着附和:“没错,光挖水渠有什么用?你这是开了路,没地方收水,那水还得漫回头。”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热烈。

始作俑者田蓝反而闭上了嘴巴,就在旁边听着。

等到大家说的热火朝天时,她才轻飘飘地抛出一句:“既然有这么个情况,我们农场的领导又都在,那大家就趁这个机会好好反映下,看能不能解决。”

这年代的革.命群众时常造反,县委书.记什么的都被他们批.斗过,倒是没那么怕领导。

现在田蓝一发话,大家就觉得很有道理。没错,围垦造田就是你们搞的。你们是用湖里的肥泥种出了好庄稼,我们老百姓怎么办?你们造出了万亩良田,水就淹了我们的万亩好田啊。这个损失,该算在谁头上?

农场领导们开完会,商讨出问金莲湖要10万亩良田的计划,饥肠辘辘地出来,准备吃顿下午饭。结果却叫三江平原的农民给围住了。

大家伙儿是过来讨个说法的。

又要填湖,你们把湖填光了,湖里的水全往我们的田里倒。哦,你们要光荣造良田,你们怎么不管祸害了我们的好田啊。

一亩换一亩,你们每得一亩地,毁的就是我们的一亩田。

解放军还能这样欺负老百姓?那还算什么人民子弟兵!

田蓝掉头,默默地离开了办公房。

薛秀琴伸长了脖子还想看结果呢,见状只能恋恋不舍地跟上。她不满地抱怨道:“好歹咱们要知道这件事情的结果嘛,干嘛急着走?”

田蓝笑了笑:“我已经知道结果了啊。”

军垦农场秉承的是部队作风,第一原则是不与民争利。连被地方上的百姓拦了水,旱灾的时候快要长成的庄稼差点干死,他们都选择默默忍受。

现在,他们每造一亩田,就要毁掉地方上的一亩田。这不符合部队的原则。

能够改变领导意志,迫使他们放弃设想的,永远只有人民。

只要他们的帽子不变色,帽檐上的五角星不褪色,这点就永远不会变。

田蓝笑了笑:“走吧,跟我上山去,我带你看好东西。我们的麦穗有这么长,我们的麦粒又大又圆,产量很高呢。”

“真的?”薛秀琴的眼睛也瞪得又大又圆,她高兴地抱着田蓝的胳膊,催促道,“走走走,快带我过去,我要好好看看。我要把小麦种子带回宁甘,我们也种高产的优质小麦。”

啊哈!她就知道到田蓝这里来,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