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节(1 / 2)

加入书签

田蓝只能安慰她,也顺带安慰自己:“这种事情急不得的,你得做出了成绩,真正让人民得利了,空间才会奖励你。”

陈立恒眉飞色舞:“那没问题,绝对的。不为人民服务,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类解放事业中,才叫真正的不虚此生。走走走,快点走吧,你不是还要给人药吗?”

田蓝也点头。是该赶紧过去。如果不是姚小凤的事,她还真没发现空间居然能以这种奇怪的方式升级。

有了神奇的黄挎包,田蓝天天开心如过大年。随着大家一个个挎上新包,她能够从空间里带出的宝贝也愈发丰富多彩。

就连根据地的同志们都跟着沾光,因为陈长官独自思考队伍发展顺带着依靠打猎来锻炼枪法的时候,总是收获颇丰,老是能打到山鸡。

这山真是人杰地灵,连山鸡都长得比别处肥,熬出的鸡汤下面糊糊,人人碗里都飘着一层油。

当真是香死个人。

这样的日子,过年也不过如此了吧。

田蓝咋舌,嫌弃大家没追求:“这是咱们聚龙山根据地第一个大年,怎么能够不好好庆祝呢?到时候我们不仅要吃好喝好,还要玩好,每个人都得上台表演节目啊。把你们的精气神给亮出来。”

男兵集体想要逃窜。居然还要他们表演节目呀,他们啥都不会耶。

女兵们倒是无所谓。这个年代的女师学生经常要参加话剧表演之类的,根本不怵登台演出。她们还会反串,还会自己写剧本,吹拉弹唱,随时都能拉出一套班子来。

陈立恒就趁机搞激将法:“你们又要输给女先生啦?哎呦,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输了,我都已经习惯了。”

腿伤终于痊愈的何大勇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谁说的,我们才不会输呢。谁要给陈长官丢脸,我先不答应!”

“好!”陈立恒手一挥,“那咱们就表演合唱,三个小合唱,一个大合唱。大合唱我们就唱《义勇军进行曲》,小合唱我们唱《大刀进行曲》、《松花江上》、《满江红》,起码气势上不能输。”

众人一听说是合唱,俱都偷偷松了口气。滥竽充数的故事,大家总听说过吧。混在这么多人当中,到时候扯着嗓子喊呗。

有吃有喝,有枪有炮,还有自己准备的文艺演出,就连一直滞留没找到机会离开的刘成武等人都羡慕得不行。当兵过成他们这样,就算被困在山上,没办法去找大部队,那也是有滋有味呀。

陈立恒笑着邀请:“羡慕啊,羡慕你们就留下来呗。有兄弟们一口吃的喝的就绝对不会短你们一分。到时候打了日本鬼子收缴到枪.支弹.药,我们也平均分配,绝对不拿你们当外人抠抠缩缩的。咱们合起手来,把根据地发扬光大,到时候消灭的鬼子可不比在正面战场上小。再说有咱们根据地的牵制,鬼子想要调兵去打大城市,也不能痛痛快快的。咱们也算为正面战场做贡献了。”

刘成武十动然拒。他还牢记着团长的指示,突围成功之后,一定要想方设法北上寻找大部队继续抗日。

他们川军是有部队的,不比霍家军这种小军阀,打散掉就成了散兵游勇,要抗日也只能打游击。

陈立恒倒不勉强。毕竟人各有志。再说,虽然他学过的历史课本里并不强调正面战场的意义。但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真正身处这个时代,他自然明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皆不可或缺的道理。

“那好,情况一旦好转,我一定会想办法送诸位兄弟尽早归队。到时候大家齐心合力,正面敌后共同攻击,争取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去。”

刘成武立刻跟他握手:“那就麻烦陈长官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一定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周围人跟着喊起来:“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大家群情激昂,热血沸腾,呐喊一声接着一声,以至于王友志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一直跑到陈立恒面前,后者才留心到他的存在。

王友志满脸焦急,趴在他的耳边轻声汇报。

陈立恒的神色立刻严肃起来,招呼道:“你带我过去。”

王友志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有人传了重要的消息上山。

二十来岁的憨厚汉子跑得满头大汗,叫冷风吹了这半天,汗水居然还没干,可见跑得究竟有多激烈。

他瞧见王友志去而复返,立刻眼睛发亮,焦急地强调:“你们快想想办法,俺东家让俺赶紧过来通知你们。今儿大年三十,鬼子就是冲你们来的。”

原来他是姚小凤家的帮工,因为他大哥是叫土匪给打死的,而游击队端了土匪窝,还给他娘发了粮食和布,所以他对游击队很有好感。

也正因为如此,昨晚姚小凤听到她大伯子招待上门讨酒喝的远房亲戚抱怨日本人不讲情面,大年三十非要搞事打游击队,害得大家连团圆饭都不能吃时,姚小凤就立刻喊他过来给游击队报信。

他从夜里出发,一路抄近路走小道,紧赶慢赶才在天亮时赶到山下。

也就是游击队凶名在外,原本农闲时也充当土匪的农民现在同样不敢出来当拦路强盗,不然他还真不敢三更半夜独自跑这么远。

憨厚汉子焦急地催促:“你们赶紧躲躲吧。日本人这回看样子要来真的,她大伯子的亲戚都让他们躲躲,千万别撞在枪口上。他们说要把你们一网打尽呢。”

陈立恒立刻道谢:“辛苦你了老乡,我们一定会重视这个事。”

他就说嚒,上次端了日本鬼子的仓库。到现在也差不多一个月了。日本鬼子又不吃斋念佛,什么时候这般大人有大量,居然都不跟他们计较了。

原来是在这儿憋着大招。

呵,够狠的啊,大过年的下手,的确够绝。

第65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捉虫)

游击队前脚刚送走过来通风报信的农民, 后脚就迎来了上山慰问的队伍。

今儿不是大年三十吗?各位抗日将士以国为家,孤身在外抗日,此情此心, 天地为动,日月可照。是以乡邻备受鼓舞, 感动之余决定由乡贤会出面组织募捐了一批物资赠予抗日将士, 望诸位将士奋勇杀敌,早日光复河山。

这话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文绉绉的?叫人听得好费劲。得了, 这已经是女先生的翻译版本,那位白胡子颤巍巍的乡贤会会长嘴里说出来的话可比这个难懂多了, 反正要是没人转述,李啸天等人就没一个听懂的。

好在老头子虽然啰里啰嗦了一大通, 但带来的东西分量一点儿不比说出的话轻。瞧瞧这一辆辆推车, 上面装得满满当当, 有米有面有油有盐还有一包包的茶叶和糖, 后面跟着的车上还放了好多咸鱼腊肉, 用干荷叶包着, 到时候上锅一蒸,简直能香死人。

乡贤会的会长表情真挚,主动提出:“如若作为将士还有什么所需,但凡老朽与乡民们能够做到, 一定竭尽所能。”

陈立恒老实不客气:“那就麻烦先生您了。您看这山上风高天寒, 大家伙儿连冬衣都没有, 更无被褥铺盖,冻得实在吃不消。如果老先生您可以的话, 麻烦您帮我们筹措些过冬的衣物, 吾等不胜感激。”

老头儿身旁的年轻人笑容满面:“长官您说笑了, 这是我们应当做的。今天我们也带了些被褥过来,因为时间赶,量有点少,先给诸位抗日英雄送上去,您看行吗?”

李啸天立刻站出来,表情严肃:“放着就行,我们自己拿上去。”

年轻人热情地表示:“东西有点多,前面路不好走的话,我们帮忙挑吧。”

他边上的少年跃跃欲试,积极表示:“我们可以一块抬。你们怎么打日本人啊?听说他们特别厉害,战无不胜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