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4节(2 / 2)

加入书签

陈立恒却不服气:“也没说非得咱们游击队的人才能用黄挎包呀。这要说抗日,咱应县的老百姓就没抗日?我看他们痛打日本鬼子的时候也手脚麻利的很。”

那叫一个快准狠稳,丝毫不逊色于正规军。

田蓝也猛然反应过来。是啊,民智已启,老百姓们现在都不怕日本鬼子了,都敢跟对方硬碰硬了。

如果说开启黄挎包的通关密码就是为人民服务。那现在,彼此守望相助,互相予以支持的应县百姓,怎么就不是为人民服务呢?他们就是人民本身,他们抗日救国,他们积极自救,他们就是在践行伟大的共产主义真理:为人民服务!

两人对视一眼,俱都打定了主意。快快快,现在就开始行动。

一个是赶紧成立挎包手工合作社,人手一包。另一个就是加快在全县的密码,咳咳,是拼音跟简体字的学习,就以《□□宣言》作为教材,不说人手抄一本,起码也得所有人都看过听过。

前者简单,所有人都爱追时髦。就像他的少年时代,大家伙儿都以一身绿军装为荣。现在,“为人民服务”的挎包已经成为游击队的标配。就算游击队不推广,也会有很多人想方设法的弄一个同款的包。

就是后者吧,可能没那么简单。毕竟虽然现在委员长宣布要放下成见,二度合作,集体抗日。但是他剿.共这么多年,□□宣传深入民间。如果冒冒然让大家都学习《□□宣言》,很容易引起部分人尤其是地主阶层的警觉,不利于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

他们得想个办法,弱化其中的阶级矛盾,以民族矛盾为主要方向。

陈立恒叹气:“这个密码还真要变成密码了。”

田蓝灵机一动,将错就错:“那就当成密码用呗。就说这是我们的密码本,既然全民抗日,那么整个应县的老百姓都是军队的一部分。大家拿起枪能打鬼子,放下枪能种庄稼。人人都掌握了密码本,那么将来谁都能传递消息,再也不怕日本鬼子的包围。”

陈立恒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哑然失笑,半晌才说出话来:“这可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密码本吧。”

神特么的密码本,天底下哪有这样用密码的?真是生怕不把奸细和间谍给招来。

田蓝一本正经:“来了更好啊,我巴不得他们把《□□宣言》宣传的更广呢。说不定到时候都不用我们策反,人家自己先跑过来了。”

打击敌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绝对不是消灭他们,而是将他们变成自己的同道中人。

无论西方的和平演变,还是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剥削与被剥削者都在争取自己的阵地哩。

陈立恒笑着点头:“那敢情好,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胜利终将会属于我们。”

他俩还要再讨论两句,王友志兴奋地跑了过来,彻底忘了他那点儿关于官兵有别的坚持,都顾不上对陈长官的讲究了,大喊大叫:“李啸天醒了,李啸天醒过来了!”

田蓝和陈立恒都精神为之一振,赶紧跟着他冲进临时医院。

受伤的同志中,李啸天的伤情是最严重的。当时他失血过多,连老大夫都认为他扛不过去了。原来用大针筒给他静脉推液,整整打了两袋代血浆,一直累到头晕眼花,放下针筒就直接晕过去,才吊回他的一条小命。

可惜的是,他生命暂时没有危险了,但人却一直昏睡不醒。又是高烧不退,又是人事不知,搞得大家伙儿都心惊肉跳的,生怕一错眼的功夫,这家伙就没了。

现在好了,原本以为扛不过去的人睁开了眼睛,还能张嘴吃力地打招呼:“陈……陈长官。”

山洞光线暗淡,不利于医务人员救治病人。所以临时医院是芦苇屋。

太阳刚刚升起,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打在他脸上,充满了暖融融的希望。

所有人都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啊,太阳重新升起,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这个国家就像他们面前的同志,虽然遭受了沉重的打击,一度让人以为他要完蛋了。而是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他还是顽强地挺了过来,而且,一点点地好起来。

他不会屈服,他们所有人都不会屈服。黑暗虽然可怕,却永远打不败太阳。

东方的这轮红日,终将冉冉升起。

第68章 三十年代来抗日(捉虫)

灭了两波鬼子, 又打下了人家一架飞机。所有人都做好了鬼子会猛烈报复的思想准备。

所以当获得大批日本鬼子会涌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的消息,所有人,别说是游击队员了, 就连老百姓都安之若素。

怎么办?挑起箩筐往大山深处去呗。跑反哎,生逢乱世,谁要没跑过反,背着日本人的方向去, 那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经历过抗日战争。

游击队员们也积极帮助群众转移。

日本鬼子就跟野兽似的, 他们是珠玉一般的人, 跟野兽硬碰硬,就好比玉石碰上瓦片, 太吃亏啦。他们才不干这傻事呢, 三十六计, 走为上。

陈立恒叮嘱魏阿大:“你们既然想加入游击队保家卫国, 那就先从民兵做起。你们已经在战斗中展现出勇敢坚毅的品质,下一步要做到的就是灵活机动。这些村民我们就交给你们了, 到时候看情况,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别跟他们硬碰硬, 记住了, 你们的主要任务是侦查, 随时通知群众进行下一步转移。”

魏阿大立刻抓紧了手上的步.枪, 不是鸟.枪也不是火.铳, 是正儿八经的枪, 游击队发给他们民兵的枪。他大声保证:“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龚丽娜等人都羡慕地看着新鲜成立的民兵组织, 心中忍不住涌现出艳羡。哎, 他们这么早就拿到枪了, 可比她们当初强多了。那会儿,她们的枪可都是从土匪手上抢过来的,不然,还没枪用呢。

田蓝哭笑不得:“你现在还缺枪?”

不缺,游击队员们都不缺。

他们不仅有步.枪,还配备了机.枪。也不晓得究竟是哪位乡绅豪富,居然给他们捐赠了这么多枪.支弹.药。

当初看到的时候,川军部队出身的刘成武等人眼睛都直了,一个劲儿地叨叨:“难怪说只要中国军民齐心协力就,肯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去。”

看看这民间私兵的配置,瞧瞧这些机.枪和子.弹。国民政府的正规军都没这么豪横。机.枪抓在手上,他就知道是好货,不比日本鬼子的枪差的好货。况且别说枪了,就是子.弹,因为咱们自己没能力造,基本上得依靠进口。所以子.弹贵的惊人,一颗子.弹能换三斤大米。这一匣匣的哪里是子.弹呀?简直就是一条条小黄鱼。

啧啧,民间的武器如此厉害,只要大家伙儿愿意都投入到抗日中去,还怕扛不住日本鬼子吗?可惜当初他们藏得太严实,压根就没露出来。

龚丽娜等人就翻白眼,直接怼他:“能露吗?一冒边就被你们抢光了。老百姓之所以不跟你们合作,就是知道匪来如梳,兵来如篦。你们还不如土匪呢。”

和川军们待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女游击队员们渐渐也摸了他们的底细。这帮人打日本鬼子的确真打,但当初在四川的时候,欺负起老百姓来也毫不含糊。

这种情况,全国上下都差不多。尤其是地方军阀的部队,那简直就是一帮土匪。

刘成武也半点儿都不害臊,直接甩锅中央军:“哎呦,你当他们好,大哥别说二哥,都是一样的货色。自古兵匪不分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