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3节(1 / 2)

加入书签

陈立恒完全不担心他的练兵计划会被国民政府照抄。

就说游击战术吧,难道延安方面瞒过他们不成?他们要学,八路军就半点不藏私,一五一十都教了。结果他们也学不到精髓呀。

游击战的精髓是平等二字。如果重庆方面真实现了这两个字,那他们的旗子也得改成红色了。

陈立恒半点不心虚,直接站起了身,还安慰了句酸溜溜的江省主席:“韩主席,这一仗能打成这样,你居功至伟。我们都知道,因为日本鬼子知道你代表着政府正统,所以卯足了劲儿追着你的弟兄们打。你吸引了最大的火力,我们才有机会在旁边搞袭击。”

江省主席已经习惯了陈立恒说话跟甩刀子一样,冷不丁听了这么句公道话,自己居然差点鼻子一酸,眼睛一热。

他的不容易谁知道啊?同样是率军投入战斗,而且最后也打赢了。结果呢?结果其他参与的队伍要兵有兵,要地盘有地盘,只有他,人财两失,居然就趴在兴化动不了了。

他的辛苦和牺牲,谁又看到了?

陈立恒安慰他:“委员长当然看在心里。日本鬼子又是打淞沪会战,又是打南京,还打了徐州会战。可是这一圈下来,咱们江省起码保住了半壁江山没有沦陷。这不说全是韩主席你的功劳,那起码也得算一半吧。我在信你也这么说了,委员长想必也是了解这一点,所以体恤你队伍损失惨重,特地给省政府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还是韩主席你待的位置好呀,距离日本鬼子远。就是他们要报复搞大扫荡,第一个被踢出去顶缸的也是兄弟我。”

江省主席刚想反驳,再一看地图,顿时回过神来。还真是如此。他现在所管辖的地盘,相当于处在铁血军的保护圈内。就连徐州和连云港的鬼子,想要往兴化地区来,也得经过新四军的地盘。

说来说去,最惨的好像还是新四军。也是,当初委员长就不同意给新四军番号,现在也不可能希望他们日子好过。

想到这点,他心中的郁闷居然似乎消散了点。

他能做到一省主席,而且还在日本鬼子的眼皮底下坚持这么长时间没被吞掉,自然不可能完全是庸才。

他自己心中也清楚,如果正月日本侵犯苏北的时候,铁血军和新四军坐山观虎斗,那他现在别说眼下的地盘了,就连这条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讲。

日本鬼子当然不希望他死,肯定要劝降。可他能投降吗?他背不起这个骂名,除了以身殉国之外,他别无选择。

韩主席越想越膈应的慌,直接挥手招呼人走:“行了,委员长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我们遵照领袖的旨意执行。不搞摩擦,团结抗日。对了,除了嘉奖令之外,还有奖励,大家一并拿走吧。陈将军你留步,委员长特地奖励你500大洋,专门给你做衣服用。不是我说,你也不用这样,好歹也添两件新衣服。”

陈立恒无比耿直:“如果政府给铁血军更换军装,那我自然也有新衣服穿了。”

韩主席瞬间不想理他,怒气冲冲地将一口袋大洋推到他面前:“爱要不要,自己拿去做衣服吧!”

到手的钱,即便只有500大洋,陈立恒也不可能拒绝呀。他立刻痛快的接下,还冲人进了个军礼,煞有介事地保证:“等我们早日把日本鬼子从苏北赶出去,省政府自然就有更大的地盘了。”

韩主席不耐烦地挥手:“走走走,做你自己的事吧。”

陈立恒知道从他手上捞不到什么好东西,自然也不耐烦跟他歪缠,直接告辞走人。

他现在的首要任务除了组织民团挖沟之外,就是要好好训练新兵。

日本鬼子不是能吃亏的人,尤其是在被他们当成猪羊的中国人手里吃亏,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以千百倍报复回头。

现在不动,不过是被打狠了,一时间缓不过气来。但凡给他们时间修养,他们必然会狠狠地反扑。

可惜呀,中国军队也在这次战斗中损失惨重,同样没能力赶尽杀绝,一举将日本鬼子赶出江南。大家现在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陈立恒一路思考着,回到铁血军的大本营。

比起满目苍夷的苏北地区,聚龙山根据地虽然同样遭到了日伪军的扫荡,但损失要小许多。麦子已收,到处都是水田荡漾的碧波,里面新插的稻秧在太阳底下泛着莹莹的绿色。

这是充满希望的色彩呀。

看的陈立恒一颗心都跟着轻轻荡漾起来。

他回头问了句:“今年种的还是高产稻吗?”

李啸天赶紧作答:“是,肯定是。去年没种的人都后悔死了,今年不仅咱们根据地,整个江浙沪皖包括沦陷区都种了这种水稻。”

倒不是日本鬼子关心中国的粮食产量,而是新四军的活动能力太强。整个大江南地区的农村似乎都有他们的人。通过他们的推广,水稻已经长满四面八方。

陈立恒脸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大约是上辈子的经历,他虽然没有专业从事过正儿八经的农业生产,但对于粮食即将获得丰收这种事,他还是相当乐见其成的。

正因为如此,他甚至还多说了几句:“不仅仅是江南地区哦。今年可能来不及,明年中部平原包括西南、西北能种水稻的地方,说不定都能获得丰收。”

为什么呀?因为他特地将优质的麦种跟稻种寄给了重庆政府。

此刻正值中华民族的苦难时期,除了兵祸之外,天灾也不断。1942年的□□造成数百万中国民众丧生。那是因为旱灾引起的,老天爷的事,人力难以扭转。

但他和田蓝作为穿越者,明知道会有灾荒发生,自然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存储更多粮食来应对饥荒,就是他们眼下所能做的事。

光是江南地区粮食丰收还不够,因为在眼下的情况下能够组织赈灾的只有国民政府。而灾民们逃荒的首选又是土地肥沃人口相对稀少的陕西地区,绝非已经落入日本人手上的江南地带。

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让更多地方种植高产粮食作物,已经算他们唯一能做的事。

李啸天不知道自己长官在想什么,但看上峰心情好,他也跟着笑起来:“等到全国都种满了好庄稼,那我们就能天天吃大米饭了。”

陈立恒笑道:“看你这点出息,起码也要隔三差五来顿肉。”

李啸天哈哈大笑,完全不怕自己的上峰:“那我们就多跟日本人做几笔买卖呗,保准不亏本,绝对不缺肉吃。”

他这么说是有事实根据的。

当初日本的那个什么株式会社不是找人过来谈判,用了一堆紧俏物资来换化肥厂的设备吗。那些东西可真好用,尤其是那个无缝钢管。

用钢管做出来的钢炮,在这次苏北战役中战功赫赫。不仅仅是他们铁血军,新四军甚至连被他们收拢的民团手上有了钢炮之后,完全不怵日本鬼子了。无论迎头痛击还是打伏击,大家都感觉得心应手。

李啸天兴冲冲的:“咱们下次还这么干,多弄点炮,直接干下扬州城,刚好可以把咱们根据地联在一起。”

现在他们根据地和扬州不就是隔了一道江嘛。

陈立恒眯了眯眼睛,半晌才冒出一句:“好主意!争取啊,把兵练好了,我们就可以考虑动一动了。”

王友志刚好过来找陈立恒,闻声哭笑不得:“日本鬼子已经过来找我们算账了,说我们言而无信,拿了她们的东西还截他们的船。”

陈立恒挑挑眉毛:“那你怎么回他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