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3节(1 / 2)

加入书签

一个大队的机修站,怎么听怎么都是草台班子。

换成公社就不一样了,公社已经意味着公家。公社特地从省城请来的8级钳工师傅到出来的拖拉机,那质量,必须得是杠杠的。

所以,这个农机维修站必须得安排在公社。

况且,赵家沟大队也没空房子了,不找公设想办法,总不能露天造拖拉机吧。

革委会主任笑容满面地出了办公室,满怀期待地去见8级钳工师傅。

结果还没等他伸手跟人握手,吴师傅先阴沉着脸招呼田蓝和陈立恒:“跟你们讲一声,我马上就回去,这个农机站你们另请高明吧。反正我不能挖柴油机厂的墙角。”

革委会主任惊呆了,下意识地回头看知青。

你们两个年轻人是耍我玩吗?刚才在办公室是怎么说的?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啊!

田蓝和陈立恒也在心中翻白眼。

老天爷哎,他们不就是进去说了几句话的功夫吗?这老两口又怎么吵的?都威胁走人了。

田蓝瞅着吴母难掩得意的傲慢神色,心中狠狠地给对方记下一笔。

没大局观的家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你把老头给赶跑了,你一个财务人员怎么支撑得起农机站?为私人的一点小纠纷就干这种蠢事,真是分不清轻重缓急。

她立刻调整脸上的表情,做出疑惑的模样:“叔,你这话我听不明白了。我们什么时候挖柴油机厂的墙角了?你不是退休了吗,你也不在厂里上班了呀,我们这不算挖人才。”

吴师傅还是板着脸,气呼呼的:“你们让我组装拖拉机往外面卖,还不叫挖柴油机厂的墙角?都这么来的话,那人家还要买柴油机厂的拖拉机?这不叫挖墙脚,这叫啥?”

虽然说国营厂是铁饭碗,工人只要埋头搞生产就行。

但日历已经走向1980年,工厂产能过剩,销售出现问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吴师傅虽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琢磨生产技术,但人家毕竟是省城的工人老师傅,不至于不知道什么叫竞争。

当然,他说这话也并非真的担心柴油机厂的销售会出现问题。在他心目中,就这小打小闹的,怎么能够跟柴油机厂这种钢铁巨人相提并论呢?

他就是被他老婆挤兑的吃不消,所以要当场发作。

田蓝看他气呼呼的样子,在心中默念忍字诀。

他这样的算啥呀?

当年自己搞统战工作的时候,啥矫情精没见过。有人作妖作到你恨不得拿大耳刮子去刷他,成心给你捣乱。

那会儿她真年轻气盛呢,不也捏着鼻子忍下来了吗?还把人哄得好好的。

现在,她也宝刀不老。

田蓝摇头,一本正经道:“叔,你这话我觉得不对。首先,咱们是不是因为拖拉机供不应求,所以说你才给我们亲手造出了拖拉机?这事您不否认吧?”

吴师傅可有可无地点点头,没吭声。

田蓝继续往下说:“这说明什么?说明拖拉机的产能不足。与此同时,叔,您是从哪儿搞到的拖拉机零部件?总不会是偷厂里的吧?”

“放屁!”当了一辈子优秀工人的吴师傅勃然大怒,坚决不能扣上这个屎盆子,“老子兢兢业业干了30多年,从来没占过厂里一点便宜!我怎么会偷厂里的东西?这都是我自己买的!”

田蓝笑容满面:“现在生产原料都供应给国营厂,您能买到,是不是说明柴油机厂并不缺这些?”

吴师傅点头:“那当然了,我怎么能跟城里抢生产原料?那不乱套了吗!”

陈立恒笑着在旁边做总结:“生产原料充足,产品却供不应求,说明什么?说明就是干活的人不够啊。如果柴油机厂能够把这些生产原料全都变成拖拉机,那大家也不至于满世界地找拖拉机却怎么也买不到。”

革委会主任一直在旁边竖着耳朵听呢,这会儿赶紧两手一拍,完全赞同:“没错,就是因为像师傅您这样的8级钳工太少了,厂里生产忙不过来,所以才导致了拖拉机供应不上。”

他感觉柴油机厂是有大病。8级钳工啊,还不到50岁的人,居然不返聘,就直接让人这么退休了。

不不不,不返聘是好事儿。不尊重人才的单位,就不配留下这么好的人才。

这样的好人才,合该来他们向阳公社,支持农村搞建设。

早在10年前,中央就部署过,要积极发展“小钢铁、小机械、小化肥、小煤窑、小水泥厂”这些“五小工业”。

他们向阳公社条件差,没能赶上顺风车,这些年一直原地踏步踏。

现在,他们一定要把握住机会,积极让人才发挥所长,把机械厂,哦不,是农机维修站给办好。

革委会主任热情如火,看着吴师傅也冒星星,硬是抓着人家的手紧紧握住:“吴师傅,您在我们向阳公社搞农机维修,不仅不是挖柴油机厂的墙角,而是为我们整个国家的机械工业做贡献啊。这是拾遗补缺,为我们农业机械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主任激情澎湃,愣是从三线建设说到五小工业的历史。从头到尾,都没能让吴师傅插上嘴。

田蓝转过头看吴母,笑眯眯的:“阿姨,你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呀?什么时候能开始工作?”

吴母讪讪的:“没啥好准备的,东西都在脑子里呢。”

她才不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论起这点,糟老头子还真比不上她。

维修啥农机呀?整个公社就没几台农机,最多修修收音机。大家都心知肚明,他们的目的就是打着维修的旗号,自己组装拖拉机卖。

但向阳公社也没零部件啊,这个同样得去省城买。

田蓝留了心眼,开口询问吴师傅:“非得去省城吗?要不咱们直接去零部件厂买吧。到时候买的多,还能算批发价。哦,你要是不放心你儿子媳妇,回家看看也好。”

吴师傅本来是存了这个心思,结果被说出来了,他反而不好意思承认:“有啥好看的?又不是三岁的娃娃,自己不知道穿衣吃饭。”

田蓝笑容可掬,做出姐姐的模样:“还是得回去看看,小孩花钱没数,要没大人在旁边看着,说不定就寅吃卯粮,到月底连饭都吃不上了。”

吴师傅脸色大变,倒想起来一件事。他跟老婆子的退休工资。

现在可没有财务直接把工资打到银行卡的说法,都要自己去财务室领现金。他们老两口不在省城,等发退休工资的时候,厂里肯定会给他儿子和儿媳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