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8节(1 / 2)

加入书签

对,农业生产同样很震撼。尤其是农忙时节,万镰开割,刷刷刷的,极富有劳动节奏的美。

可他的专业他的兴趣注定了,他对工业生产场景更加感兴趣。

他没想到,在他近乎于枯萎的人生走向末期的时候,他居然能够在破旧的公社简陋的车间里,看到他暌违已久的生产画面。

唐老师看醉了,久久舍不得离开。后来陈立恒过来找人问事时,他也没挪动脚步,就顺带着听了一耳朵电视机的事。

陈立恒不打算瞒着人,听他说想看图纸,就直接将图纸递了过去,主动解释:“我们想搞个电视大学,让更多的人可以学到知识技术。但我们找不到门路弄电视机,就打算自己做一个。”

陈立恒本着有枣没枣打三杆的原则,又随口问,“唐老师,你知道哪里能买到这些零件吗?”

唐老师没回答他的问题,只认真看他画的图纸。

电视机的电路显示图其实挺复杂的,因为要标注出所有电线的走向和零件所在的位置。

这一张图,用今天早上田蓝看到时地话来说,就是比迷宫还复杂。

唐老师眼睛上下左右扫了一遍,手指着一处道:“这边画错了吧?线的位置不对。”

陈立恒大吃一惊:“您知道电视机的电路图?”

这里他的确画错了,估计是昨晚太困了,手滑了。

唐老师不以为意:“那有什么好稀奇的?电视机的原理就那样,掌握了原理,再多动手练练,就能装起来了。”

陈立恒心念微动,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唐老师,你应该已经自己装好电视机了吧?”

没想到唐老师居然没否认,直接点点头:“是有一台小电视,我花了三个月装起来的。”

陈立恒当场就蒙圈了,他就是随便炸一炸,居然炸出了一条大鱼。

他当机立断:“唐老师,能带我去看看你的电视吗?”

如果是以前在劳改农场时,如果换成其他人提要求,唐老师未必会搭理对方,甚至会直接推诿,说电视机已经不在了之类的。

但看着陈立恒,他却点点头:“行啊,也没啥好看的,就能收到一个中央台。”

唐老师自制的电视机果然够小,只有9寸,简直可以说是迷你电视机了。

不过他就一个人看,从来也没想过要跟其他人分享,那么9寸对他来说也够大了。

他这台电视机的外壳是用木头做的,打磨的很光滑,看上去很清爽。电源开关用的磷铜片和有机玻璃,瞧着像模像样。开关旋钮更绝,拿牙膏盖替代的,拧上去不怕打滑,十分好用。

唐老师开了电视机,画面立刻跳出了个外国人。他笑道:“这是外国电视剧,叫《大西洋底来的人》。”

陈立恒对电视剧的内容不感兴趣。虽然因为经历时代的局限性,他也没怎么看过电视剧,但他并不觉得这比电影好看到哪儿去,最多就是更方便,在自己家就能看。

他更感兴趣的是电视机呀。

小小的电视机,画面清晰,声音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实在太美妙了。

他双眼放光地看着唐老师:“你是怎么做到的?”

唐老师也按耐不住得意,滔滔不绝地和他分享:“当然是一点点做出来的。”

以前政治风气紧张,他做好了电视机也不敢跟别人分享。生怕一不小心又被扣上一顶特务的帽子,电视机会变成他里通国外的罪证。所以,他只能偷偷摸摸一个人看。

好在大家知道他身份特殊,也不敢多和他交往,担心沾上了说不清。所以到今天为止,陈立恒反而是第2个瞧见这台电视机的人。其他人即便晚上经过他的宿舍,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也以为他是在听广播。

唐老师关了电视,直接将电视机拆开,一点点地指给陈立恒看:“你看看,那会儿半导体还不发达,一般的电视机用的都是电子管。我这个已经是半导体和电子管的混合电路。”

陈立恒点头肯定:“你这个高级。”

他眼睛盯着显视显像管后的行输出和高压整流二极管,目光又落在后右侧的电源整流滤波元件上。这一个个小小的零部件,就像大型机器上的螺丝,支撑着整台电视机运转。

他指着变压器支架和线圈问:“这个要从哪儿买?”

唐老师解释:“都是在旧货商店买的漆包线和绝缘材料,我做了个绕线机,用它做出来的。这个真的得自己琢磨,像行输出晶体管,价格非常贵,外面还根本买不到。我在一本苏联无线电旧杂志里发现了一个线路图,他们的电视机的高频部分采用晶体管,而行和场输出部分则采用电子管。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电子管的行输出管6p13p很好买,而且也很便宜。”

陈立恒越听越佩服,竖起大拇指夸奖:“唐老师你可真不简单。”

他这话讲真情实感。

说实在的,军工大学的学员们做出电视机不稀奇,因为他们随手可得各种仪器和材料以及实验工具。

只要他们富有专研精神,动手能力再强点。做个电视机不算难事。

但唐老师不一样啊,他身处贫瘠的乡村,而且处于被监视的状态,根本没什么趁手工具可用,甚至连零部件都只能去旧货商店淘,还无法跟别人商量解决难题,却凭借一己之力,在这孤独的乡间做出了电视机。

唐老师露出了得意的笑,甚至显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一点天真的炫耀:“这台电视机只花了我60块哦,我用了有4年了,还是很好用。”

他的意思是自己占了大便宜。因为现在摆在商店里卖的电视机,起码得200多块。

陈立恒在心中笑,如果田蓝在这儿的话,肯定要和唐老师讨论劳动力成本问题。

花三个月时间做出来的电视机,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难道不该算成钱吗?

不过对唐老师来说,那三个月的时间如果不做电视机,估计也没什么其他事好做吧。

陈立恒笑道:“那你可真是占了大便宜,省了好多钱。你要是多做几台,那你可发财了。”

唐老师可不敢说什么发财的话题。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倒霉蛋,他早就是惊弓之鸟,半点儿都不敢逾矩。

当初之所以做这台电视机,还是因为他太孤独了。他不敢和人多交流,他又希望能够看到人。电视机就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他摆摆手,认真道:“我也不想发什么财。老九,要不是你今年就高考走了,我也不会带你看这个电视剧。你要举报我的话,那请便吧,其实我也不太在意这些事了。如果举报我,能够让你更上一层楼的话,我愿意当这块砖头。”

陈立恒哑然失笑:“你想哪去了?你可是财神爷。要说举报的话,10个我们都不够被举报的。你看我们搞的那些东西,说白了不都是为了挣钱吗?不比你这样自娱自乐性质严重多了?现在政策变了,鼓励大家劳动致富。你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造的财富,有什么好害怕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