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1节(1 / 2)

加入书签

可再一分资料,田蓝又发现,干活的人还是不够。因为这些考生也带了自己整理的资料过来,同样愿意跟大家分享。

没辙了,这回只能把初中生也派上,就当是给他们提前浇灌高考的水花。

结果初中部的老师还不乐意,因为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考中专,这样可以直接变成干部身份,吃国家粮。考了高中的话,将来上不了大学,那也是白搭。

还是校长发了话,说他们鼠目寸光,才把这任务推下去。

好在大家做事都非常认真,人人刻蜡纸之前都会洗干净手,一字一句写得清清楚楚,画图的时候也小心翼翼。

田蓝一边刻蜡纸,一边还在吐槽:“如果有激光复印就好了,直接放上去,刷刷刷就给你印出来了。”

英子刚好抄完一页纸,闻声好奇不已:“什么是激光复印啊?”

田蓝比划了一下给她看:“都是一张纸放进去,你想复印多少份就多少份,跟原先的一模一样。”

英子惊呆了:“还能这样啊?怎么会有这种机器?”

方秀英抬头看了她一眼,认真道:“你好好考,等你考上大学去了大城市,你就能见到很多新奇的东西,都会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不是只有这一点点。”

英子吐了吐舌头,赶紧又拿起张蜡纸,老老实实地抄下一页。

田蓝闻着油墨香,有种回到上个世界的恍惚感。

尤其是打仗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刻了多少宣传单,手永远是黑乎乎的。

众人埋头苦干,一边刻蜡纸,一边默默地在心中暗记。

说来也奇怪,老话讲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似乎真有道理。自己刻过的那纸上面的内容就记得特别清楚。

因为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唐老师和另外两位老师干脆放弃了系统上课,而是轮流坐班给大家答疑解惑。

用他们的话来说,时间已经这么紧了,能不能考上,听天由命吧。

老师如此洒脱,学生却绝对不敢放弃。

用社员的话来说,一定要好好考啊,将来进了城,就是扫大街也好。

因为户籍将农民拴在土地上,没有城镇户口,农民想留在城里扫大街都不成。

田蓝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

说来有点凡尔赛,她完全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特别轻松。天底下,还有比埋头苦读不用操心其他任何事更轻松的活吗。

几乎所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人,回想校园生活时,都会觉得那是人生难得的惬意时光。

那时候的烦恼都透着莫名的可爱,是小孩子才会忧愁的东西。

她捧着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资料,从头过到尾,感觉思路一点点清晰起来,十分有意思。

陈立恒也深有同感。

作为上辈子的大学教授,别说现在,就是那会儿,他也觉得捧着书看不用想工作,是难得的清闲时光。

两人就这样混在一堆准高考生中间,正儿八经的开始了自己的复习生涯。

中途,宋清远和何秀莲夫妻还特地带着麦乳精和奶粉以及罐头特地过来看了他俩一趟。

本来他们以为会瞧见面黄肌瘦的考生,哪个高考生不是眼窝深陷,蓬头垢面?

结果看到这两人红光满面的模样,小两口顿时觉得自己看了个寂寞。

哪有他们这样的?连个黑眼圈都没有,不仅没瘦,反而还胖了。

田蓝被指责得十分委屈,开啥玩笑?她能不胖吗?

她现在的活动范围都局限在学校里,每天最大的运动除了早晨跑操之外,就是在操场上一边走一边背诵课文。

这个运动量,跟她以前相比,简直不足以称之为运动。

活动跟不上,吃的还不少。

看书学习的人特别容易觉得饿,所以现在除了一天4顿,早中晚三餐外加夜宵之外,她上午和下午还能给自己各加一餐。

有的时候是饼干,有的时候是果干,有的时候是花生,反正都是高油高脂高糖的东西,非常适合补充能量以及囤肉,她不长胖才怪呢。

宋清远恨铁不成钢:“你俩咋有勇气长肉啊?人家连睡觉都睁着眼好好学习,哪有力气长肉?”

陈立恒相当诚恳:“因为没压力呀,太舒服了。”

这话真是欠揍。

要不是大家都学的两眼发直,两腿发软,实在没力气动手,否则他肯定要挨打。

陈立恒拍了下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宋清远:“行了,说重点,你的计算机课学的怎么样了?能不能自己弄出台计算机来啊?”

这话真过分,相当于你要求一个刚上电脑课的小学生,去,你徒手弄出台电脑来。

现在可没电脑城卖元件,直接给你组装。

宋清远立刻不想理他了。

陈立恒正色道:“你要好好上课,计算机就指望你了。”

何秀莲赶紧替丈夫说话:“他现在学的可认真了,一堂课都不敢错过。说起来,这个电大到底在哪儿啊?究竟有多少课程?怎么觉得已经有好多专业了?”

她现在上完了新生儿课,又开始学妇产科手术学,她已经学到剖腹产了。

说起来也奇怪,电视上的课程就跟给她度身定做的一样,她想学什么,就会有相应的课跳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