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4节(1 / 2)

加入书签

旁边立刻有同学指责他:“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你怎么能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呢?当然得好好学习。国家的未来就靠我们了。再说,《大西洋底来的人》已经放完了。”

有人发出哄笑,这位兄台,你可以不说最后一句话的,你暴露自己了。

大家嘻嘻哈哈的,全都跳下了车,好留下空间给电视机。

至于他们要怎么去学校,走路呗,北京城的马路如此宽敞平坦,还怕走不到学校吗?再说也没多远了。

徐同学不跟他们客气,直接开拖拉机走:“东西我都给你们放车上不动,回头自己拿。贵重的东西随身带着,我可不给你们看钱。”

这时代的年轻人胆子都大得很,完全无所谓:“没事儿,不是说上大学发钱嘛,反正我们也没钱。”

他笑骂了一声,拖拉机突突地开走了。

有个小伙子极富眼力劲儿,立刻张罗着要骑三轮车带唐老师,还特别热情地跟对方打听:“老师,你教什么的呀?”

唐老师有些恍惚,下意识地冒了句:“物理。”

他当年大学快毕业时,学校有心留他任教,准备让他教的就是物理课。

现在,看到这么多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他恍恍惚惚感觉自己也回到了青葱时代。

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对唐老师尤其热情:“老师,是不是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呀?”

除了田蓝和陈立恒之外,他们当中只有一位理科生。

这也是高考刚开始几年的特色。因为教育长期混乱,很多人根本没系统学过中学课程。在短暂的备考阶段,有人凭借自己的毅力强行背下了文科教材,但因为缺少人指导引领,他们对理科内容束手无策,只能选择参加文科高考。

赵家沟的英子同学之所以能顺利考上中专,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们有唐老师带着突击补课,好歹将理科过了一遍。而参加理科高考的学生,刚好又比文科生少。

唐老师恍恍惚惚地笑:“文科理科都很重要,不过要搞工业建设,理科人才必不可少。”

立刻有人积极提问:“老师,是一开学你就给我们上课吗?”

唐老师沉默了,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

路旁突然间响起了喇叭声,大家回过头,看到了一辆锃亮的小轿车。这不是常见的东欧车,要是他们也说不上牌子的轿车。

车子没有随着大家的地上往前直接开,反倒停在了路旁。

一位20来岁穿着西装的男人先下车,毕恭毕敬地要帮后排的人开车门,里面的人已经迫不及待自己推开。

车门撞到那年轻人了,后排的中年男人也不在意,只激动地朝着他们的方向喊:“大哥,是你吗?我是沪生啊,我是你弟弟沪生。”

大家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经一个箭步冲到了唐老师面前,伸手抓住了唐老师的胳膊,激动得连眼泪都掉了下来。

“我一看就知道是你,你跟爸爸长得一模一样。”

这可真不是件好事,唐老师显然并不希望自己像父亲。

那个穿西装的年轻人捂着被撞痛的肚子,皱眉嫌弃地看着唐老师灰扑扑的衣服,到底没有殷勤上前。

其实唐老师这趟出门穿的是新衣服,一套新做的列宁装。

这是奖品,向阳公社奖励给唐老师的,因为他培养出了两位大学生和一位中专生。这是公社有史以来至高无上的荣耀。

只是崭新的列宁装在向阳公社能够被社员们夸一句真气派,进了北京城也体体面面,但到了漂洋过海而来的客人眼中,就是寒酸又土气的象征。

唐老师倒不觉得丢人,他只感觉别扭。

这位异母同父的弟弟如此热情,不知道的人见了还以为他们兄弟当年有多感情深厚呢。实际上,那哪里是兄弟?不过是少爷和免费的仆人。

唐老师想不出任何温情脉脉的时光可供自己缅怀,他觉得自己成了电影里的背景板,不过是供人怀念少年时光的道具罢了。

沉浸其中的人还在自我感动着,旁观的他却只能沉默。

不沉默又要怎么做呢?直接给对方一记耳光吗?又有什么意义呢?反正打了以后他也不会觉得痛快。

他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多了,他遭遇的不幸多了,少年时的那些事,他早就忘却了。

唐沪生立刻拽着哥哥:“你怎么不通知我呢?我好去接你啊。你现在住在哪里?我们马上把东西搬过来吧。不,不用搬了,我重新给你买,买最好的。大哥,你吃饭了吗?我们去吃饭吧,我记得你最喜欢吃香肠卷。”

是啊,他很喜欢吃香肠卷。在他屈辱的少年时光,他替他们跑腿,去飞达咖啡馆买香肠卷,买回来的面包却没有他的份。

他的继母和继母的孩子看到了他渴慕的目光,故意用香肠卷为家里的小狗。

那狗还挑嘴,吃了一口便嫌弃的用嘴巴拱开,碰都不碰。

那娇美的贵妇和她养尊处优的孩子们就哈哈大笑,活像看到了比马戏更有趣的乐子。

唐老师以为自己早忘光了,却惊讶地发现他原来都还记得。他以为自己会愤怒,结果什么都没有。

内心空空荡荡,脑海中唯一的念头就是:哦!是有这么个香肠卷,的确挺好吃的。

就是贵。

上大学的时候,他给人补习,攒下来的工钱,他特地去吃了一回香肠卷。然后觉得不划算,一个香肠卷的钱可以买一袋子大肉包了,够他痛痛快快地吃两天。

唐沪生却自说自话,坚持要带哥哥去吃好东西,直接拉着人走。

学生们都懵圈了,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陈立恒也喊了声唐老师。

后者转过脑袋,微微冲他们点头,声音平静:“没事,你们回去吧,要有事,我会去找你们的。”

唐沪生露出了亲切的笑容,招呼那个还站在车门边上的年轻人:“把饭店的电话给他们,如果有事的话,可以打这个电话找我。”

大家还恍恍惚惚呢,田蓝接过了纸条,点点头,什么都没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