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6节(2 / 2)

加入书签

田蓝便不跟人客气,回头就喊了陈立恒和方秀英一块儿回四合院去。

方秀英笑着谢绝了她的好意,自我调侃道:“我还是不要去了。住户看到我这个资本家,还不知道要在心里怎么打鼓呢。有这功夫,我还是好好睡一觉吧。”

田蓝看她的黑眼圈,也不勉强:“那你注意休息吧,回头我们给你带吃的回来。”

虽然方秀英一直强调她会出国,但她对待工作也毫无松懈之心,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了。长期这么高负荷工作谁都吃不消,她的确应该好好休息。

田蓝和陈立恒坐了公交车,中途转了两班,才顺利抵达四合院。

他俩还以为自己来得够早呢,没想到陈致远和文秀丽夫妻来的更早,已经开始收拾食材了。

这回他们运气不错,不仅弄到了一块肉,还买了一整副的猪下水,包括猪大肠和猪肺以及猪肝。

大院里的人投靠他们好运道,单是一副猪下水,就足够办一桌席面了。

猪肺可以和萝卜煨汤,猪肝和洋葱炒了,是下饭的好菜,还有营养。至于猪大肠,不用说了,收拾干净下锅一煮,味道绝了。至于猪肉,嘿,这玩意儿就是放白水里煮,然后直接蘸着盐吃,也香的很。

田蓝和陈立恒进院子门时,就听到左邻右舍跟说相声似的报菜名,特别逗。

看到他俩来了,邻居们还笑着打招呼,主动提出:“该交房租了啊,我们都几个月没交了。”

田蓝笑嘻嘻的:“那好啊,正愁没钱买书呢。”

原本还有邻居想调侃他们是旧社会的地主老财,啥事儿不做,坐在家里就能收租子,这会儿听说她要买书,就不敢开口说笑了。

买书可是正经事,文化人才会干的事呢。

王晨的爱人老赵推着修车工具,准备出去做买卖,笑着接了句话:“还是你们文化高,跟电视机学都不够,还要看书。”

陈立恒看他的做派,颇为惊喜:“你这是已经修上车了?”

说到这事儿,他挺不好意思的。

当初他们鼓励王晨喊丈夫带着孩子过来时,他还打包票说自己会交老赵学修车。

结果后来电视机的事闹大了,他和田蓝都被绑在电视机前,别说教老赵修车了,连四合院的家他们都没回来过几次。

老赵乐呵呵的:“那还是沾了你们的光呀,不然我上哪儿学修车去?”

为什么能沾光?因为他负责管院子里的电视机呗。

现在能掏钱也舍得掏钱买电视机的毕竟是少数。大院里有一台电视机,大家就能看得心满意足了。

其中有位天天跑过来看电视的师傅就是厂里服务社修自行车的。他来的次数多了,虽然也交电费,但总归不好意思,听说老赵想学修车,便主动提出可以教他。

给公家做事的人就这样,完全没有教会的私人,公家生意受影响的概念。相反的,他认为多了个修车摊,还能更方便骑自行车的人。省得人家推着坏掉的车子走老远才能找到人修。

修自行车这事儿说难不难,最主要的就是细致认真。

老赵连家务都能自己干,孩子也能照顾好,他要再不细心那真没什么人好意思自称细心了。

所以他学的极快,现在已经顺利出师,都把摊子支了起来。

他这人爱说爱笑,看摊子的时候还把孩子带上。周围人晓得他是知青家属,也同情他不容易,但凡需要修车都会照顾他生意。

这么1毛2毛的积累下来,居然也够养活自己和孩子了。

他一见这样,赶紧让妻子不要再拿粮票回家,她自己该多吃点。

老赵可心疼王晨了:“累呀,他们真累。我看王晨难得回家一趟,还捧着书不停地看。你们可真是爱学习,一分钟都不愿耽误。她都瘦了好多。”

田蓝虽然不是单身狗,却还是感觉自己被塞狗粮了。

陈立恒问了句 :“他们现在在忙什么?”

老赵还没回话,王晨先从外面进来了,主动回答:“忙自动打草机的事呢。有他的话,大型养殖场就方便多了。”

她是学畜牧专业的,按理说不该掺和农机系的事。可现在农机系的人个个都忙成陀螺,他们要做的农业器械实在太多。学校就发话,让各个专业的人都参与进去。

比方说打草机,做好了,是不是你们畜牧业的人用?是的话,你们能袖手旁观吗?

还有农学系的,做出来的收割机,你们以后不用?只要用,那就不能作壁上观,必须得参与进来。

田蓝好奇地追问了句:“那你们现在进展的怎么样?自动打草机做好了吗?”

“甭提了,现在满世界都有人做事,满世界都在找地方。厂房根本不够用,我们还在排队呢。”

陈致远点头,一时间说漏了嘴:“是忙,我想做点工业小实验,到现在也没找到地方。”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忙了起来。每个人都有事情,每个人都不想放弃。

王晨感慨:“以前我们老说有人有技术就好办,现在看来可没那么简单。没厂房也要命呢。安得广厦千万间,让我们好好做事啊。”

田蓝眼睛珠子一转,笑嘻嘻道:“谁说没地方的?有的是地方,就是位置偏而已。”

王晨来了兴趣:“偏不偏无所谓,你告诉我在哪里呀?”

“那说不清楚,全国各处都有,主要集中在三线城市偏远地区。”田蓝脸上笑容愈发深了,“以前除了搬学校之外,不还搬了很多工厂到偏远地区吗?现在我听说不少工厂已经开始回迁,他们留在偏远地区的厂房就荒废了。”

此后10年时光中,这种被废弃的厂房越来越多。它们静静地看着日升日落,时光却在它们身上停滞了。

田蓝认真道:“这些厂房当初也是花了大力气建的,可结实了。说实在的,这么被荒废了,有点可惜。”

王晨眼睛发亮,在旁边听着的陈致远却有些迟疑:“那也太远了,跑那么偏的地方去,孩子上学都不方便。”

要说他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两个孩子的教育受到影响,他十分痛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