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节(1 / 2)

加入书签

唐安妮摇头:“那不好,人家肯定要以为彩色土豆有问题的,传出去名声不好。”

众人没辙了:“那你说咋办?”

唐安妮要知道的话,自然也不会这么纠结了。

好在外面传来了电话铃声响,然后接线员喊了一声:“安妮,电话,是专家的电话。”

这电话机是新装的,县里特别给薯片厂拉的电话线,就是为了方便他们做生意。

唐安妮搞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专家,事实上,她现在已经对各路专家都不抱希望了。她都怀疑放眼国内,他们薯片厂才算得上是彩色土豆是加工的专家。

电话那头的专家听上去声音很年轻,是个女孩子,她仔细询问了彩色土豆的深加工情况,最后跟对方确认:“你们有生产出过合格的彩色薯片对吗?”

“是的,一开始很好,后来就突然间掉色了。后来我自己试验的时候又变得很好,持续了没多久,又开始掉色了。我总觉得应该有办法不掉色,维持稳定生产的。但我始终不知道具体的要求是什么。”

电话那头的人笑了,声音很轻松:“什么土豆不掉色,你就用什么土豆做薯片好了。”

唐安妮反应不过来:“什么?”

那个笑着的声音解释道:“彩色土豆里的色素是水溶性物质,它具有遇水溶解、遇热挥发的不稳定特质。不仅仅是油炸,我想平常你们吃的时候也意识到了,即便水煮或者是清蒸,也会有色素流失的现象。”

“能怎么办?”

“不怎么办,就是挑选出合适的品种。”年轻的专家跟她确认,“之前你们种的土豆不是没有严重的掉色现象吗?那就用它们来生产彩色薯片,尽可能避免天然色素的挥发与流失。”

唐安妮傻眼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这样?”

搞了半天,居然不是生产工艺的问题,而是原料的差异。

难怪薯片一会儿好一会儿坏,因为用来加工的土豆不一样啊。

扩大种植规模后,他们有的品种就有变化了。

可不都是彩色土豆吗,居然还有这种差异。

专家笑了:“就这样啊,就好像辣椒是辣的,西瓜是甜的。我们想吃火锅的时候放辣椒,想吃甜的时候吃西瓜一样。就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特性嘛。”

她的语气如此轻松,以至于让唐安妮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后者嗯了半天,可算想起了重点:“那其他彩色土豆呢?难道它们就不能再加工吗?”

“谁说的?”电话那头的人说话慢悠悠,“既然它们可溶性强,那就是天然的饮料啊,你可以做成薯汁饮料,我都想好广告词了,来自东方的神秘饮料,长寿健康的秘诀。”

唐安妮目瞪口呆,严重怀疑电话那头人的身份。她不是专家吗?为什么还会打广告?而且广告词这么具有煽动性。

专家谆谆善诱:“相信我,它一定会受欢迎的。薯片会被当成不健康食品,薯汁就不一样了,会被默认成天然绿色健康饮料。如果这个概念打的好,它可以比薯片更加轻松进入国际市场,获得大家的认可。”

这人说话好像有魔力一样,唐安妮承认自己被蛊惑了,她居然心动不已。

电话那头的人还在积极帮她出主意:“其实除了薯片之外,彩色锅巴、还有薯角都是不错的选择。真的,彩色土豆锅巴很好吃的,你一定要做,不然就亏了。”

唐安妮懵懵懂懂,不明白为什么对方这么激动。不过人家帮了自己大忙,解决了彩色薯片掉色的问题,她当然得领红包人家的情,便点头答应:“好的,等我们琢磨出了生产方式,一定会生产。”

没想到这人更激动了,积极自我推荐:“我知道生产流程,回头我把资料寄给你们,你们可得赶紧行动啊。”

唐安妮答应了,正准备挂掉电话时,听到电话那头的人不知道在跟谁说话,声音激动:“天哪!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吃到彩色土豆锅巴。我跟你说这个超好吃,当初是为了支持同行师兄,我才下单的。结果超级惊艳,我们宿舍当时都是一箱箱的往里搬。……”

唐安妮越听越糊涂,难道已经有厂商生产彩色土豆锅巴了吗?可如果那样的话,这位专家干嘛不直接问人家买,非要催着她赶紧做?

唉,真是奇怪。大概搞科研的人都有点奇奇怪怪的吧。

唐安妮摇摇头,突然想起件事来。对,她得赶紧去邮局打国际长途,通知哥哥马上行动。不仅仅是薯片,还有锅巴、薯角以及薯汁这些彩色土豆的深加工产品,她都要出口。

于是倒霉的唐家大少爷接到妹妹电话时,还没有来得及酝酿好如何跟人吹嘘她是多么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通宵达旦,焚膏继晷,简而言之一句话,把所有能够形容人勤奋向上锐意进取的成语都搬出来也不足以形容他的辛苦和他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就被当头敲了一棒。

“锅巴、薯角还有薯汁,这些土豆的深加工产品,我都要出口。”

唐承宗一口气没喘过来,差点当场憋死。

所以,他究竟为什么会上这条贼船?他到底造的什么孽,非得跟土豆杠上了。

第169章 唐安妮的小伙伴

唐安妮当了5年乡村小学老师, 中途回家三趟。

第一趟是为了募捐。她自己布置了冷餐会,利用家中人脉将华商聚集一堂,发表了名为《强大的祖国是我们永恒的后盾》的演说, 号召大家为国家捐款,投身教育事业。

唐安妮也不知道自己的演讲效果如何。毕竟别人捐钱未必是被她感染了, 而是卖唐家面子罢了。反正无论古今中外,投资办学, 支持教育是永恒的正道, 放在哪儿都只会被夸绝不挨骂。说出去,总归面上有光。

她自己也不在乎别人捐钱的目的,她只在意自己能募集到多少钱。她已经计划好了, 要在国内建100所小学,让孩子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

用这些资本家的钱好啊,反正都是工人的血汗钱。与其被他们拿去花天酒地, 不如帮助祖国的未来,也算是间接地洗刷了他们的罪恶。

唐安妮感觉自己真是个好人,居然想方设法帮人荡涤灵魂。无论他们有心还是无意,反正最终是孩子们获了利, 那就可以了。

她收了钱, 懒得听她妈念叨该相亲该结婚之类的没营养话, 拿着钱就毫不犹豫地跑回中国了。

这一趟,她的行程可紧张了。冷餐会上用的薯片薯角以及锅巴都是彩色土豆炸的。那难以避免色素流失的品种被她做成了薯汁, 包装上真的标注了: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的神奇饮料。

她感觉特别羞耻, 可效果好像不错。起码唐家投资的餐厅里,彩色土豆汁卖的特别好, 无论红色的还是紫色的, 都相当受欢迎。

看到顾客那么虔诚地饮用土豆汁, 她第一感觉就是要好好生产,绝对不辜负顾客的信任。

薯片和薯角同样还行,虽然现在还进不了大型商超,但是他们家有自己的连锁餐厅,名义上卖的是中餐,但跟正宗的中国菜相比,已经不知道改了多少。无论薯片还是薯角,摆在里面卖都不突兀。

她哥哥唐承宗都感慨,为了卖土豆,他怕是要把餐厅开遍全美国了。

她觉得这主意不错,唐家的主业是做贸易,而不是搞餐厅。一般开洗衣店和开中餐厅是刚刚到达美国的华人首选的产业,相对应的,它们也被认为不够高级,尤其是这种规模不大的快餐厅。假如是高级酒楼,他们还会高看一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