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7节(1 / 2)

加入书签

唐安妮想了想,认真地分配:“你们可以当老师,公社中学正好缺英语老师,你们应该可以胜任。除此之外,你们还能当工人。我们工厂增加了生产线,需要有文化的工人。你们都可以做。”

然而大家对这二者都不感兴趣。

当英文老师算什么呀?帮助学生练口语吗?他们几乎不会说中文,包括华裔女生蒂娜,他们是完完全全的美国人。

至于去工厂当工人,那太没意思了,怎么能比得上下田呢?那才是标准的田园风光啊,肯定有趣极了。

唐安妮认真地看着他们:“你们确定吗?种地可比你们想象的更辛苦。”

大家嘻嘻哈哈,完全不放在心上。他们又不靠种地过日子,他们只是来探险的。如果不种地的话,还怎么能称之为探险呢?

就像《鲁滨逊漂流记》上那样,自己耕种,实在太有意思了。

唐安妮点点头:“好吧,只要你们愿意。我们学校有100亩田呢。”

她解释了半天换算单位,大家才勉强明白一百亩地究竟有多大。

蒂娜激动地大喊:“安妮,你是农场主了!”

唐安妮摇头,认真地强调:“不是的,这是集体的土地,属于学习,我只是管理者而已。这里的一切都属于国家和集体,包括我自己。”

这种说法好奇怪,人难道不属于自己和上帝吗?为什么要属于集体?

“因为集体比上帝靠谱呀。”唐安妮理直气壮,“你们到了就知道,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都可以信赖。这种感觉,非常舒服。”

大家还是客人,即便到了大队住下来,他们也感受不到什么是大家庭。

不过他们承认一件事,就是在这里挺舒服的。

这种舒服并非源自于路修好了,村里通了电,有了路灯。

如此简陋的条件,出身优渥的他们还不至于看在眼里。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笑容,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笑容。

从他们下飞机开始,他们就发现这个国家的人很爱笑。不是那种客气的笑容,而是无意识间就会流露出微笑,嘴角微微上翘,似乎永远都有那么多开心的事。

不是说中国人很含蓄,每个人表情都很严肃吗?为什么他们能这么高兴呢?

这种喜悦是如此的真情实感,当看到了的他们也忍不住跟着心情愉悦起来。

所以,即便在村里的住宿条件连最简陋的青年旅馆都比不上,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留了下来。

这个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将来有怎样的奇遇呢,更不知道一个简单的选择,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第170章 蒂拉日记

1982年5月20日, 对我,蒂拉·孔来说是个神奇的日子, 当然,你可以叫我的中文名字孔娜,这是我祖父母唯一的坚持,但我不在乎,我的朋友们都叫我蒂拉。

好吧,言归正传,为什么这一天重要呢?不是因为520代表我爱您,1982年的中国没这说法,而是就在这一天, 我来到了我的塔拉庄园,就像《飘》里对斯嘉丽一样意义非凡的塔拉庄园。

后来我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干过很多事,甚至还上过太空旅行, 但这一切加在一起都抵不上它对我的意义。

我的塔拉庄园是个小村庄,隶属于河南林县,对,就是那个孕育了大名鼎鼎的红旗渠的地方。当然,比起红旗渠的名声在外,当时的它简直微不足道, 后来因为薯片它换的新名字“美美村”倒是更为人熟知些。

哈哈,这个新名字让村里好多年轻或年长的绅士都尴尬, 总觉得自己像被捆住了手脚。不过我喜欢这个名字, 因为它一直都很美。

从我看到它的第一眼起, 它就美得惊心动魄。蓝天白云, 绿树红花,掩映在草木间的是低矮地方泥巴房。你知道那是怎样的泥巴屋吗?就好像那些比如说《大草原上的小木屋》、《红头发安妮》封面上的那种泥巴房。

不,比它们更美。

当时我们就尖叫了,这就是我们想要寻找的精神乐土啊,没有被现代文明,上帝啊,这么描述是在侮辱文明,应该说现代化怪物污染的地方。

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爱上了这里,这样美这样原生态的地方。

我们激动到要原地打滚的时候,房子主人过来跟安妮说话了。

安妮似乎认识村里的每一个人,每个人都跑来跟她打招呼,还有小孩子采了红色的浆果塞给她吃。这个跟她说话的老奶奶就往她手上塞一种不知名的豆子,挺香的,我们都吃了,虽然是只加了一点点盐的盐水煮的,但真的很香。

老奶奶很高兴,一直兴高采烈地比划着什么。

安妮也很高兴,叽里咕噜说着话。

呃,虽然我是华裔,从外表上看跟这里人长得一模一样。而且据说我祖籍距离这里很近,我爷爷奶奶说话地方口音应该和这里人差不多。但是抱歉,我一句中文也不会说,甚至完全听不懂。

我的同伴也一样。

所以我们只能等安妮和老奶奶结束交谈离开时,才能询问她:“你们在聊什么?”

“哦,王奶奶家要修新房子了。”唐安妮兴高采烈,“到时候全村人都会来帮忙。他们家准备了好久,今年终于要盖新房子了。”

我们也跟着兴奋起来,天啦天,我们从来没盖过房子,尤其是这种泥巴房,这实在太棒了。

“嗨,安妮,我们能帮忙吗?”我激动地主动请缨。

嗯,是这个成语吗?要知道我直到二十多岁才开始学习中文,虽然我的等级证书很高,但我还是难以相信我真的熟练地掌握了中文。

反正那个时候我很积极,我无法描述那种激动,我甚至还为自己找了个理由:“你不是说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双手挣钱吗?这就是机会啊。”

其他人跟着点头,能够亲手制造泥巴屋,对我们来说是种新奇的体验。

你小时候有没有用积木搭过城堡,有没有在沙滩上建造过自己的王国。据说所有小孩都没办法抵抗这种诱惑。

反正我很期待重温那样的时光。

村民盖房子很快,不用审批也不需要规划,定下日子杀了一只鸡,推倒旧泥巴房就算开始动工了。

我们摩拳擦掌,我们跃跃欲试,我们追逐村里唯一的中学生,呃,他也是这里最高建筑师——泥瓦匠的儿子,他好歹还能说几句英文。我们积极要求干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