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1 / 2)

加入书签

自己的心思,我且问你,谢氏家训是什么,我与你是在求什么?”

“志圣,读书,安命,救济。大人与某是求天下安定,河清海晏。”

谢朗颔首,又道:“高檀如今与北项人搅作一团,是与虎谋皮,又将顺教逆众,与廉绵二州的乌合之众一道,是扰乱朝纲,青州何氏更是梁羽白的罪臣,是乱臣贼子的狗,空口白牙,他们便能质疑皇室正统,天底下的是非黑白岂能容他们混淆颠倒。”

谢昭华心头一跳。

青州何氏进了康安的事情,他早已知晓。

至于他们疑心,梁羽白的遗孤亦在康安,谢昭华本是不信的。

可是谢朗似乎当了真。

难道,梁从原……齐良不是梁氏之后……

谢昭华心头掀起惊涛骇浪,只得垂首道:“某知晓了。”

齐良若非梁从原,四妹,宝华又该如何?

以谢朗的性子,若真要将宝华腹中之子立为太子。何氏要除,先前那个指认先梁太子遗孤的人……如今又身在何处。

艳阳升至中天。

“那人跑了。”

肖旗自北地风尘仆仆而归,对高檀道,“从前在邺城,那个南陵齐家的仆人早已跑了,无踪无迹,虽是有名有姓,但也遍地难寻了。不晓得是何时跑的,兴许是听说齐良做了‘小太孙’,被孔聚拥立成皇帝那时便跑了,但也可能是早已被人杀了。”

当年南陵齐家死得死,跑得跑,据从前齐良亲口所言,城破之时,齐父将他交予家中一忠仆,渡船而上,先到了廉州,又因那忠仆是邺城人,兵荒马乱,廉州无以苟活,忠仆便引齐良去了邺城。

先前梁从原是不是梁从原不甚重要,是因为孔聚需要一个“梁从原”,康安需要一个“梁从原”。

如今,康安已换了一副模样。

梁从原究竟是不是梁从原,是一个值得细究的问题。

高檀又问:“之前孔聚在廉州找到的,梁氏旧仆又在何处?”

“不知所踪,多半是死了。”肖旗垂眉道,“孔聚拥立新帝过后,顺教在廉州停留多时,兴许早在彼时,谢朗便派人将人杀了。”

谢朗铁了心要立一个傀儡,制衡局势,以求太平。

斩断“梁从原”的退路是其中一策。

可是,谢朗从来都会为自己留一条退路。

“再去细察,此人便是死了,谢氏必然要留其亲眷。”高檀思索一阵,又道,“去榔榆瞧瞧。”

肖旗领命而去。

坐在一侧的何璇开口道:“你是想找到旧人,可是当初孔氏既能找到此人,焉知此人真假?”

“旁人不知,前辈焉能不知。”

太子亲信,何璇当然一清二楚。

从前他们何家替梁羽白卖命,多是暗卫一职。

太子对粱羽白起了杀心以后,他们对于他及其党羽的防范愈深。

何璇确实对于当年太子旧党一清二楚。

倘若调包计为真,那个‘小太孙’真能托付的人家,其实无多。

虽然,见过‘梁从原’过后,何璇很难相信他是梁献阳的儿子。

实在生得不像。

何璇轻声而笑:“我晓得了,这么些年漂泊北境,老身也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真真假假,委实难辨,可是以假乱真,时日长了,人就变不回当初的模样了,自厌自弃,乃是寻常。每日对镜自照,最是难熬。”

因为不晓得自己究竟是谁,又当如何自处。

梁从原仔细凝望铜镜中的虚影,金乌坠了地,阁中的光线渐渐黯淡,宫人悄无声息地点亮了长案两侧的金枝烛盏。

他脖上的淤青清晰可辨。

梁从原额上青筋一跳,索性伸手掀翻了案上的铜镜。

铜镜滚落在地,发出几声零碎脆响,回荡在静谧的书阁之中。

他闭了闭眼,竭力压制心头的暴怒,转而问道:“读书郎如今何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