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6(1 / 2)

加入书签

外患已平,秦疏将视线转移到了国内。

凌国实行的是郡国并行的体制,实权王爷掌管地方的军政大权,这样的制度极易滋长人的野心。若是太平年间还好,一旦国家动荡,便是乱国最大的隐患。

当初秦瓒谋逆案,一部分便是因封地的利益被触碰。

秦疏可以给予皇室成员应有的爵位和优厚的待遇,也可以为有能力者提供一展才干的机会,但是封地,只能是虚领。封地的税收全部归属于国库,地方军权更是想都不要想。总之,绝不能国家安定造成威胁。

至于如何将权力顺利收回,秦疏早已有了主意。

这一年,国舅宋观将大通钱庄奉上,李继忠主持钱庄改制,更名“崇安钱庄”,帝心大悦,亲笔为钱庄题字。

不过半年的时间,崇安钱庄遍地开花,遍布凌国的每一处郡县。

次年,太子秦衡代君巡视宇内,途经广平郡时,亲自探望伯父。

同年,广平王上书,言明国家有今日之盛世,全赖陛下英明。他身为秦氏子孙,食君之禄,却未能替君分忧,羞愧不已,为此夙夜难眠。

辗转多日,终于寻到一条出路。广平王恳请陛下收回封地的军政大权,非如此不能心安,万望陛下成全。

广平王此举一出,各地皇室宗亲暗骂不已。

怎么那么巧,前头太子刚离开,后面他就上书表忠心。

太子可是广平王的亲儿子,他手里的权力让得轻松,是因为终有一日,最大的权力会握在他们那一支手中,其他人可没有那个好运气。

尽管私下里不满的话说了一箩筐,却也知道太子此行,明显是天子授意。大势所趋,避无可避。

陛下的铁血他们都是见识过的,结果自然是纷纷响应,皆表示愿效仿广平王,以国家大义为重。一时间,凌国上下一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

秦疏十九岁登基,在位三十二年,之后便禅位于嗣子,秦衡登基后,改元兴卫。

远离了朝堂的纷扰,秦疏计划与卫崇过上了逍遥的养老生活。二人每日迎着阳光漫步于山间小径,坐在溪边看潺潺流水奔流,很是享受了一段悠闲时光。只是好景不长,身康体健的卫崇拒绝躺平。

秦疏又不能回去夺儿子的权,只好将目光投向海外,决定组建一支船队。

秦衡得知此事,筛选了一批有经验的好手给双亲送来,海船、物资、武器和装备,样样不必二人操心。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船队扬帆起航,两人携手并肩,开启了又一段传奇故事。

第215章 重生黑莲花的声优老攻1

秦疏刚回归地府, 就有鬼上门。

看着被塞到手里的孟婆汤,秦疏脸色阴沉:“什么意思?”

“秦使君勿要多想,非常时期, 还请配合。”对方用阴恻恻的声音恭敬道。

秦疏一下子想到此前的公告, 问:“苏从南还没有抓到吗?”

“陆府君与谢、范两位大人正在全力追捕, 想必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了。”使者回话时, 幽幽的目光一直死死盯着他手里的孟婆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