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2 / 2)

加入书签

那正是门口宣传片标着首发的侦探小说,销售区还专门给了个架子摆放, 一模一样的侦探小说摞成金字塔, 随手一拿便是一本。

忍足侑士回过头,张了张嘴, 眉心微动。视线被书架阻隔,他已见不到太宰治的身影。虽说他本也不是为了这书才交换,但这未免太敷衍。

浅浅叹了口气,忍足侑士将视线放在侦探小说上。既然是换来的,好歹看看吧。

另一边,太宰治很快将没看完的部分收入眼底。他收回心神,一些不曾在意的细节仍摆在那里,在他脑中的存在感却瞬间增强。

冷白的灯光投下一圈光晕,将一切笼罩在迷蒙之中,太宰治的脸庞几乎埋没在阴影中。

这明显是本有主的 书,至少曾经是某人的私有品。一些页面有折痕和圈画,还有一些字迹标注。

利用生活的蛛丝马迹发散思维,是太宰治生活的习惯。虽然已经脱离了处处惊心的家族,但通过这些发散,他能够提高启动速度和敏锐程度,在危险来临时有所感应,所以仍然保持着这种习惯。

正好闲着没事,对于这些使用痕迹,太宰治愿意分出点时间。

虽然科学界对于笔迹分析的有效性存在争议,但太宰治相信,字迹的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倾向。

标注的字迹细腻流畅,大小适中,压感不过重也不过轻,字距较为均匀,断笔明显。

书写这些标注时,书写者应当情绪较为平和,内心平衡尚能保持自我控制力。然而,这正是最奇怪的地方。

这是一本介绍自杀手法的书,书写者情绪平和才很奇怪,绝望亦或是激动,总该有一点变化。

如果不是书写者有意克制,那就有很大可能,这些标注是后补的,特别展示给某人看的。

从这里看不出更多信息,太宰治将注意力转到折痕上。

虽然这些页码有折痕,但磨损状况不合常理,后面的一些页面比折痕页面更频繁地翻阅,这意味着折叠不是为了做书签。

太宰治很喜欢用这种方式玩加密的小游戏,自己读书时也会随手埋坑,此刻便忍不住往这个方向想。

有折痕的页码分别是3,8,11,15,16,19,20。

他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密。有圈画留下,他首先想到的是关键词定位。

选择一个关键词,然后在书中找到含有该关键词的句子,留下折痕。

简单一点,可能是圈画的词含有某种信息。

复杂一点,便是折痕的位置和关键词在句中的位置共同编码信息。

太宰治先扫描所有圈画的词汇,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果这些词能组成一段有意义的文字,则假设成立。

而后,他查找每一折痕页是否包含重复出现的特定关键词,并观察这些词是否在整本书中具有特殊地位或含义。

这两种方式,无论从何入手,太宰治解出来的都是乱码。他也考虑了凯撒密码的可能性,但顺推逆推都一样没有意义。

这是早有预料的,毕竟这本来也不是特别提供信息的密码书,他越是使用复杂的解密手段,就越是胡编乱造。

最后,太宰治尝试页码序列,将信息转换为数字序列,每个数字代表书中的页码。在选定的页码上留有折痕,形成加密序列。通过解码数字序列,找到折痕所在的页码,进一步解析出信息。

灯具交接的边缘略显暗淡,冷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