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节(1 / 2)

加入书签

高溶看了一会儿,忽然骑马近前,这个时候终于有人注意到官家来了,跪倒了一大片,其中也包括刚刚那些贵女。就连高溶正儿八经的表妹赵十一娘也是如此...她在赵娥那里是敢撒娇,也比较随便的,但在对她从来不假辞色的高溶这里,向来规规矩矩。

杨宜君也翻身下马,将要行礼。

高溶阻止了她:“爱卿平身罢...爱卿方才说这不叫跑马,那什么叫跑马?”

杨宜君仰头,正如高溶预料的一样,她根本不怕他,一点儿也不怕,清清楚楚的声音回答他:“跑马要同走路喝水一般,不见一丝勉强...而且真真正正的跑马要在山林中,要在原野上。”

总不会是在这小小天地里。

不是草场的地方不够大,而是在这里跑马的人的心被圈住了。

高溶没有说杨宜君对,也没有说她不对,而是道:“你与朕赛一次罢...你们赛马也是有彩头的,那朕也许个彩头。”

高溶拽下了腰间的一件玉环,然后看向杨宜君。

杨宜君忽然就想起了那一年赵淼与她赛马,也是出了彩头的,他输给了她一件玉佩。这种奇妙的相似让杨宜君怔了一瞬,但她很快调整了过来,指着方才赛马赢的彩头:“下官并不用多少首饰,拿不住与官家等值之物...索性就以方才的战利品算彩头罢。”

高溶又怎么会在乎彩头,所以杨宜君这样说,他也就点头应下了。

而后两人策马而出...这次杨宜君的马不够好,也不能像上次在播州对高溶那样‘抢跑’,最后却是输了高溶半个马身。

王荣立刻上前拍马屁:“官家真是马上如龙,行动如风...啊,杨掌记也厉害极了。一个女子竟有这般厉害的骑术。”

然而这马屁没拍上,杨宜君听到‘一个女子竟有’云云,就已经老大不高兴了,只不过不好当面显露而已。然而她就算不显露,王荣这种察言观色的神级选手又哪里看不出来?

至于高溶,也不见得被王荣的马屁哄高兴了,回头看向杨宜君便道:“十七娘自小在西南之地长大,怕是能骑马下山的...跑这般平坦草地,倒是有些屈才了——再者,我这马也是龙驹,不是寻常宝驹能比。”

杨宜君的好胜心很强的,这一点高溶很早就知道了——察觉到官家言语中的一丝宽慰,甚至是‘讨好’,王荣愣了愣,然后飞快地想明白了一切。

再然后就简单了,王荣立刻附和高溶:“官家说的对极了!杨掌记今日输了,实在是非战之罪啊......”

第99章 千秋宫比起洛阳……

千秋宫比起洛阳皇宫,当然是轻松活泼不少的。洛阳皇宫讲究的是威严、规矩,任何人,包括天子在其中都得收敛些。千秋宫就不同了,杨宜君到千秋宫以来,几乎每隔两三日就能遇到一回宴会、踏青会等大型游乐。

大家私下玩儿根本不算,这里说大型游乐,就是有高溶或者赵娥主持的游乐活动。

当然,所谓的游乐当然不只是普通的游乐,在这里也是有团结勋贵文武,以及新归附之地重要人物的意思。

这一日又是如此,宫中有游乐之宴,妃嫔、宫娥并贵族男女都聚集在‘千秋宫’非常大、非常美,本就专用于游乐的延福宫,彼此无分贵贱尊卑,共同游戏取乐——这其实也是旧唐宫廷的传统了,燕承唐制,宫廷生活常见如此。

高溶就算贵为皇帝,身在其中也没有人因此停下游戏。有些人是真的沉迷于游戏,没有多想,有的人心里是不安,这会儿特别表现得兴高采烈多的样子,是在做活道具!让这一出宫中游乐显得更加精彩鲜活,使得贵人们高兴而已。

高溶人在一处亭下,看一个教坊司乐人弹琵琶,一个舞伎近前表演,还有一个穿乌衣的乐官执板,伴着节奏。乐声很简单,舞蹈只有一个人,反而更有可看之处。几个宗室子弟都伴在高溶身边,赞了又赞。

倒是高溶自己,或自斟自饮,或与稍微亲厚些的宗室子弟说话,并不在意这些表演。

不多时,几位宫妃联袂而来,行礼之后笑着一旁坐了,也看表演。然而言谈举止之间,依旧关注着高溶,举止作态看似随意,实则是极用心的,务必要引起高溶的注意。

高溶一开始还随她们,后面不耐烦了,起身就走了...留下众人面面相觑——众妃嫔是窘迫脸红,宗室子弟则是你看我我看你,担心高溶心情不好,连忙就跟了上去。

一般人遇到上峰心情不好,为了少触霉头,会选择避开去。但这对至高无上的皇帝可不能!不能及时哄好,而是想着躲开...看似眼下是得了好,省了麻烦了,实际可不会有好果子吃!

几位宗室子弟,后于王荣为首的几名宦官,但也很快就跟上了高溶的脚步。高溶站在一片绿茵地中央,看到花丛树木掩映下,贵族男女和宫人们都在玩乐,兴趣也不大,转头对一位宗室子弟道:“二十七郎,今日天色好,打马球如何?”

这位宗室子弟说起来也是高溶的堂弟,这一辈排二十七。

高溶虽然是问句,但谁又会反驳他呢?‘二十七郎’立刻应道:“官家说的极是!今日天朗气清,正适合马球!说来,臣弟也几日未打马球了,正是手痒,一定要算臣弟一个!”

‘二十七郎’这样说,其他人也连忙附和。有这样一出,王荣就连忙吩咐旁边的一个小宦官,让他去通知各处管事、女官,立刻攒出一个马球赛来。

而就在等着的时候,高溶忽然又往前走了几步。王荣不明所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下就明白了,心里暗叹了一声——原来是对面有几个打秋千的女子,看着既有贵女,也有女官和宫娥。

杨宜君就在其中。

她是女官,地位不高不低的,也不知是不是不愿意受一些人的奉承(高溶对她另眼相待后,就有不少人讨好她了),此时也不要人推秋千,就自己打秋千。

而且杨宜君没有坐着打秋千,而是踩着秋千画板,抓紧两侧绳子打立秋千。她有打秋千的技巧,不要人推,也能越打越高,不一会儿秋千荡起来几乎要与地面平行了——她打的高兴了,一时笑起来,让王荣都觉得意外。

杨宜君在宫中是很少笑的。

旁边的宗室子弟也看直了眼...人在千秋宫这边,规矩不如宫里重,女官除了男袍外,下了值也可以穿漂亮衣裙。杨宜君今日就梳朝天髻、穿彩绣衣服——雪肤红唇、乌发黛眉、衣服鲜美,于旁人看来,只有神妃仙子才有这样的了。

不少知道高溶对杨宜君另眼相待的宫人,今日第一次见杨宜君,心里也说‘难怪’!难怪官家如此看重。也难怪官家以往对后妃总是冷冷淡淡,原来不是心思不在妇人身上,而是官家十分挑剔...他们以己度人,只能是这样想。

杨宜君玩了一会儿秋千,一会儿不用力了,秋千自然慢慢落下,她也自己跳了下来。

“十七娘。”高溶走近了一些,在她身后叫了一声。

杨宜君回头,不知道是不是高溶和赵淼太像,又或者今天和她与赵淼第一次见有一些相似。杨宜君忽然怔了怔,脸上是运动过后的红晕,灿若玫瑰,妩媚娇丽,眼睛里仿佛有春水汩汩而出。

高溶是见惯了美女的,或许没人比杨宜君更美,但总有那么一两个与她只差一线,甚至仿佛——具体高低,要看评价的人喜欢哪一种而已。

然而此时此刻,他也被纯然的容光所慑,不像是一国之君,而像是懵懂少年。这个世界上美人有很多,或许在一个他不知道的地方,有女子比杨宜君更美,但‘杨宜君’也只有这一个。

高溶越来越清楚,他看到杨宜君,可能与容貌并没有什么关系...在那个晚霞很美的傍晚他见到她,他以为自己不过是好美色,然而,这只是她那么美丽,给他的错觉。从来和别的都不相干,与‘杨宜君’有关。

杨宜君叉手行礼:“官家。”

高溶更走近了一些,低声与她道:“我与宗室贵戚子弟打马球,你也一道来看罢。”

不远不近缀着,都很机灵没有近前的宗室子弟,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其中一个就道:“那就是如今名声都传到宫外的‘杨掌记’?”

“只能是她了罢,传闻不是说才比谢、蔡,貌如燕、环...若这个不是,我再想不出谁是了。也难怪七哥只是见一面,便想向官家索要,以至于惹出事来。”‘七哥’就是汉王世子高泸。当初他向高溶求杨宜君后被禁足,没头没脑的,谁也不知道缘故,后来宫里传出高溶看重杨宜君,大家就有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