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狼镝_分节阅读_171(1 / 2)

加入书签

可谁料张令姘头小桃此时有了身孕,张令便不肯去了。王百林和他吵了一架后,总算说服了张令。出发当日,他与众人在码头等了一日,愣是不见张令出现。

王百林于是带着众人往张令家中去,所有人都看到王百林如何拍门,如何叫喊,张令媳妇儿如何红肿一双眼睛出来,告诉王百林张令死讯,王百林又是如何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梁京府的结论是:王百林对张令之死毫不知情,即刻释放。

这份结论常律寺拒不接收。盛可亮不便出门主理此事,便让少卿卫岩去负责调查。卫岩平日里对他恭敬谄媚,打发岑融的校尉也尽心尽力,谁料在这关键节点上,竟不肯接受张令之死的调查宗卷。

靳岄却认为卫岩此举十分高明。此案是告到常律寺去的,常律寺与梁京府协同查办,如今常律寺不认可梁京府的结论,这案子便一直卡在了梁京府这儿。卡得越久,声音越小,证据消失得越多,能让盛可亮和梁安崇背地活动的时间也就越长。

诸般事态,一一摆在靳岄面前。最近岑融不怎么过来找他说话,靳岄知道岑融现在也是焦头烂额:他管辖的吏部爆出了买官卖官传闻,朝堂上闹得轰轰烈烈,他也在追查。

岑融命他不必管吏部的事情,全部心力放在杨松儿一案即可。

“杨松儿一案,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难处是常律寺与刑部里,没有我们的人。”靳岄沉吟,“或许是有的,但他们不敢露面。全凭岑融施压,于事无补。”

此时他正与陈霜、游君山夜游。四月春暮夏初,海棠花渐渐落尽,指头大的青杏挂在枝上,花瓣铺落满地,燕子溪成了一条软红的锦带。街坊院落中榴花处处,细柳招摇,莺燕稠鸣。南方的青杏樱桃已经沿街叫卖,桃子李子正是上市时节。

游君山惯常沉默,他总觉得这几日不够安宁,街面上蠢蠢欲动。靳岄没放在心上,陈霜向来与游君山不太对付,但在此事上却与游君山意见一致。无论何时,只要靳岄出门两人必定紧紧跟随。

信步走到清苏里,靳府门前又有卖灯的商贩,但再见不到杨松儿了。游君山买了一盏天灯,那小贩在灯上写了“其天朗朗,其日昭昭”八字。靳岄这回再看,忽然觉得诧异:“你们全都只写这八个字?”

小贩笑道:“那只会这八字,还能写啥?”

靳岄左右看看其他摊贩的字,愈发惊奇:“你们都摹了谁的字?怎么每个人写的天日昭昭,笔势、字法,全都一模一样?”

陈霜这才发现,街上四五个摊子,所有“天日昭昭”竟然都是一样的字。

“我们摹的是状元爷的字。”小贩告诉靳岄,靳明照战亡、靳家破败流放之后,第一个在靳府门前放灯写字的是前年的状元。

“刑部少司寇纪春明纪大人写得一手好字。”生意冷清,摊贩们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纪春明在靳府门前放了灯,但那字却不是写在灯上的:他拿着一柄大笔,扛了椅子,在靳府围墙外密密麻麻地,写了数百上千句“其天朗朗,其日昭昭”。

写到最后,他将大笔一摔,跪在靳府门前磕了个响头,起身便走。

靳岄愣住了:“纪春明?”

这事情最后却有个啼笑皆非的结局:百姓纷纷来摹纪春明这八个字,梁京府接到报告,官差过来一看,满墙斑驳墨迹,当时又细细地下着春雨,路面淌满了黑水。梁京府十分愤怒,但又不好让纪春明处理,便找上了他姐姐。纪家瑶二姐拎着纪春明与常律寺少卿卫岩,三人冒雨洗的洗刷的刷,好不容易才把靳府外墙彻底弄干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