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节(1 / 2)

加入书签

钱老往前走了两步,见许阳没跟上来,他疑惑地转过头,却见许阳怔在原地,不停地往体内吸气。

钱老大惑不解:“许阳,你这是在干什么?”

许阳道:“缓一缓,感觉有点膨胀……”

“啊?”钱老一愣,然后他摇摇头:“赶紧跟上来吧。”

“是。”

钱老觉得这个新来的年轻医生有点奇奇怪怪的,他摇了摇头,带着许阳进了诊室。

钱老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对许阳道:“搬条凳子坐我旁边,一会儿你先诊断。”

“是。”许阳听话地去搬了条凳子过来,坐在了钱老旁边。

很快,就有患者敲门了。

“请进。”

一个女患者捂着肚子就进来了。

钱老提醒许阳:“妇人病的诊治,一定要清楚心脾肝肾与冲任二脉和胞宫的关系,除了四诊辩证之外,也要注意经、带、乳、产、孕等情况,尤要注意四诊合参,不可偏废。坐吧,开始吧。”

女患者走进来,坐在了老式木桌的前面。

许阳有些紧张。

这个女患者是来治痛经的。

他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患者的情况“21岁,未婚,诊见心烦,急躁,恶心欲吐,口干,经前小腹胀痛,连带腰部酸痛,经血滞涩不畅有紫黑色血块,血块下后痛稍减,乳胀疼胸协涨闷疼痛。”

许阳对女患者道:“伸出舌头我看一下,舌头翘上去。”

许阳有些疑惑,皱起了眉头,在病案上记录:“舌质红?”

许阳点点头,松了一口气,还好是单一病症,他对钱老道:“应该气滞血瘀,舌质应该是红,证见肝郁,肝郁则气滞,少腹胀痛亦是气滞所致,经前疼痛多为实证。患者心烦急躁,应是肝郁化火,上扰清明。且肝火横逆犯胃,致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所以有恶心欲吐之症。”

“且乳部的头系于肝,房系与胃,乳部胸部经期胀痛,亦是肝郁气滞导致的。气滞而血瘀,不通则痛,瘀阻冲任,经血不畅,故经血滞涩且有紫黑色血块。亦导致小腹胀痛,连累腰部酸痛,血块落下痛减。”

“《傅青主女科》云:‘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痛生。’证有虚实,气滞为实证,实则泻之,应当疏肝解郁,气机通达,自然诸症皆消……”

钱老看他,皱眉道:“完了?”

许阳心中惴惴:“完了吧?”

钱老问:“脉诊呢,病是在表还是在里啊?好家伙,四诊合参,你把最重要的脉诊给忘了?你倒是真不怕辩证错了!”

许阳嗫嚅道:“我没忘……”

钱老道:“那你倒是诊脉啊。”

许阳一脸悻悻然,硬着头皮对女患者道:“手伸出,我诊一下脉。”

女患者伸手。

许阳定好寸关尺三部,开始诊起脉来。

半晌后,钱老问道:“怎么样?”

“嘶……”许阳硬着头皮道:“跳的蛮有力。”

听到这话,钱老差点没坐稳,忍不住吐槽道:“你这脉诊跟弹棉花的学的?”

第5章 宣郁通经汤

许阳也被钱老吐槽的很尴尬,中医的诊治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尤以脉诊和舌诊为重,脉诊更是重中之重。

许阳舌诊已经不擅长了,脉诊就更加不会了,他倒也不是完全不会,而是很不擅长。现在年轻中医没几个会脉诊,就更别说他这种刚毕业的学生了。

大家毕业了去中医院,搭脉也是做个样子,他们也是让你去做西医检查。医院里面倒是有几个老中医会脉诊的,但是许阳还没跟师学习呢,就被开除了。

许阳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不怎么会脉诊。”

钱老问:“学校老师没教过?”

许阳道:“学的不怎么好?”

钱老微微摇头,看了看许阳的姿势,他道:“寸关尺三部拿捏的还是挺准确的,同身寸也没弄错,就是你这个经验却是欠缺许多。”

许阳有些尴尬地应了一声。

钱老嘱咐一句:“可要好好努力啊,你先听我说。你先平心静气,《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要求的不仅是患者要平心静气,更要求医生也要如此。”

许阳缓缓吐出几口气,让自己快速平静下来,三指精准地定住了女患者的寸关尺三部。

钱老缓缓说道:“先查其大纲,阴阳表里何如?”

许阳闻言,先用三指齐按辩其脉象。

钱老道:“脉有浮、中、沉三候,因此对应的脉诊手法是举、按、寻三种,以辨脉之深度。轻手寻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

“轻手候之,脉见皮肤间,阳也,腑也,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附于肉下也,阴也,藏也,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而中取之,脉在血肉之中,是脾胃之候也……”

许阳用并不怎么熟练的脉诊细细诊脉,三指齐寻,然后单指各按寸关尺三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