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节(1 / 2)

加入书签

钱老没做评价,甚至都没回过头来,他又问:“许阳,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许阳则道:“其实我倒不会因为他们对中医的不信任而生气,让我有些气馁的是我们中医自己。”

刘明达扭头看许阳,有些不解。

许阳对他说道:“你去煎药了,没有看见。前面产妇的丈夫因为我年轻,不信任我,想找别的专家看,可是他们……”

刘明达也顿时脸色一沉,摇了摇头。

钱老在前面也叹了一声,说道:“凡大医治病,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

钱老停下了脚步,抬头看着已经昏暗的傍晚天空,他悠悠而叹,语气黯淡:“中医传承千载,救死扶伤数千年,扶危济困千载有余。”

“史上的那些名医大家,哪个不是于最紧急关头,斩关夺门,与阎王在分毫之间争夺性命!可时至今日,竟无中医敢治急症重症了。”

“细数历代,自中医诞生之日起,何曾有过今日这般局面啊。今日之中医,何谈能成为是一个完整的医学啊!难道我们现在的中医,竟无一人能治急症重症了吗!”

刘明达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心里憋屈的厉害,世人都觉中医是调养身体的慢郎中,没几个月都见不到疗效。

急症没他们的份儿,重症也没有他们的份儿,他们就像是游走在医学边缘的保健营养品一样!何其的屈辱啊,这怎么能说是一个完整的医学呢?

许阳忍不住道:“还是有的……”

许阳本想说的,可是系统却突然警告了他!

钱老闻言则是转过身来,他紧张地问:“谁?”

许阳扭头望着西面,似乎要望穿山河千里,看到那位满头银发可敬的老中医,他语气感慨:“总有……中医的脊梁……在的。”

“但愿吧!”钱老只觉得许阳是在感慨。他看着两人,认真地说道:“不过你们两人的表现,却让我看见了些许中医的希望。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跟着我学习医术?”

第43章 为了引起您的注意

最后许阳和刘明达都拜了钱老为师,许阳是师兄。

钱老破例收了两个徒弟。

其实这也是应有之意,毕竟在之前那样的环境下,只有许阳和刘明达两个人站了出来。

下基层还有最后一天,第二天诊治过后,他们跟县医院里的同志们开了个会,就回去了。

县里的医生还有些不舍,产科赵医生还拉着许阳喝了好几杯酒,约好了一定去北京找他。

回到北京之后,许阳和刘明达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了。

他们两人拜师的事情并没有公开,但是院内的人心里都有数。

因为这年头还不能明目张胆说拜师这种事,不然就成拉山头搞老封建了,是要惹麻烦的。

所以许阳和刘明达一直是叫钱主任的,私下的时候偶尔会叫老师。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一年过去。

许阳和刘明达非常出色,两人进步非常快,诊治的疗效非常好,患者也很满意。所以很快,两人就在北京城里有了些许小名气,好多患者都是奔着他们俩的名字来的。

这也让钱老欣慰不已。

只是许阳稍稍有些遗憾的是,他上次回去也没能找到刘明达教授的爱人是谁,所以现在刘明达问他,许阳一时哑口无言。

后来被逼的没辙了,许阳就随口说了一句是内科的护士王佳。刘明达这货还真信了,合着上次耍流氓没过瘾,他又去找人家了。

许阳真是心里有点虚了,让他更虚的是跟他们同期的妇科女医生徐小琴莫名其妙喜欢上了他……

这刘明达还真是有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追求,刘明达终于抱得美人归,两人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全院欢庆。

钱老也高兴地喝了喜酒。

许阳也衷心地为他祝福。

又是一年,刘明达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做父亲了。而在孩子出生不久之后,86岁高龄的钱老终于退休了。

钱老是苏州人,这次他退休就要回苏州老家颐养天年了。

许阳和刘明达去火车站送他。

月台。

钱老的家人已经把行李都拿上火车了,钱老还没上去,许阳和刘明达与钱老道别。

钱老扶着月台的铁栏杆,看着许阳和刘明达,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怎么了呀,愁眉苦脸的,我这是退休,终于可以歇歇了,不值得高兴吗?”

许阳和刘明达都低下了头,心里满不是滋味。

刘明达抬起头,揉了揉自己发酸的鼻子,对钱老道:“就是……不舍得您……您怎么就要回苏州了呢。”

钱老笑着摆了摆手:“我呀,就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早不习惯北京的气候和饮食了。现在老了老了,终于能回老家了,想着能尝一碗老家初夏的三虾面,别提多开心了。”

“我想这一口啊,想好些年了。治一辈子病了,现在终于能歇歇了。回老家,逛逛街,养养鸟,去茶馆喝杯茶,再听几段评弹,这样的生活多惬意呀。怎么,还不让我舒服几年了?”

刘明达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是,就是挺舍不得您的。”

钱老笑了两声:“想我了,就来苏州看看我。到时候带你俩去吃大闸蟹。”

“嗯!我们一定常去看您。”刘明达用力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