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1 / 2)

加入书签

曹德华被噎了个够呛,这人怎么这么倔呢?

许阳问:“病人病机在何处,阴阳表里虚实,病属哪一纲?”

刘景宁顿了一顿,才道:“患者尿频有灼热且有痛感,当然是下焦有热,为热淋之证,当然是湿热之证,所以我才用八正散清热泻火,祛湿利淋。”

“而且现代药理研究,八正散的确对泌尿系统有很有效的消炎抗菌作用,所以通常用来治疗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病,有问题吗?”

曹德华也很疑惑地问:“从患者的症状来说,的确是湿热下注啊,这没错吧?”

许阳道:“是没错,的确是湿热下注,可为什么他会湿热下注。”

这话一问,两个人都是一愣。

刘景宁眼神中闪过一丝茫然。

许阳又道:“还是那句话,中医从来不是见病治病,见症治症的。中医需要辨证论治,什么叫辩证论治?”

“医圣仲景传下来十二个字,‘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你既不观察脉证,又不探询犯了何逆,只以西医检查报告为准。”

“你学什么中医,你去学西医不是更好吗?你要是只用西药,说不定已经好了。”

许阳说的自己都冒火了!

刘景宁一时间脸色变得很难看。

“哎,话说的严重了,严重了。”曹德华忙打圆场。

刘景宁盯着许阳,问:“那你说他是因何而病?”

许阳道:“你没听他说啊,咳则尿出,全身乏力,你再看他稍微说两句话,就要气喘几下,这分明是动则气短,这难道不是中虚气陷之证吗?”

“中气虚弱,无力统摄升提,所以咳则尿出。中气为脾胃之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虚,自然全身乏力。中气虚弱,自然也会动则气短。”

“你看他发热面红,你看他小便灼热频数就是敢断定是实热证了?他是中气太虚,元气不足,所以阴火上乘,所以发热面红。”

“还是中气太虚,无力统摄,所以湿热下注。食不甘味,恶心欲吐之症状,也是脾胃不足!而最后这个脾胃不足,是你搞出来的!”

“他本就脾胃不足,中气太虚而陷,你还用苦寒药。八正散苦寒之力克伤脾胃啊,脾胃再伤,中气更不足,症状自然更严重!”

刘景宁听呆了。

曹德华听得牙齿都龇起来了,许阳这气势好吓人啊!

许阳是越说火越大:“这么多症状放在你面前,你不去研究,去看什么化验报告?你看看他的舌象就知道有没有湿热了,算了,你也不会看。”

“人家中西汇通派的前辈们,好歹也是衷中参西,你倒好,直接衷西参中了!那你做中医干嘛,做西医不是更好?一样治病救人!”

什么系统给的任务不任务的,什么拉不拉他重学中医。

狗屁!

许阳火大!

任务不要了!

第65章 这就是中医

许阳是真生气了。

说实话,他脾气真挺好的,很少生气发火,但这次他是真生气,而且发火了,一点面子都没给刘景宁留。

他可以容忍曹德华这种医术不精的人,因为你不可能要求每个中医都有省级专家的水准,或者个个都是国手名家。

每个行业都是有梯次的,面对这种层级比较低的,许阳可以很有耐心地去教他,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分享给他。

因为曹德华在根上没大错,他至少还能算得上是一个成熟的中医。许阳能帮他成长一点是一点,许阳没那么小气。

关键刘景宁这样的,他就不能忍了。

你做中医的,一点中医思维不用。天天就知道看药理报告,一天到晚让患者去做各种检查,然后对着化验报告开方子。完全不管中医的辩证思维,四诊八纲抛到脑后,胡乱开药!

这个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就是吃中药吃的!

没被治好,人家最后骂的不还是中医吗?可你特么的算个中医吗?

许阳一直告诉自己要情绪稳定,怒气伤肝,可他真忍不了了。

诊室内的气氛也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曹德华是最尴尬的,他不是没见过医生吵架,但是当着患者的面这样吵,这就……这就太撕破脸了吧。

一个是他的老朋友,一个是他请来的新朋友!

这事儿闹的。

患者也有点懵,他好像有点听明白了。之前这个医生给他开错药了,所以他才吃完之后不仅没效果,还更严重了。

这个时候他是应该要发火才对,毕竟受伤的是他呀。但是刚刚这火已经被这个年轻医生发了,他现在就憋在这儿,他发也不是,不发也不是。

他也好难受啊。

刘景宁的脸色则是难看极了,他很想说他没错,可是患者的症状真的加重了。他看着许阳,问:“那你说要开什么方子?”

许阳也没了好脸色:“这还需要问?中虚气陷,自然该补中益气,当以补中益气汤主之。”

曹德华一愣,又是补中益气汤,不是刚刚才用过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