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0节(1 / 2)

加入书签

住院部一个病房一个病房轮过去,管他什么科室呢,今日中医科全揽了!

一下子,住院部就热闹起来了。

这群小子也很听话,都按照许阳的指示来做,先用其他几诊来判断,然后用问诊来验证,最后综合四诊,把辩证的结果写好。

这群人是分散行动的,他们会把每个病人的房号和床号还有名字都写进去,然后弄完了,大家再一起对答案,一起来判断,争执不下判断不准的,就要标出来,要找老师了。

虽说是分散行动,但偶尔也有撞在一起的。得了,一起就一起吧,一左一右,同时诊脉吧。

诊脉也是很讲究的,不仅要求医生要心静,也要求患者要静。举个简单例子,数脉是一息六至,来去促急,大概是每分钟跳90-100次。

要是患者刚从外面小跑过来,脉搏跳动快速,这时候你是诊不准的,所以诊脉前都是需要患者先稍微休息一下的。

至于这些住院病人,就最合适的,基本上都在床上待着,也不去哪儿。而且还是躺着呢,躺着诊脉最合适了,脉象会更清晰一些的。

所以没有比住院病人更适合这群小子锻炼的了。

第156章 生动的一课

病人也懵啊,怎么没完了。

一个又一人,都陆陆续续来四五个中医了,还没完呢!还有人呢!

得了,很多病人都直接摆了个大字,不收手了,反而待会儿还得有人来,还得再伸出来一次,麻烦!

这群小中医的动作也很快就引起了其他科室的注意。

再然后……

曹德华就悲催了。

曹德华一直自诩自己是中医院里人缘最好的人,没谁是他不认识的,跟谁他都能熟悉起来,跟谁都能玩的起来,跟谁他都关系很好。

这把,面对这么多主任的质问,曹德华欲哭无泪了!

他还没法解释,谁让这屎盆子是许阳栽在他头上的呢!

……

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张可也没来诊所里。

许阳下班,照例上楼给张三千诊断治病。

张可还在厨房烧饭。

诊断完之后,许阳也进了厨房,他对张可道:“你爸已经没什么大碍,再吃两天药,也就不用老待在家里,可以出去走走了,注意避避风寒就好了。”

“嗯。”张可轻声应了一下,继续管自己炒菜,兴致也不高。

许阳迟疑了一下,还是试探地说:“可可,那张卡……”

张可斜着眼睛看了过来。

许阳立刻又把没说完的话咽下去了。

在沙发上坐着看电视的张三千,现在哪里还有心情看电视啊,他一直在盯着厨房里的两人,现在就连他都觉得这两人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了。

之前还是很融洽的,现在就很明显出现了尴尬。

张三千也暗暗自责了起来,都怪自己嘴欠,瞎捅破什么呀!

厨房里面的许阳也感觉到有些不自在了,今天感觉张可也不太想理他啊。许阳有些尴尬地抓了抓后脑勺,说:“那个,我还有点事,要不我就先走……”

听着这里,一直认真炒菜的张可心里顿时咯噔了一下,但是她也没说什么,就连头都没转过来,只是抓着铲子的手捏的更紧了一些。

“小……小许啊。”沙发上的张三千突然说话了。

“嗯?”许阳扭头看去。

张三千招了招手:“来,过来坐会儿。”

许阳稍稍有些怔,这还是这么多天张三千第一次主动跟他说话,还难得态度还这么好。

“哦。”许阳地答应了一声,走了过去。

张三千拍了拍身边的沙发,说:“来,坐。”

许阳坐了过去。

张三千问道:“小许,今年多大了?”

“嗯……”许阳想了一想,回道:“28,嗯,28了。”

张三千也听得有点奇怪:“怎么还犹豫了呢?”

许阳也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张三千接着问:“哪儿人呀?”

许阳回道:“就本县的,仓兴镇的。”

张三千点点头:“仓兴的啊,家里父母都是干什么的呀?”

一键三连,标准三问!

正在炒菜的张可非常嫌弃地扭头看她老爸,一下子注意力没集中,手一抖,盐给倒进去半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