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2节(1 / 2)

加入书签

陈老师哈哈笑着,忙压手:“八字还没一撇的事情,还是要听领导安排,现在中医儿科还没出来呢,也没那么些人啊。”

北京来的这几位都看向了寻吴生,他也是先儿科的,而且还是名家子弟,国手传人,难不成以后寻吴生要在这位手底下做事?

寻吴生也好奇地问:“您也是儿科中医?”

陈老师点点头:“是啊,姑娘,你也是学儿科的?”

寻吴生的脸当时就黑成锅底了。

“噗……”徐原没忍住笑喷了出来,他道:“陈老师,这是个男的,就是头发长点。”

“啊?”陈老师顿时一脸别扭,怎么看寻吴生怎么不顺眼了,他们这些中老年男人都还是很古板的。

陈老师眼神中全是别扭和嫌弃,心里想着,这小子进来之后,别分在即将要建的儿科,要是在自己手底下了,自己第一时间让这小子去剪头发,什么样子!

寻吴生立刻对陈老师也没什么好脸色了,但凡是嫌弃他发型的人,都是异端!

徐原也有些憋笑,然后他道:“那行,陈老师您先忙着,我带他们找钟主任。”

“好。”陈老师话音刚落。

急诊门就被推开了,一对50来岁的中年夫妇抱着一个小婴儿进来了。

“大夫,您快给我孙子看看吧?”大妈进来就急匆匆喊道。

“怎么了?”陈老师忙问。

大妈道:“发烧啊,都烧四天了。”

陈老师站起来,不无责怪道:“那怎么才带他看医生啊,快给他放在诊床上。”

大爷抱着孩子小心地把他放在诊床上。

大妈道:“不是呀,我们之前是在县一医院治的,治了四天怎么也不好。他们都说中医院的中医水平好,我们才带孩子过来的,那个许阳医生在不在啊?”

陈老师走到诊床边上,道:“许医生还在北京回来,我先给孩子看看吧。”

见有病人来了,北京来的这几位倒是也没着急离开了,都在这儿观瞧了。

徐原见他们观看起来,他倒也不拦着,反而面带得色地说道:“多学着点儿,最好是先随身带着笔和本子,这也是我们这些年轻中医的习惯,时时学习,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这几人倒是也认可地点点头,不过徐原嘴巴上这么说,手底下倒是没有把本子掏出来。

陈老师则是给这患儿坐起了诊断。

几人都在一旁仔细听着,他们也很想见识见识这个被刘明达教授盛赞的学术中心的实力。

尤其是长发的寻吴生更是看的仔细。

第371章 就这?

陈老师也询问起来。

孩子爷爷奶奶赶紧说明情况。

后面众人也知道了这孩子的情况了。

这孩子2岁,发热四天,在县一医院治疗四天不效,白日发热39度,到了晚上体温多大道40度,时时有惊惕。

陈老师蹲下给孩子诊断。

寻吴生也一直在观察孩子,他们这一支儿是历代相承的儿科国手,甚至对于幼儿的诊断,最重要的就是细心观察四个字。

这孩子虽然高烧发热,但是并无咳嗽,而且也无喘促。

寻吴生眉头微皱,稍稍思索了一下。

陈老师又开始询问:“小孩子这几个大小便怎么样?”

大妈回道:“还好,大便一天有个两次吧,小便也有。”

陈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然后道:“来,让小孩子张开嘴,我看一下舌头。”

在爷爷奶奶的指挥下,小孩张嘴吐出舌头。

几人都观察。

寻吴生眉头微微一挑,舌质淡,舌苔中心秽,这是中焦出现问题了吗?

陈老师也问:“孩子这几天饮食怎么样?”

大妈回道:“比之前少点,嗨,生病嘛,肯定是不舒服的。”

陈老师也微微颔首,说:“手伸出来,爷爷给你诊诊脉。”

小孩子伸手,陈老师上手诊脉。过了稍顷,陈老师收手,给人家解释道:“小孩子手脚是冰凉的,但体内却是高烧。”

“我们中医上说啊,这叫表未解,就是外表上啊,就像是给一个热锅子盖上了一个湿棉被,本来热锅子是正常散热加热的。”

“现在热锅被湿棉被盖住了,热气散不出来,只能越来越热,越来越热了,你外面摸摸还挺凉,就是这个道理。用点药,发发汗,把盖在热锅子上的被子掀开就好了。”

大妈长长点头:“哦,这样啊!”

徐原面带得色地跟几人说道:“看吧,这就是我们问县中医的特色。我们是要求一定要用通俗的语言把病机和病因解释给病人听的,咱们解释了,他们也就放心了。别的医院的医生,可懒得烦给你们来这一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