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中医许阳 第414节(2 / 2)

加入书签

“看吧!”孔大夫对他们摊了摊手,说:“我就说吧,徐原医生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的,你们非逼着他说,结果差点出了差错,要是明天再问徐原医生,那肯定就没有问题了。”

“啥玩意儿?”曹德华听懵了:“谁说的,这话谁说的?”

孔大夫回复:“徐原医生啊。”

曹德华的脸也僵住了。

“哦,对。”孔大夫拍拍脑袋,差点忘记把功臣是谁告诉许阳了,他冲着许阳的背影喊:“许医生,给你想出办法的不是我们,而是你们医院的徐原医生。”

然后,孔大夫眼睁睁看着许阳在平底打了个绊子,差点没摔倒。

第583章 食补

翌日,小周的爷爷睡了一觉醒来了,还觉得肚子有点饿。

小周又赶紧去找许阳。

许阳嘱咐先用极稀的米粥喂服。

然后许阳又让药房熬米汤,用米汤来煎药,以益胃护津。然后服药之后,再用荷叶煮炒焦粳米共同熬米汤,以助胃气。

这也是仿桂枝汤法,使表气得通,邪有外出之路。治疗伏邪的思路,就是邪之来路,就是其归路。

服用桂枝汤的办法,就是在用药之后,再服用一碗热粥,以是护住胃气,第二个也是助发汗。

现在的病人就如同一个将要破碎的瓷器一样,需要非常精心地呵护,任何的一点大动作都既有可能使他丧失生命。

所以许阳一直在极其小心地固护胃气,很多垂危病人的抢救,就是在于保护胃气,保的一份胃气,就有一份生机。

这个病人也去住了院,继续密切观察和治疗了。

而许阳也从这个病案之中,领悟到了许多。就像这个病人,胃气只存下一丝,这个时候再用药,反倒是更加凶险了。

所以很多时候,不如先食补,先恢复稍许胃气,渡过最难的关头。等能乘载一部分药力,再使用药物治疗,则更加合适。

就像这个病人一样。

而食补,却是许阳的短板。

许阳最长的时间是在上个世纪的西北农村,还有好多人温饱都解决不了呢,就更别说是食补了,还补个球啊。

蒲老倒是极为擅长,可许阳也没跟着蒲老学习多久。跟师的期间,也是以治疗乙脑这样大病为主,食补还真没怎么学。

但是现在倒是有一个非常合适的老师可以教许阳,他就是刘宣伯。

老刘之前是御医啊,人家领导也不能天天生病啊,那肯定还是以食疗为主啊,所以刘宣伯对此是非常擅长的。

现在张可的日常保健工作,就是刘宣伯负责的,你就知道张可这待遇得多牛了吧,典型的领导待遇。

之前是高老负责的,现在是刘宣伯负责,还是师徒传承的负责,一般的领导都还没这个待遇呢。

许阳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索性就上楼先找刘宣伯聊聊,刘宣伯不是一天到晚想着要代师传艺嘛,现在不是找到可以传的了嘛。

许阳上楼敲门,进去:“嗯?可可,你也在啊?”

许阳发现张可正在刘宣伯这边。

张可笑着说:“对,我来找刘老师做一下日常检查。”

许阳点了点头,基本上张可的日常检查是10天左右一次,她都是抽刘宣伯空一点的时候来。

刘宣伯松开了张可的手,说:“没什么问题。”

张可收回手,问:“那我的那个食补方还要继续吃吗?”

刘宣伯说:“换一个吧,你丫,就是太瘦了,脾胃还是有些虚弱,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张可忙说:“没呢,我可老实了,三餐都按时吃的。”

刘宣伯有些狐疑:“那有没有暴饮暴食,或者吃寒凉刺激的食物啊?”

许阳则拆台道:“你前天不是还偷偷吃了一个棒冰吗?”

“哎!”张可急了:“你……你……”

待发现刘宣伯犀利的眼神,张可顿时就弱弱道:“我这夏天就吃了一个……还是红枣味的……”

“哼!”刘宣伯摇摇头,然后说:“作息和生活不注意,谁也帮不了你。”

张可吐了吐舌头,说:“不吃了,再也不吃了。”

刘宣伯说:“我们的胃啊,叫做以喜为补。特别爱吃水果的,往往是阴亏之人;特别爱吃辣椒的,往往体内脾虚湿重。但是,现在条件太好了,什么吃的都有,也都吃得起。”

“所以很多人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乱吃就伤胃,再加上你们这些年轻人,没几个人是按时吃饭的,睡醒都下午了,所以没有几个人脾胃是好的。”

“你也是,你素来脾胃虚弱,更要好好注意。给你弄一个养脾胃的食补方吧,焦锅巴1500g,不必过焦,焦黄色就行,越厚越好。”

许阳忍不住插嘴问道:“那怎么做啊?不怕焦了啊。”

张可翻个白眼:“笨,不会把饭按在电饼铛里啊,按得严严实实的,再插电去烘,想多焦黄都可以。”

刘宣伯拿了支笔写着,指桑骂槐道:“还有些年轻人啊,五谷不分,十指不沾阳春水,都脱离生活了,做个饭都不会,还能知道什么呀!”

“没错!”张可重重点头,仿佛是在报刚才许阳拆台之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