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87节(1 / 2)

加入书签

旁边几个专家都有些无奈地摇摇头,然后齐齐看向了老神在在坐在一遍的老河豚刘宣伯。

有这个老混蛋在,谁敢不让许阳先说啊。

仝院士打趣道:“你大师哥不是在这儿嘛。”

刘宣伯装作听不懂人家的打趣,就一本正经地说:“那既然大家意见都这么一致,就让许阳先说吧。”

旁边人都笑了,这老头儿还真会顺杆子爬。

只是大家都没说什么,因为大家心里都懂。刘宣伯就是想让许阳露脸,在这么关键的战役上,每一次都能率先发言,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啊。

最关键的是许阳的每一次的方案,基本上就是总结方案了,能改动的余地不大,而这才是许阳实力的证明。

如此有实力的中医,又如此的年轻,还如此地有理想有抱负,而且已经开辟了一片天地了,这不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更是一个实践者。

这样的人,他们也愿意捧。

所以也都随着刘宣伯的意思来了。

在人到齐前,大家除了讨论专业性的东西,也不可避免地聊到了双黄蛋(不能多说了,上一章已经被和谐了)。

这些高级别的专家也不可避免地觉得无语和心累。

然后聊着聊着又说到了目前的舆论还有许阳自媒体问题,许阳可是中医界的大网红啊。

许阳也是苦笑,其实他真不想做网红,这是系统逼着他走的。而且这条路是张可在走,许阳基本没怎么插手。

这些专家又开始叮嘱许阳,要好好重视这个问题,不能老是被动挨打。

许阳也只能苦笑应下。

……

很快,人就到齐了。

张院士到了之后,也轻车熟路地说:“好了,不废话,开始讨论,许阳先说。”

大家又都看向许阳,又看看一脸刻薄的刘宣伯,得,老张也服了刘宣伯了。

老河豚得意洋洋地抿着笑容。

许阳也只是点点头,直接说:“前一版的方案,就不多说了。现在我的想法是把这次的病人,进行一个整体上的分类。”

“因为我观察到,现在的床位还是非常紧张的,有些病人已经确诊了,但却还需要等待床位才能住进来。”

“而在这个阶段,他们是没有服用中药的,一般是西医的抗病毒之类的药物,我觉得这个阶段,我们中医应该要提早介入!”

会场内的中医专家全部点头。

因为真等接触了之后,他们才发现很多病人都是发烧了四五天,甚至一个多星期才送来住院,到医院就是重症了。

这治起来就麻烦多了,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也会很长,住院时间就长了,那后面的病人更加住不进来了。

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阶段,中医一定要提早介入,越早介入,后续治疗越有利!

第692章 连花清瘟

张院士看向许阳:“没错,这次的要求,就是要让中医尽早介入治疗,你接着说。”

许阳继续往下说:“在临床中,病人的轻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除了重症危重症的以外,也还有一些轻微型的和正在观察型的。”

“所以我觉得可以按照医学观察期和临床治疗期两个阶段来进行区分,在临床治疗阶段,我目前的建议还是以方剂为主,根据病情不同进行区分。”

“但是观察期,可以用成药。我总结了以下几个,在观察期内,表现为乏力伴随着胃肠不适的,推荐服用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

“表现为乏力伴发热的,推荐可以选用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防风通圣丸。”

见许阳直接给出了成药方案,大家都有些讶异。

刘宣伯微笑地点点头:“许阳,解释一下。”

许阳诚恳地说:“其实我平时用的成药很少,一般都是开的汤剂,很少几次用了八味丸之类的,所以一下子还真没想起来,还是昨晚我爱人提醒的我。”

刘宣伯首先打断:“等会儿,张可啊?”

许阳点头:“对啊。”

刘宣伯一脸奇怪地说:“我天爷,这学渣还能提醒到你了?”

其他人都看这俩人。

许阳也有些尴尬地笑了笑。

刘宣伯不无感慨地说:“还真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啊。”

许阳脸上的尴尬的之色更重了,这话要是被张可这个母老虎听见,估计要跟刘宣伯没完了。

许阳清了清嗓子,把话题掰回来:“之前了解不多啊,现在重新看,才发现我们中医治感冒的成药,还是挺多的。”

“这几个都还比较符合我们的治疗的方案的,我们上一版把证型分成了4个,湿邪郁肺,邪热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

“在前面两个阶段的处方,是麻杏苡甘汤,升降散等除湿、宣肺、解表,后面的邪热壅肺,用的是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

“我们看成药,金花清感胶囊和连花清瘟胶囊,其实都是化用了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的方子之后,才做成的中成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