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2节(1 / 2)

加入书签

许阳说:“病人现在口干口苦,脘腹痞满等腑实证仍然存在。但是也存在神疲乏力,纳呆,动则气短,脉沉细弱等本虚证。这是比较典型的虚实兼有,外实内虚。”

张华立马说:“那我们的治疗是不是应该注意虚实兼顾,毕竟我们前面所注意的只是治标,而本虚却没有去治疗。”

许阳看他一眼,说:“年轻人脑子倒是转的很快啊!”

张华有些不好意思。

许阳又补了一句:“那怎么治呢?”

“这……”张华有些犹豫不定。

许阳也没考他,就直接说道:“用四逆化裁,补元气,助肾气。”

张华更犹豫了:“病人湿热未除干净,再用大热的四逆会不会…”

许阳说:“这个四逆是有化裁过的,加入寒性的金银花来制约的。而且用他是为了燃命门真火,补火生土,培土生金。况且在大柴胡汤是不停止服用的,两药间歇服用,标本同治。”

第700章 别吃西瓜

张华露出了所有所思之色。

许阳问他:“喜欢看武侠吗?”

张华摇摇头。

许阳又问:“武侠电视剧总看过吧?”

张华赶紧点头。

许阳指点道:“做中医啊,就像是武侠电影里面的武林高手,药材和药方就是咱们手上的十八般兵刃和练功秘籍。”

“咱们不能畏惧这些,使兵刃的反倒是自己害怕武器了,那岂不是本末倒置了?不管是什么兵刃,咱们都要学会使用。”

“四逆汤也是如此,不会用,莽着瞎用可不行,小病反倒会给弄成大病。可要是遇到这种危急情况,都不敢大胆使用。”

“到时候病人病情恶化了,我们的迟疑延误的就是病人的性命。而要克服这一点,单有胆量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擒龙伏虎的本事。”

张华听得有些愣神。

许阳笑了笑,也没有多言,当初的他还不如张华呢。那个时候,他正处在人生最灰暗和最低谷的时候,别提驾驭峻猛药物了,连普通方子都不敢。

许阳拍了拍张华的肩膀,说:“不着急,慢慢来。”

张华用力地点点头。

中医的最基本的一个观点就是人体联系论,而且中医上的脏腑联系跟解剖学上的完全是两回事。

比如四逆汤,是回阳救逆,补火的第一方。肾脏是水火之脏,既是五行属水,也藏着命门真火。

而脾胃和肾脏的关系就是像是锅子和火的关系一样,脾胃属土,补火以生土。而肺脏属金,补土以生金。

就像是有些人老觉得自己的肺不太好,就会购买各种补肺的药物,包括市面上卖的很好的某款补肺丸。

怎么说呢。

肺为娇脏,这指的不仅仅是邪从口鼻而入,最先犯肺,因此最易受伤。另外也指的是他本身的娇柔,所以不是那么适合或攻或补的。

当然了,确实有疾病的,另外说。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没必要补肺,与其补肺不如补脾胃,补土生金啊。一样是可以作用到肺部的,反而不容易有弊端。

所以啊,一般对于普通人的养生,都是普遍地先照顾脾胃,这是不会有什么错的。

说到了这里,多嘴再说一句。

现在是夏天了,《伤寒论》中说“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

整个春夏阳气都在蒸蒸日上,向上,向外的趋势。人与自然是相同的,对于人体整个小天地来说,阳气也在向外向表。

因此带来的一个个变化就是内部的阳气反而少了,阳虚,也就容易生寒了。最明显的就是腹部,大夏天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感觉胃中是凉凉的。

所以民间有一句话,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是温热的,有温中止呕之效的。为什么要在大夏天,这么热的时候,还吃温热的生姜,道理就在这里。

而现在的人条件都太好了,大夏天都是冰西瓜伺候着的。

西瓜这个东西啊,是很甘寒的,所以有个俗称是叫天然的白虎汤。解暑,确实是有效的。

但是当代社会的大部分人,还真不需要解暑。

二十小时窝在空调房里,工作单位有空调,下班了挤地铁和公交车,上面也有空调。去商场吃个饭,空调开得比谁都低,回到家也是空调。

哪儿来的暑病啊,所以很多中医都说现代的人在夏天感受寒邪反而比感受热邪的机会大。

经常有人晚上空调开得很低,对着自己吹一个晚上。第二天醒来,头疼,颈背酸痛了,这就是风寒束表了,大夏天得风寒了,你说说!

而且现在人条件好啊,家家户户有病象,各种冷饮,棒冰,冰西瓜,冰水果,一顿乱吃,这脾胃能好的了吗?

尤其是冰西瓜,甘寒之性会伤脾阳,利水之性又会伤阴。所以吃多了西瓜,反而越吃越喝,尿还多,明明甘寒的东西,结果吃多了还容易上火。

尤其是本来脾胃就不怎么样的,吃完之后更容易拉肚子,西瓜的寒湿是很伤阳气的。

尤其是夏天,大家体内本就容易阳虚,更不是所以啊,站在中医的角度来说,是不建议吃西瓜的。

只不过我知道说了也白说,大家是不可能做到的。但不管怎么说,尽量少吃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