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1节(1 / 2)

加入书签

许阳说:“就是大伯,伯伯。。”

“哦。”幼年刘宣伯明白了:“伯伯,你能治好我弟弟吗?”

真等听见刘宣伯喊伯伯了,许阳不禁鼻头一酸,又想起了高华信。

作为一个谨慎的医生,他这一辈子极少极少说过满打满算的话,但现在望着这个稚嫩的面孔,他露出笑容,坚定地说:“你放心,我肯定会把他治好的。”

幼年刘宣伯仰起头,揣着手说:“不许骗人。”

许阳摸了摸幼年刘宣伯的头,说:“放心,我从不骗人。”

幼年刘宣伯伸出自己的小拇指:“拉钩,骗人是小狗。”

许阳微笑着伸出了自己的小手指,跟小屁孩拉了一下,然后说:“汪汪……”

幼年刘宣伯的笑容立刻僵在了脸上,年幼的他哪里知道成年人还有这种套路,而后他立刻哭了出来:“哇……”

小屁孩哭着要去找妈妈了。

“哈哈哈……”许阳大笑起来,他也没想到老河豚年幼的时候这么爱哭。

许阳赶紧追上去:“哎,别走,跟你闹着玩呢。别哭呀,三胖子。”

“哇……”本来前半句还好, 结果后面一个三胖子出来, 幼年刘宣伯哭的更加厉害了。

刘父和刘母刚抱着刘小弟出来,就看见大儿子哭着跑过来。

“怎么了?”刘母询问。

刘宣伯气呼呼一边哭着, 一边悲愤地指着许阳,抽泣声让他说不出话来。

刘父和刘母疑惑地看向许阳。

许阳摸了摸鼻子尴尬地走开了。

结果刘父和刘母又骂起了刘宣伯,说他肯定是调皮捣乱了。这一下子三胖子哭的更凶了。

刘父刘母很不好意思地给大家道了歉,说给大家添麻烦了。

医院里面的工作人员全都尴尬地笑了, 因为他们是全程看着的, 有些心虚啊。

没能泡成茶的小吴,摸着下巴奇怪地问:“许大夫是怎么了,平时不是挺和气的嘛?这怎么还跟小孩子较上劲了?”

汤承祖大夫摸了摸下巴,眯着眼睛说:“我怎么看着像有仇似的。”

小吴纳闷问:“跟谁啊?”

汤承祖没好气说:“当然是跟人家爸妈了, 难不成还能跟这么屁大的小孩有仇啊?”

小吴琢磨一下, 好像也是,然后就奇奇怪怪地看着许阳了。他把目光收回来,可脸上仍不减困惑。

最后他摇摇头,走开了, 可刚走出两步, 却又忍不住看了一眼许阳,他发现许阳医生竟然在笑!

……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梁艳同志基本每天都会来这边,一直在跟朱老请教虫类药的适应症, 还有相应的科学原理。

当然, 在这里面也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组方。

中药其实比较少见单味药治疗某一种疾病的, 虫类药也是如此。比如治疗瘫痪, 虽然虫类药是可以入络搜剔,但也是需要其他药物一起发挥作用。

但是西医的研究却不是这样的,你既然说蛇对治疗乙脑后遗症有用, 那这里面肯定存在某种有效物质啊,他们得从这里面把这个东西找出来。

这就是逻辑所在。

那你说其他中药也对乙脑后遗症有用, 就比如许阳他们开给刘小弟的方子, 就涵盖了很多。

他们也会对其他的中药进行研究, 但随后他们会发现这里面没几个药是有效的。

所以这就是我们经常能听到某某大科学家,为了治疗某种病, 研究了几百种传统中药方子里面的中药,结果发现有效的中药竟然没有几种。

但是这些没用的药放在中医手上, 却常常能出现很不错的效果。

所以科学研究一定要更加关注中医组方的研究, 而不是单味药的研究。

只是在这一点上, 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后世,做的都不是很到位。

尤其是在这个刚刚开始的年代,更是如此了。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朱老只能选择求同存异了。所以他选择了针对性比较强的几种虫类药,蜈蚣,乌梢蛇,还有僵蚕, 还有广地龙。

其中乌梢蛇,朱老选择了炙乌梢蛇和乌梢蛇两种, 看看炮制和未炮制的乌梢蛇会不会检测出不同的有效物质来。

朱老也邀请过许阳加入,只不过许阳却兴趣缺缺,朱老也就不强求了。

一周后, 在朱老与梁艳带来的团队讨论的正激烈的时候,刘家人又来了。

见许阳在这边,刘父刘母匆忙过来:“许医生, 许医生啊。”

许阳回头,见是这几人,他点头微笑,伸了伸手:“请坐,怎么样了?”

刘父抱着孩子,有些激动地说:“能说话了,能说利索了。”

刘母催促小的道:“快,叫许叔叔。”

刘小弟看着许阳,怯生生地喊:“许叔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