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节(1 / 2)

加入书签

“你……”没说出口的是你还有脸承认,他把话说到这份上,明蕙的大哥只剩下愤慨,“那你把明蕙当成什么了?外面传得那么厉害,你走了,明蕙还要做人。”

林宁山并没有当众剖白自己感情状况的习惯,但他此时不得不嘲笑这个面对面批评他的人:“我把她当成我要共度余生的人……你的想象力太过贫乏了,你为什么认为一对男女不结婚,是因为男的不想。你太低估我的人格,而又高估我的能力了。”他没有妻子,没有母亲,没有孩子,明蕙是他一切家庭成员的总和,她是他永远不能忘记的过去,是他的现在,以及他无法预知的未来。

明蕙大哥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林宁山要结婚,明蕙不愿意?他想不通明蕙有什么可不愿意的,他要是个女的,他就愿意,林宁山连个孩子都没有,他的钱她可是想花就花。

明老太太在一旁听着儿子跟林宁山说话,儿子不懂的,她都懂。她懂明蕙为什么不愿意离开。要是她,她也不愿意离开,这里她太熟悉了,到新的地方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但她知道明蕙不是因为这个,明蕙的店要开张了。她的女儿远比她有勇气,在明蕙才五岁的时候她就知道了,那天她难得摊了鸡蛋,做完饭她没有马上吃而是给明蕙的弟弟缝他穿破的衣服。明蕙在饭桌上和她的哥哥们打了起来,她要制止她的哥哥继续吃鸡蛋,她要把鸡蛋留给她的母亲吃。她有过好些孩子,在大多时候也爱他们,但她第一次感到生孩子值得,是她的女儿围着盘子要把鸡蛋留给她的时候。明蕙和她一样,也帮兄弟们缝补衣服理发,理由却不是和她一样,她受的教育让她觉得她就该这样做,但明蕙这样做,是为了帮她减轻负担,明蕙知道,如果她不帮忙,这种事就只能由她的母亲干。

明老太太对着父母对着婆婆对着丈夫顺从了一辈子,只努力做过两次主:一是把明蕙嫁给一个吃商品粮的男人;二是把明蕙做主嫁给一个没有婆婆的家庭。事实证明,这两个结果不太好。可她的人生经验只能帮她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些年她一直反思自己,当初怎么没把她嫁给一个更好的人。在明蕙还在生育年龄的时候,她几乎每天都要为明蕙祷告希望她能有一个孩子。等她越来越老,她的女儿提出了一种新的可能:不靠嫁人靠自己也可以过得好。

明老太太爱自己的女儿,不仅因为血缘,还因为她延展了自己的人生。她一直为明蕙没有孩子遗憾,也是希望明蕙能有一个女儿像明蕙心疼自己一样心疼她。

明蕙给明老太太换上了她新做的衣裳,还给她化了妆,明老太太本来想说这个年纪还化妆不成老妖精了,然而她不想拒绝女儿的好意,她上一次化妆还是她出嫁的时候,刮了脸上的绒毛,搽了胭脂,盘了头发,坐着轿子到了另一家,下轿的时候,一只脚踏出去,脚一点儿都不大,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关注新嫁娘的脚大脚小了,她出嫁前出嫁后一辈子关于裹脚所受的苦都是为了这一天,然而这一天却没有人在乎她的脚大脚小,她的困难变成了一场滑稽剧,没有任何价值。

林宁山帮着明蕙把明老太太扶上了他刚买的车。明老太太这两年没出过门了,看着周围的一切都觉得新鲜亲切,尽管她的眼不太好了,眼中所见的一切都朦朦胧胧的,也不阻碍她的兴致。

车子停在县里的植物园,林宁山从后备箱里拿出他们刚买的轮椅。明老太太腿脚不灵便,走不了长路,一路上都由他们轮换推着。

明老太太喝着明蕙给她买的饮料,很有兴味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她对里面的花草树木一点儿都不觉得陌生。在荷花池前停下,明蕙拿出手机给母亲照相,她母亲喜欢荷花。

明老太太对女儿说:“你教教我怎么拍,我也帮你们拍一张。”

教到第三遍,明老太太就会了,她拿着手机给明蕙和林宁山拍照,本来两人有一些距离,当林宁山的身子靠近明蕙,明蕙也往林宁山这边侧一侧。于是两个人便靠得很近了。

明老太太手一抖,把天上的云也完全拍了进去。

明老太太这半天玩得很尽兴,明蕙俯下身对着坐在轮椅上的明老太太说:“以后咱们每星期都出来玩。”

“你有工作,工作要紧!”如果明蕙工作不那么忙,她很愿意和女儿一起出来。

明老太太问林宁山什么时候退休,忙了大半辈子也该歇一歇了。她没说的是,退休了来这儿她的女儿就不孤单了。她到这个岁数,对名分之类的反而不太看重了,心情好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

林宁山说过几年。其实不只过几年。即使他退休了他也不可能完全不工作,他要工作到完全不能工作那天。

“放寒暑假就过来。”

林宁山应和着,但寒暑假对他来说远不够。

林宁山征得明蕙的意见,在院里安装了监控,没在室内,并不怎么涉及明蕙的隐私。他在手机上可以远程监控院子里的西红柿黄瓜豆角苦瓜各种花草,也可以看到给瓜果浇水的明蕙。

“如果你想我的话,也可以远程监控我。”

明蕙笑:“我信得过你。”

“我并不是信不过你,我只是想每天都看看你。而且,你不用那么信得过我。”

还有不到一周就要开张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被钟表抽走,明蕙在日历上标注了林宁山要离开的日期。也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在明蕙为林宁山离去时间倒计时的时候,林宁山向明蕙发出了邀请:“趁着还没开张,去我家看看吧,认认门,下次来别认错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8-07 21:06:06~2022-08-13 02:42: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双下巴暂时拥有者、红菱雪藕 1个;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夏末、解夏809、天天天蓝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恰^_^ 3个;amily 2个;ludwigwei、红菱雪藕、哒哒哒、我真是个、安安_cc、豆豆龙、三人游、一只猪宝、第十二年的尾巴、sabrinaplus、西瓜是绿的、view、巴塔、萧萧、omurice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尤小饼 60瓶;双下巴暂时拥有者、cloud 40瓶;红豆 30瓶;汝鼎 26瓶;是连花啊、原子猫豆豆、jewel、冬子、lose、奶酪小方、酱油君、林黛玉 20瓶;瓜 13瓶;lynn的ann、奥利奥、珠珠、笑笑爱土豆、大萌萌、32382268、棯儇、她 10瓶;小小吃货~、霸总文学狂热爱好者、警长与一只耳、25362651 6瓶;qbb、肉粽 5瓶;寒冬烈阳、前程似锦 4瓶;喵呜 3瓶;王木木小朋友 2瓶;懒骨头、我是胭脂虎、烧鸡哥哥、??一朵云、鲁鲁、听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 结局(下)

这个夏天过得很快, 日子好像比往常都短,不知怎么就一天天地滑溜过去了。但当暑假过去,明蕙却发现这个假期在她的记忆里格外的漫长, 连绵不绝,好像没有终点。

明蕙决定去林宁山的家, 还是在快过年的时候, 从夏到冬, 她一直很忙。林宁山暑假过后又来过两次,来得匆匆, 离开得也匆匆,短暂的逗留也没有得到太好的招待, 第二次来的时候还帮明蕙填了很长时间的快递单。

明蕙开店后不久,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也试着开直播卖货。最开始只有零星的几个人看, 过了几天发展到百十来人, 大都是她之前的顾客, 就在这一百来人里,有一个网友频繁地给明蕙打赏, 且数额非常巨大。明蕙想都不用想,这个榜一网友,除了林宁山, 不会有别人。只是这网名……不光她,谁都不会想到林宁山会用这样一个网名头像, 如果他的学生们知道他们敬畏的导师每天看卖衣服的直播,还当上了榜一大哥……

她让林宁山不要再打赏了, 林宁山对此进行了否认, 他反问你应该了解我, 我怎么会有这样一个网名。

网名是——漂泊半生被你收留。

这个直白中二到没有一丝格调的名字,确实很不像林宁山的风格。明蕙半信半疑,在直播间号召这位榜一网友不要再打赏了,如果喜欢她的衣服可以多多购买。过了一天,榜一网友跟明蕙订购了二十件牛仔衬衫,说是要给员工做工服,榜一网友给明蕙的收获地址和林宁山是一个城市,却不在同一个区,电话也不是一个,收货人也不姓林。明蕙表现得很是大方,她直接对这位网友说,之前打赏的钱足够付衬衫的工费了,不用再给她钱。明蕙还说,衬衫的材质样式都可以改,不必都是一个样式的牛仔衬衫。

林宁山到这时便知道明蕙已经猜出他的身份了。他之前自认足够隐蔽,还起了一个风格和他完全不搭界的网名,每天给明蕙打赏,为的是能提高明蕙的打赏排名,获得更多的推荐流量。当明蕙号召他买衣服时,他预备了一个离他居住地很远的地址。他想让明蕙知道,除了他,还有其他人赏识她。

明蕙的逻辑却很简单,她的小店知名度很低,除了林宁山,绝不会有其他人这么大额的打赏她。

林宁山被拆穿后,没再大额打赏过明蕙。他工作很忙,能够看直播的时间不多,但在仅有的时间里,他变换着用不同的网名给明蕙留言评论支持鼓励她。每换一个网名,就换一种语气,以防明蕙认出他。

起初林宁山的几个账号留言还很突出,慢慢地就被其他留言给覆盖了,看明蕙直播的人越来越多,买明蕙衣服的人也越来越多。

虽然明蕙的流量跟大博主没法子比,却足够生意刚刚起步的明蕙满意了。明蕙开店后不久,就招了一个有缝纫经验的女工,和她一起做,这个工人在附近的制衣作坊里多年工作经历,做活儿很认真细致,挣的却不如干活儿粗糙的同事,因为作坊是计件工资,做一件挣一件的钱,太认真了反而吃亏。明蕙把她招进来,给的待遇很优厚,每个月有保底工资,每一件又有抽成,一个月还可以歇八天,加班费另算。女工头一次遇到待遇这么好的工作,并不肯歇够八天,总是加班加点的干。等到生意更好些,明蕙除了设计打样直播卖货,还要经营网店,并没多少时间亲自做衣服,于是继续对外招工,她待遇出了名的好,许多人都愿意来她这儿干。她对工人唯一的要求是要认真,一针一线都不能马虎,她愿意为这份细致比别人多付钱。

订单越来越多,明蕙却不肯为了赶工把活儿做得粗糙些,标准反而比之前更严了。衣服她设计打样,其他工人照着她的要求做第一件,她一点点的抠细节,指出第一件所有不够标准的地方,这些不够标准的衣服虽然旁人看不出来,明蕙却不肯往外卖。

到了年底,明蕙的制衣店里一共雇了七个人,有两个是学徒工。明蕙不仅教学徒工怎么做衣服,还给他们发保底工资,学徒因为是刚学,做得不仅慢还需要明蕙一遍遍的抠细节,明蕙有这个功夫足够她亲自做一件了,但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学徒开始创造的效益远不够明蕙给她们发的工资,店里有人劝明蕙有这时间还不如去招熟练工,学徒万一教出来跑了去别处干,凭白贴了这么些钱。明蕙笑着回应,别处的待遇都不如她这里好,她自信学徒出徒不会去外面工作,除非打算自己开店,但要是开店也得在她这店里工作几年。明蕙并不介意她这里的女工出去做自己的小生意。

在这七个人之外,明蕙还有一个机动的员工,就是她的老母亲。她很强硬地跟兄弟们达成了协议,和兄弟共同赡养老母亲。到了明蕙赡养的时间,她就开着车去接明老太太。明蕙买了烤箱榨汁机,给她的母亲做小蛋糕,榨各种果蔬汁,周末带她去玩儿,像养一个婴儿一样赡养她的母亲。明老太太并不肯当一个闲人,主动到明蕙的店里打零工,明蕙拦了好几次,到后来就随母亲了,并且给母亲发工资,只是劝她该歇就歇,别累着。明老太太对外面的通胀并不了解,觉得明蕙发得太多了,明蕙说现在就是这个行情。随着年纪的增长,明老太太反而对挣钱越来越有热情,明蕙给她发工资,她干活儿更有劲头了,每天吃的饭都比之前多些。明老太太习惯以饮食判断自己的健康情况,她以前一顿可以吃十三只饺子,现在可以吃十五只。她的儿子们对外夸她身体好,都要用一句吃得香作为论据。她自己却很不爱听儿子们说自己吃得多,总是说自己的胃口也不是那么好,因为她不怎么干活儿了,吃得多好像不怎么光荣。现在她有了工作,她觉得吃得多确实算是一件好事。

到年底算账,刨除所有成本后,明蕙挣的并不是店里最多的,最多的是店里制衣最多的女工。明蕙并不把自己当老板,而是把女工们当成自己的合伙人,卖出去的每一件衣服她刨除成本后只收一个不高的设计费和宣传费,她除了设计打样教徒弟,还直播经营网店,发货打包都是她的事。她的收入不算多,她自己却很满意,因为已比去年高太多。至于她的合伙人挣得比她多,她乐见其成。

林宁山寒假去国外讲学,他曾邀请明蕙一起去,但明蕙实在太忙了。林宁山很好地隐藏了自己的失望,他对明蕙说,等他回来,就来找明蕙,接明蕙到他的家,他们一起过年,一起旅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