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说来,这谁家啊?这么本事,竟是不用担心宵禁?这样的时间也能开门?”

新来的自打来了这条街上就好奇上了,一路走来全是黑布隆冬的,只有这里,大半夜的灯火通明不说,还热气腾腾,肉香阵阵的,怎么看怎么扎眼。

偏偏他们这一伙子人愣是像什么都没看见,明明前头街上遇上了赶不及回去的小贩都要多查几遍,赶着往街巷暗道里去呢,到了这里竟是什么都不管了?还吃喝上了?难不成这是自家衙门里同袍上峰家的产业?

“别家不成,他家却是可以的,这东家那也是咱们十六卫自己人,你放心吃,没人会说嘴管这个,连着咱们上峰,锦衣卫值守的,都是夜里的常客。我告诉你,这家东家为人特讲究,自来没有那一根骨头加一缸水反复熬煮糊弄人的事儿。在咱们这一片名声好着呢。”

果然是自己人,只是这样的生意,只是自己人就成了?还锦衣卫都过来吃?什么时候这些个死人都能扒层皮的人这么慈和了?

“你看那儿,知道那儿不?”

黑漆漆的小巷道,他怎么知道是那儿?

“南镇抚司衙门就在里头,这你还不明白?”

呵呵,那是明白了,那衙门本就是管军纪的,他们门口的摊子,谁敢瞎来?谁知道这后头连着谁?

连着谁这个问题很多人想知道,就是皇帝也难得八卦了一番。他虽知道锦衣卫大明皇帝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刀,可因为自小被张首辅教导,性子、眼界等都受了几分儒家的影响,故而对锦衣卫并不算太过重用,(不然后头的刘守有在锦衣卫指挥使任上,也不至于被东厂压制,只能顺着东厂中官张鲸行事。)

而不受重用的缘由里,有一条就和锦衣卫在京中那收取常例等盘剥的惯例有关。亲眼见过的劣迹心里没个痕?所以听说宫内越来越多的人去那食肆吃饭,不由也好奇的多问了几句。

“倒是真没有什么后天可说,上回咱们也不是没查过那包明成,一家子再是普通不过。能这么安稳……许也正是因为他开门的这个时间够贴心的缘故吧。毕竟再是凶神恶煞不容人的,那也得顾着些肚皮。去了他这边,夜里饿了又到哪里去寻这般贴心又实惠的地方。”

张诚见着皇帝感兴趣,说起话来也多了几分俏皮,听得皇帝一阵的大笑。

“确实,确实,大半夜饿肚子可不是什么好滋味。”

想想自己有时起夜腹中空空的感受,皇帝难得对那些巡夜的,有了些感同身受。

“说来这些巡夜上差的确实也挺辛苦,伴伴,你给想想,咱们给点什么恩典好?”

给恩典?那就要看他们需要什么了,还得价钱不高的,不然开销大了,皇帝爷爷事后心疼起来自己怕是要吃挂落。

不期然自己给自己加了个难办事儿的张诚一时也没什么思路,没头没脑的让他怎么想?想推却一二吧,看上头皇帝真满脸兴味的等着他回话,又怕丢了恩宠,只能小心的边回话边加速去想。

“又是夜里用的上的,又不好太过了,浪费银子,这……要不咱们给巡夜的置办些挡风保暖的大氅?”

能混到皇帝贴身内侍的人,那脑子果然不凡的很。

第42章 曝光、曝光

大明服饰里,氅衣是常见的外衣,甚至还有不少不同的款式,文武道儒各有不同。张诚一说,皇帝的心里就闪过了好些以往见过的氅衣模样,心下微微有些为难。这衣裳……真的不值几个钱?

不会吧,他以往见着的那可都挺费钱的!几十两一件都是寒酸的了。这样的给巡守的人穿……

摸着下巴想了好一会儿的皇帝又是心疼银子,又是后悔自己嘴快。心下不耐之下,狠狠的瞪了张诚一眼。

都是长年累月在一处的人,谁还不知道谁?只这一眼,张诚就知道自家主子是个什么心思了,忙不迭又弥补着加了一句:

“陛下,奴婢听说,那些寻常百姓家如今也爱着氅衣,也不知他们用的料子是个什么样,做的是什么款式,咱们若是要给巡夜的恩典,那怎么的也得和百姓家的区分开来才是,不然旁人如何知道陛下的洪恩。”

嗯?百姓家也爱氅衣?寻常百姓能有几个钱?他们都能做出这样的衣裳来,难不成外头的氅衣很便宜?

“来人,将出宫的衣裳给朕拿来。”

好奇心一起来,本就挺爱往外跑的皇帝越发的忍不住了,急吼吼的就往外头去。等着人出了宫,眼睛就再没歇着,上下左右看的全是旁人的衣裳,若非他还知道避忌,没往女子身上探看,怕不是就该被当成登徒子,让人打了。

皇帝这架势张诚看着心都提起来了,辨别了一下周围的街道方位,凑到皇帝身边,小声说道:

“主子爷爷,外头这样的冷,时间长了可容易受冻受寒的,要不咱们去什么地方坐着细看?对了,去那小锦衣卫的食肆,那边人不多,却正好卡在底层百姓和小富户中间,还不怕冷着饿着,您也能看的更仔细。”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辨认了一下方位,自己就直冲目标而去。不说还不觉得,这一说,他脚丫子都觉得有些凉了。

只是越往食铺这边走,皇帝的脸色就越是不好看,他往日跟着张先生在外头走动是不少,可这十次里,有九次都是跟着知晓些事情,或是各处布局,或是官员百姓矛盾等等,多是高屋建瓴的那些,从没有如此细致的,从类似衣裳这么一个最寻常,最直接的地方去观察。

今儿这一看……他治下的百姓日子就是这样的?一眼看去,街上七八成的人衣裳都不甚光鲜。冬日必须的袄子,打着补丁的或是充着柳絮之类的都是好的,好些个居然还是夹衣?不对,还有些穿着的居然是补丁叠着补丁的单衣?这样的衣衫能抗得过冬日严寒?

皇帝不知怎么突然想到了这些年的冬日折子上,常常见到的冻毙多少多少人的消息,一时竟是有些羞愧起来。他这个皇帝做的……若非今儿心血来潮走出来看了看,和那“何不食肉糜”的有什么区别?

这么一想,为巡夜之人置办取暖外衫的事儿,他就越发的上心了起来。百姓贫寒,无力过冬这一条,他心知想要改变非一朝一夕。便是有心救济,也要徐徐图之。可兵丁总能先做起来吧?不然岂不是白费了他这一遭心血来潮。

这会儿正是午饭过后,食铺里除了干活的,一个客人都没有,一下子进来这么两个那是十分的显眼。大眼睛看了看他们,揉了几下眼睛,不自觉的嘟囔道:

“这是不是来过?不是两拨嘛,怎么就凑一起了?奇怪。”

咦,是哦,上次来的时候他们可是分开坐的!这可怎么好,皇帝可不想让人认出来。

“还真开着呢,杂家来对了,多谢朱爷提点了,若非遇上了朱爷您,杂家这怕是要错过了。伙计,可还有热汤饭?”

“有,有羊汤,有萝卜炖牛肉,有干丝炖咸肉,还有清炒昆布,酸菜鱿鱼,都是专门热着为错过时辰的人准备的。这位公公,您看您要点什么?”

“都来一份吧,在来两份饭,今儿公公我请客,谢谢这位朱爷的指路之恩。”

一样忙乎的错过了时辰的包三儿刚从后头过来,就听了这么一出,眼睛一扫那两个人,心下一跳的同时,也为这公公的敏锐反应能力点了个赞。

这圆话的本事,说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都是客气的,整个一个滑不留手啊!

“公公来啦,嘿,还真是上回来过的公子,二位可真是够有缘分的。”

既然你们说请客吃饭,那就请客吃饭吧,包三儿也不多嘴,掀了帘子往里直勾勾的就冲着这两个去。辣么大的地方就这么一桌客人,他要是不去打招呼,那才显得怪异呢。

“怎么快未时了都没用午膳?饮食不规律可不好,容易伤着胃。”

“三爷,这话您说的倒是挺溜,可您自己不也一样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