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节(1 / 2)

加入书签

“自己人?自己人里还有这等人才?多年未曾进京,我倒是孤陋寡闻了。”

说话间那人将绑好的匣子换了个瞄准的方位又试了一回,看着足足21根钢针,分成三次,射到对面树上,嘴角的笑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那些个习惯了带着磁石试探的,怕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世上居然还有这样的东西。”

他这里试用的高兴,说的乐呵,后头跟着的两个手下自然也不会当聋子哑巴,顺着自家头领的话头就开始赞上了。

“钢针也就罢了,可知道这上头涂了什么?眼色如此吸光,我刚才去屋子里试了,灯火都看不出反光来。”

“不知,许是独门的东西。”

“我在想,这涂料若是做到匕首上,是不是会更好用些。”

匕首?这虽然只是因为要捧上司臭脚随口说的,可一出口,三个人却立马眉眼一挑,想到了关键处。他们这些暗探,夜里的行动可不少,若是能……那能用的东西可就越发的多了,顺手的东西多了,那任务完成起来的难度自然也会低些。

“咦?这个想法可以啊。”

“对对对,一会儿和大人说。”

后头听了半响的文官也不是笨蛋,一听他们的对话,也想到了。有两个脑子快的忙拉扯着走到一边,小声嘀咕:

“还是得去探探,到底是哪个这么本事,若是能将咱们的兵刃都这么收拾收拾……咱们如今总是被东厂压一头,再不上心些,将来怕是越发的没脸了。”

“只怕南衙的人不会说。”

“那也得试试,就是不成,好歹是自己人,总能兜转的过去。”

这些个厚脸皮的,若是让郝成刚知道他们有这心思,怕是都能冲过来打杀一场了。作为后勤军纪部门,他们挣点功劳,在上司面前露点脸容易嘛?就这么一点子事儿还想撬了去,实在是不当人子。

可惜,郝成刚不知道,而南北镇抚司自来人员流动的挺勤快,所以喽,在有心算无心之下,没多久,包三儿还是让北镇抚司的人给知道了。

可也因为知道了,这些人一时反而不好直咧咧的上门,将人拢到北镇抚司去了。为什么呢?南镇抚司的人因为是后勤人员,和锦衣卫最上头的官员们沟通比不得哈北镇抚司,所以他们不知道包三儿是被皇帝盯上过的,可北镇抚司不一样啊,这档案啊,暗探啊,都是他们来的,他们能不知道?

这知道了……被皇帝看中的人,他们能随便动?谁知道皇帝就这么放着这么一个人,不给恩典,不露身份是什么意思呢。万一皇帝有什么打算,他们下手,岂不是乱了皇帝的布局?

于是乎,就在包三儿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的消息在北镇抚司转了一圈,最终又波澜不兴了。唯一的区别或许是,自此他的食铺里,北镇抚司的人也开始往来吃饭了。也不知道这算不得上近距离观察盯梢。

“咱们的生意如今是越发的好了。”

腊月过了二十,街面上供应年货的铺子都开始陆陆续续的收拢盘点,年已经近在眼前了,包三儿家的食铺生意却引来了有一个小高峰,一日比一日忙碌,以至于包三儿不得不将金银铺子交给了春嬷嬷看管,自己领着老韩头和后院一窝的小子们过来帮忙。

可就是这样,也颇有些忙不过来,每日从开门到关门,竟是只有午时过后的一个时辰是可以歇着的。累的他每每到了这时候,坐下就不想起来了。

可再怎么忙,过年该干的事儿却不能少啊,像是这会儿他趁着空闲就得安排起来,好歹也是家主是吧。

坐在柜台后头,包三儿拉着老韩头一边喝茶解乏,一边闲话商讨着。

“咱们家过年的东西都采买好了?”

“放心吧,三爷,都好了,咱们自家开铺子的,吃喝的东西很多都不用特意采买,一早就让铺子送来了,都存在厨房那边呢,到了时候做好了在拿到后院就成。”

对,这个很方便,他们家什么都可能却,吃的却绝对不会缺。

“咱们过年怕是没什么可休息的功夫了,毕竟巡城的兵丁和看守宫门的,都得轮值,到时候给大家伙儿多点年礼吧。”

“只要有钱挣,过不过年的又有什么打紧。”

这个老韩头早就料到了,也和铺子里的人都说了,因为前头几日包三儿刚给了个大红包,众人心正热着呢,听到过年上班,自是没人会摇头,不但是不摇头,一个个的还因为老韩头说到时候会在铺子给置办一桌好菜犒劳,高兴的不要不要的。

寻常人家过年能吃什么?能有铺子里这样肉食荤腥不缺?这一顿饭可只值不少钱的。铺子里的人只有觉得占便宜的。

这会儿竖着耳朵听包三儿说还要给年礼,都不等老韩头帮着回话,那武家二郎就先开了口,一句有钱挣,那真是将所有人都说笑了。

坐在蒸格前的老陆还难得开口逗趣了一把说到:

“本以为今年得咱们几个没人要的老头自己花银子乐呵呢,不想连着这都省了,白吃白喝到这份上,三爷,老头可是来着了。不到闭眼,您怕是赶不走喽。”

“赶什么赶,像是您几位这样的,我乐的长长久久的处着。别的不说,光是因为你们,我这少了多少的麻烦?”

可不是,因为厨子是公公,不知道内情的都觉得,这铺子和宫里有什么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一个个对着这食铺敬着呢,别说什么街面上的混子,各个衙门的油子了,就是一些小官,都得多给几分脸面。

“对了,新衣裳怎么弄得?我听春嬷嬷说,大哥二哥家接过去了?”

吃喝不愁,可这么些个人的衣裳却是个大问题,没法子他家里旁的都不缺,可能做针线的女人实在是没有,光是一个春嬷嬷能顶什么用?为此他还特意让老韩头去寻了成衣铺,想着索性从那边直接采买。不想这里刚吩咐了下去,第二日却听春嬷嬷说,自家大嫂二嫂从小满那儿听说了这个安排就恼了,直接上门来找老韩头取了买成衣的银子,去了布庄采买了一大堆的布料。

“是,大奶奶说他们两家人手足的很,再多的衣裳也能赶在年前给置办妥当了,咱们很不用这么抛费。对了,大奶奶还说,您要是手头这么松散,还不如多置办点年礼送去给她当辛苦费孝敬。”

这话说的虽然十分的不客气,可包三儿又不傻,自然知道只是随口说笑的,是大嫂子他们知道他的难处,帮衬他的借口罢了。所以听着十分的高兴,并且顺着坡的就往下接,

“大嫂子这是管了大哥不算,连着我家也一并想管着了,罢了罢了,谁让她是嫂子呢,就听她的。至于年礼?我索性抠唆到底,年三十那日多给置办些好菜送过去,想来这年礼大嫂子一定喜欢。”

确实会喜欢,年夜饭桌子上能多丰盛些,哪家能不喜欢?而且都不用包三儿年三十再用这一招,别人已经先想到了,比如后街铁匠铺的老孙头,就是第一个。

大老远看到老孙头冒雪往他铺子来,包三儿第一时间就是看他天色。这可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呢,这老头怎么就过来了?

“老孙叔,怎么这会儿过来?今儿的肉菜不是红烧肉,您难不成又喜欢上咱们家的酱鸭子了?”

“不单是酱鸭子,就是红烧羊肉我也喜欢。”

老孙头人没进门就开始扑打身上的雪花,等着脚跨进来,身上已经清理的差不离了,可他依然没直接到里头坐下,而是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感觉温度合适了才到了桌边坐下。这一套缓进的做派,一看就是包三儿教的,老韩头笑着点了点他,又给上了一碗姜茶。

“你老小子,这会儿来说这样的话,让老头我猜猜,莫不是要请客?不然不能这么大气。”

“怎么不能?我年夜饭就准备这么大气。”

咦,刚说了给兄嫂送菜的包三儿眼睛一亮,笑着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