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节(1 / 2)

加入书签

说到这个,包明威也想叹气,你说就他家老大那脚不点地的样,怎么就有这么一个不爱出门的兄弟呢?都是一个祖宗的血脉,差的也太远了些。

“行了,既然说好了,那就说说,这买房的事儿你准备怎么办?”

“一事不烦二主,二哥,你看这事儿你接了手如何?”

哈,合着他这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了?

包明威眼睛都瞪圆了,看着包三儿一个劲的点着手指。

“你这差使起人来倒是挺利索,合着你二哥我这是给你当跑腿的了?”

“怎么是跑腿的?明明就是二哥你能做我家的主啊!是我们兄弟相得,亲如一人。”

若是你这腿脚能和你这嘴一般的利索,那才好呢!

不过自家兄弟的事儿,即使没有包三儿这么托付,他也不可能真的放手不管。所以包明威也就矫情了那么几下,然后应了下来。

“成吧,成吧,我就再帮你走一趟。对了,这价钱……”

“二哥说了算,只要你觉得合适,谈好了我就给。”

这就做的很贴心了,包明威脸上笑容盛了几分,再次点了点包三儿,施施然的就开始往外走。

“看来我就是个劳碌命哦。”

第64章 工价涨了

隔壁大杂院的房价并不贵,25两就买下了这处院子,唯一的条件就是这屋子暂时还不能交付,得等着外城那边房子建好了,才能完整的给他。这一点包三儿在一开始就有预料,别说是三伢子自己这会儿卖了没处住呢,就是那大杂院其他的租户,若是不给点时间,一时半会儿的也没处去呀。

“三伢子这人,日子虽然过得混了些,可人品还真是可以。”

给自家兄弟当了会中介的包明威将契书往包三儿这边一放,闲话间就说起了隔壁那个三伢子,一脸的想不到。

“你也知道,他家那院子除了你那两间,和他自己住的,还有五户租户。”

包三儿点头,这个数字对,而且他不单知道这些人,还知道的更详细,锦衣卫嘛,再不济隔壁邻居的老底总是能摸清的。

东厢房的老郭头家业都在儿子病死的时候全祸祸了,如今靠着做篾匠的手艺领着独孙混口饭吃。

西厢房的齐书生看着还有点样,可他一样没了家业财产,靠着借口帮人写字写信,书铺里抄书为生,想再攒出个房子?知道的都摇头。

倒座另一边两间里住着的王大娘是个老寡妇,带着自家一样当了寡妇的闺女,领着个遗腹子,靠着刺绣过日子。她们一样是个没去处的,当年为了自家闺女不被男方族里的人提脚卖了,那真是什么家业都没带出来,全换了自由了。

东耳房单间里住着的是三婆婆和大壮,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半大孩子,平日做点锡箔元宝、帮人做点针线,起个鞋底能得多少银子?若非三伢子心软,将那孩子介绍到了他那表舅的酒楼当了个跑腿的小厮,这一老一小能不能活到现在都不知道呢。

西耳房的江大胆和他媳妇倒是二十出头正当年,可这两个不过是郊外村子里的人农闲过来挣个短工钱,做力工也好,做浆洗也罢,很不用放心上。

“他们五户怎么了?可是新地方不好找?三伢子帮忙了?”

“何止是帮忙了呀,说一句尽了全力都不为过。”

尽全力?这三伢子什么时候这么能耐了?哎呦,这么说那我就来兴趣了。

将炕桌摆放起来,茶也沏上,果盘子往中间一摆,包三儿满脸堆笑冲着包明威那么一扬下巴。

“二哥,喝口水润润喉咙,继续说,三伢子干什么了?”

包明威侧目看了看包三儿,失笑着笑骂:

“你呀你,和老韩头待得时间长了,越发的像了,就爱听这些个闲事。”

“平日无事,若是连着这些闲事都没得听,日子该多无聊?再说了,二哥能知道这么多哪儿来的?怕也是听来的吧。”

这话戳心了啊,看破不说破不知道啊!包明威一个白眼就翻了过来,不过他这一趟送契书,本就有分享一二的心思,所以白眼归白眼,八卦归八卦,各行其道。

“行行行,说给你听。要说这三伢子,这事儿办的实在是漂亮,你猜怎么的?”

猜什么猜,看你这一脸我要说话的表情就知道憋了很久了,就等一个捧哏的。

“怎么样?”

包三儿很配合,立马就一脸兴趣的捧上了。

“他帮齐书生寻了个给酒楼饭馆写菜牌的活计,短短三日,就让那小子挣了足足2两银子。有了这钱,哪怕是他这边住不得了呢,再去寻别处,也能寻到不错的好地方。是不是很仗义?”

是,不但是仗义而且还帮衬大发了,有了这头一回,那齐书生就算是在各处酒楼饭馆打开了名头,从此怕是能多一个来钱的差事了。

“和老郭头说好了,他到了外城准备开个杂货铺子,以后老郭头篾匠手艺做出来的东西他来收,免去了老头平日在外摆摊的辛苦,也能省下一笔摊位钱,这细水长流的,对这一老一小是不是挺实用?”

可不是,老郭头最要紧的是什么?不是没好地方住,而是怎么多挣点钱养大孙子,所以哪怕每月只多几十个钱呢,也是大大的好事儿,能让越来越大的牛蛋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

“东街后头的绣房那边三伢子托了我那东家做中人,和王寡妇家那闺女定了契书,以后这小王寡妇就算是那绣房在册的绣娘了,有了这身份,不说绣品不愁没人收,就是日常生活也方便了许多。旁的不说,光是一个能用低价在绣房后头的巷子租住两间房,就足够这容易受人欺负的一家子有个安生日子了。”

嗯,这事儿办的也很是妥当,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不是每一个大杂院都能像是隔壁那样太平了,所以对这一家子两个寡妇来说,有人庇护,能过个太平日子最是要紧。

“三婆婆家这个就不说了,她家大壮开年也能算是十二了,能当个大人用了,有酒楼的差事在,帮着寻个离着酒楼近便的大杂院住下,那就妥当了。”

确实,只要三四年,等着大壮满了十五岁,有这么一个能挣钱的成年的男丁在,有什么好愁的,那三婆婆唯一要想的,就是怎么攒钱好歹买下个屋舍,给大壮娶媳妇罢了。

随听随想的包三儿听到这里,心里对着那三伢子也不禁多了几分好感。手指敲击了几下桌子,一脸慨然的说到:

“往日只觉得他游手好闲,如今看来,倒是我们错看了他,这是个好的,以后哪怕是去了外城,看着也能继续往来了。”

包三儿转身,重新正了正身姿,往包明威那边倾斜了几度,慎重的说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